解读河北政协"解剖麻雀"式调研的智慧与力量

发布时间: 2016-12-27 08:31:2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秦志勇 高新国 任会君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只要方向正确,每进一步都是胜利。

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题记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是河北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的一条发展新路。

在走向胜利的新“长征”路上,河北省政协发挥独特优势,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度解析全省45家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为新航程凝聚智慧和力量。

12月17日,根据45份调研报告编印的《中流击楫,浪遏飞舟——河北经济转型发展典型集锦》一书,进入河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得到了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和全体省委常委们的一致好评,并通过决策,成为推动河北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书中的故事为你而写。书中有你,有我,有我们。

书的主编,付志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

打开这本书,打开省政协“解剖麻雀”式调研中点滴记忆,也打开了新时期河北创业史诗中的一幕幕“山水画卷”。

跟党走

路再不好走,也要跟着你走

在河北农村,流淌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那是2012年底的一天,天特别冷,零下15℃。

习近平总书记不顾严寒,到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乡亲们。唐宗秀怎么也没想到习总书记会来她家,也没作任何准备。她家门外的小路,是用高低不平的石头铺成的。总书记出门的时候,唐宗秀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送他:“我叫他慢着点,他也叫我慢着点,说路不好走。”

搀扶着走,心里多暖和啊!

老百姓说:路再不好走,也要跟着你走。

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这里建立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为什么选择西柏坡?

最根本一条,这里群众基础好,听党的话。

60多年来,党中央始终牵挂着西柏坡,牵挂着河北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河北调研指导,6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阜平骆驼湾到正定塔元庄,从西柏坡纪念馆到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总书记深入城市乡村,始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建设,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新旧动能转换,从全面从严治党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总书记着眼全局为河北改革发展定位导航。

特别是在今年的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对河北工作明确提出了“四个加快”、“六个扎实”的总体要求。

为什么要加快?因为我们的步伐慢了。

为什么要扎实?因为我们的步子要稳。

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

爱,点亮了人心民心;有了人心民心,何惧千难万难。

当前,河北遇到了不少紧迫问题,更有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人民群众希望呼吸新鲜空气,希望尽快脱贫致富,希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一方面,河北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的时期,新旧动能转换最为紧要的时期,发展跨越最为有利的时期。

省委书记赵克志深感责任重大,也信心满满:河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河北将牢牢把握中央总体要求,全方位体现在补齐发展短板、质量效益提升、新旧动能转换、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政治生态净化等方面,建好一个“新河北”。

慷慨悲歌,燕赵多情。要干,就痛痛快快干一场。

前进,全省上下万众一心,行动起来。

河北省政协也在行动。

本届省政协以来,年年都有新思路、大动作,尤其用好调查研究压舱石等手段,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不少锦囊妙计。但面对改革发展攻坚战中硬骨头问题,要有硬本领,找到硬道理,提供硬办法。

怎么办?付志方想:河北改革发展,离不开万众一心,离不开智慧力量,也离不开豪气激情,政协要把这三样好东西都找来。

怎么干?付志方又想: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解剖麻雀”式调研方法,通过解剖典型案例,起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用,是一个破解难题的好方法。

对,典型就是力量。

以快打慢。2016年春节假期一过,省政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月15日,省政协党组会议召开,“解剖麻雀”的提议获通过,预设15道调研议题;2月19日,省委常委会通过了省政协的调研计划,调研议题增至17道;2月22日,省政协主席会议召开,为调研活动动员打气;随即,年度重点课题调研工作方案定锤落地。

“这是省政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研活动。”作为本次调研活动总负责人,省政协副主席郭华一直忙着。他深知,今年的调研与往年相比,“大不一样”。

调研是人民政协的看家本领,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从活动分工到议题设置,从组建队伍到实地调研,最后形成报告提交决策部门,都是熟门熟路,也好用管用。但今年出现不少新情况。

不仅是郭华,大家都发现了。

付志方将其总结为四个“转变”:方法上,从大水漫灌向喷灌、滴灌方式转变,由面到点;目的上,从找问题向找典型转变,由散转聚;成果上,从宏观对策向成功案例转变,由望远镜变显微镜;影响力上,从单一报告向立体传播转变,由半导体变多媒体。

四个“转变”,再浓缩,16个字:发现典型、解剖麻雀、总结经验、引领发展。

变化最大的是遴选调研对象环节。按照设计,各市政协、省直有关部门、省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推荐先进典型;典型不限层次,可以是省级、市县或乡镇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企业、农村或社区。

大伙儿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哗啦啦报上来475份材料。

咋有这么多?记者在河北召集了5次集体采访座谈会,听到了不少点评。

站位高。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书记张延军表示:政协站在全省高度调研先进典型,影响面广,推动力大。

角度准。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赵建明剖析:一套钢铁设备,一个零件坏了,整个环节就停了;调研就从坏的零件入手,一招制胜。

时机好。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副处长王益民说:调研如给渴了的人一杯水,全省有140个工业园区,都处在转型升级关口,需立标杆。

接地气。石家庄市政协秘书长赵磊评价:解铃还须系铃人,开河北问题之锁,还要从河北民间找钥匙。

把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就好办了。

也有不好办的。省政协研究室主任王冠军兼任机构重点调研活动办公室主任,面对堆成山的材料傻了眼:都是好“食材”,但哪里吃得下。无奈做减法,第一次减到180家,大家还“嫌多”。再减,从180家、100家、80家、60家,最后减至45家。

王冠军说:起初是你找对象,后来是对象找你。好东西谁不要?于是,调研名额一票难求,大家你争我夺,“火药味”很浓。省政协精挑细选、反复权衡、好中选优,也注意覆盖到全省11个设区市。

调研议题分为4个专题,若干个子课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题,14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专题,9个;创新发展专题,16个;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专题,6个。

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说:“‘解剖麻雀’式调研是一门科学。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协集中全省智慧来解剖典型企业的先进经验,具有客观、公平和精确等特点,找‘病灶’、觅良方,树标杆、立榜样,维度变大,力度变强,效率变高,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接下来,45个议题分解,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先选,每家2个。剩下30多个,分给省政协10个室委。接到任务,大家立刻细化方案、沟通交流,马不停蹄忙碌起来。

故事拉开帷幕。

在路上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

从家到公司,15里路,15000步;开车8分钟,步行一个半小时。

如果不赶时间,孟连周喜欢走着去。

他感觉,这条路越走越宽了。

今年6月的一天,位于深州市的河北瑞丰动力缸体有限公司迎来了省政协调研组。瑞丰公司是生产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与国内20多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和主机厂有战略合作关系,年供货量45万台。

孟连周董事长感觉到这个调研组“有点不一样”,看得细、问得也细,“好像记者采访一样”;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公司是如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这让老孟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多年前。2003年,瑞丰公司由一家农机厂改制而来,做的是“大企业不想干、小企业干不了”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制造。转型发展初期,资金非常困难,孟连周先用个人资产抵押从一个信用社贷了30万元款,但很快用完。走投无路之际,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局帮一个企业”的办法,国税局的同志个人勒紧裤腰带为瑞丰集资100万元。

这件事,多少年来孟连周都念念不忘。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实打实的支持,发展的这根链条就断了,一切也就完了。

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韩咏梅带队对瑞丰公司进行了一天多时间的深入调研。他说:河北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激励信心之手、引领发展之手。说一千句大话、空话,不如往前走一步。

衡水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韩彦华讲了一道数学题:10000-1=0。什么意思呢?这是瑞丰公司的质量管理理念,说的是生产的1万个产品中,如果有1个有质量问题,对企业来说只是万分之一,对车辆驾驶员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对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而言就是0。

在之后形成的调研报告里,省政协调研组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这么多年,瑞丰公司乘势而上,由一个年纳税几百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纳税亿元的中型企业,也成为了加快制造业技术升级、创新引领规模效应、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的代表性企业,名列河北百强民企。

深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强朝辉曾在12年前采访过瑞丰,他感触:瑞丰十多年成长委实不易,原来是个包袱,新旧矛盾交替,要不是咬着牙、流着泪坚持走,肯定走不到今天。

孟连周说:人是讲良心的。每个人都在努力,你的成功不是你比别人聪明,而是有人在帮你,关键是你也要走对路。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

地处资源缺、环境差、发展慢的黑龙港流域,脱胎于只有十几个人的县办作坊式小厂,这些都没有阻挡河北青竹画材科技有限公司30年来一步步铿锵前行。

这段话,来自于省政协另外一份调研报告。

刘其通个子高高,戴个眼镜,白白净净,初看不太像一个饱经商海风浪洗刷的企业家。

1985年,刘其通从故城县一家亏损的颜料厂起步,带领17个人,创办了青竹公司。创业多么好,只是太疲劳。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背着一个军用水壶,带着一本记账本,开始了创业之旅。一次次出发,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流泪,一次次欢笑,最后,他把青竹生产的涂料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为这次世界体育盛典的唯一指定颜料供应商。

在青竹公司漂亮的厂区行走,仿佛置身色彩的海洋。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以“美术颜料”为主题的博物馆。在企业林荫大道旁,记者发现了一些展板,有企业精神的,企业制度的,还有一个“工分榜”,密密麻麻记录着500多名员工的考勤工分和奖罚分数。

公司工会主席刘效云介绍:青竹公司实行的是“严管严爱”的管理制度。公司推出“工分管理”、“八项标准”、“360度考核”和“九星激励”等考核制度,考核到人、公示到墙。对考核得分最高的,工分每积累到1500分就晋升一级,发纯金胸牌一个,还可享受工资加级、带薪假期、福利抽奖等待遇。

心一下子亮了!

长期在基层党政部门工作的故城县政协副主席李希旺很了解刘其通,他说:一个企业能否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下来,比到底是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内涵很丰富,比如说敢闯、敢担当、敢吃苦、敢立潮头、敢于斗争,以及敢于创新。

不知谁加了一句:还要敢给员工多发奖金。大家都笑了。

2015年,青竹公司实现销售两亿元,纳税1200万元;公司综合实力、影响力在国内业界位列前三;同年,刘其通被河北省评为创业功臣。

临走,刘其通送给记者一支他们制造的彩笔,希望记者用这支笔,书写更多河北企业家的创业史。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

在河北临西县万庄村,有一位老党员王殿明,他宁肯穿廉价鞋、住老旧房,倾其所有建设了“万和宫”和“圆梦园”,用以传播和谐文化和中国梦,感动了数百万游客,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有人说他傻,他也面临过不少困难,但从没放弃过。老王说:我做这些没花国家一分钱,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是有利于提振百姓信心、有利于国家的事,都是值得做的。

省政协调研时,还发现了一个“盒饭的故事”。

有人在省图书馆门外看到一位知名企业家蹲着吃盒饭,有点意外。一了解,原来他前去参加省政协的一次电视议政会,赶上饭点,和工作人员一起,领份盒饭蹲着吃。

这份盒饭真香啊。

要知道,有几个企业家没有吃过盒饭、喝过凉水、睡过办公桌?在创业者血液里流淌的,不是奢靡享乐,不是贪图安逸,也不是光宗耀祖,而是对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他们是用命在拼!

这个企业叫冀春集团,这个企业家叫宋吉春,省政协委员。

冀春集团的春天在哪里?省政协调研组在找,记者也在找。

1995年,宋吉春带队出发,如今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集化工、房地产、能源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总资产达30多亿元,2015年利税8000多万元。

从2012年起,受多重因素影响,集团面临着巨大压力。宋吉春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出路:必须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由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型。

集团总部在沧州迎宾大道泰大广场。在这里,记者又看到一辆自行车,比起青竹公司刘其通那辆尺寸要小一点,但磨损得更厉害些。冀春集团副董事长刘岐山介绍,这是宋吉春创业初期的坐骑,这也是企业文化里的“压舱石”。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尚根树记忆深刻:冀春集团是下决心在转型。他们与美国微软和陶氏化学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又与中国老字号“荣宝斋”、世界非遗大会合作,先后推出“沧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微软沧州IT学院”、精细化工及非遗大厦文化产业等项目。

在泰大广场6号楼南楼,记者见到了一位可爱的“云”姑娘段素素,她几年前加盟冀春集团,目前担任沧州微软IT学院市场部副经理。她说:集团和微软合作,启动了“云暨移动应用孵化计划”,通过建设孵化平台和IT学院两个项目,必将孵出一窝窝“云小鸡”,长大以后会生出一个个“金蛋蛋”。

这正是冀春的春天: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

河北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说:今日之燕赵大地,隐藏着强大的内生动力。省政协组织的这次“解剖麻雀”式重点调研,就是在寻找、剖析和收集这些分散的原动力,凝聚成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这种磅礴力量,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起走

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河北阜平顾家台村老乡冯海花说过一句话:“总书记盼着我们富,我们也想着发财致富,两下子想到一块去,就一定能成!”

在河北乡间采访时,由于雾大,高速公路临时交通管制,记者被堵在一个叫庄火头村的小村庄。那天是周末,村两委正在加班开一个环境卫生整治方面的会议,一散会,老支书马云欢和村长李坤峰就过来热情地招呼客人。

庄火头村有884户人家,人口2994人,耕地4900亩,全部种植鸭梨和皇冠梨。村庄建设非常漂亮,房子整齐划一,在大雾中看起来如临蓬莱仙境。马支书说:以前,庄火头村杂乱无章,1981年开始,村两委画了一张规划图。30多年来,历任村干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起了“美丽乡村”,带领老少爷们一起走富裕路,村子也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和河北省文明村。李村长话说得比较土气,很难懂,但说得好:村里的事村长说了不算,村民一起说了算。

一直到离开,两位村官也没怎么搞懂来的是哪里的记者,甚至没顾得上倒杯水,但大家聊得很开心。

在采访中,还有两个与村子有关的故事。

大西帐村致富的故事。村庄位于石家庄高新区太行街道,700多户,3000多人。2009年开始,村集体2800亩土地陆续被高新区管委会收储之后,村集体收入仅有45万元,正常开支都难以支撑,提高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更难以说起。后来,他们开创了全省村集体创办科技园、建设科技孵化器的先例,实现了政府、村集体、创业者三方共赢,实现了全村人均增收2537元。

七双鞋子的故事。省政协委员刘军是一位“老供销”,在省供销社工作多年,他认识河北灵寿县一位姓杨的村支书,因为开发荒山,种板栗树,老杨为了教人种树,一个月跑坏了七双鞋子,后来干脆把鞋子往脖子上一挂,光着脚跑,把脚都磨破了。他们种五万亩树,需要建40多个水池子,一个要10万元,钱哪里来?愁死了。还好,省供销社下属的河北新合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推出了新合作金融服务、供销金融超市、政银企户保等新平台、新业态和新扶贫模式,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大家这么拼,就是想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点。省农科院有1000多位在职的科学家,退休的科学家也有这么多,省政协委员胡木强作为院党委书记,可想而知有多忙。但无论多忙,省政协有调研、有活动,一叫他就来。为什么?就凭着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良心。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不掉队的好办法,就是一起走。

脱贫致富,要一起走;改革发展,要一起走;转型升级,也要一起走。谁朋友多,谁力量大。

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有个小城叫白沟。别小看这个小地方,它可是中国著名的“箱包之都”,2015年箱包产量8亿只,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白沟集聚了各类电商1.8万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大家都说白沟好,但也出现过问题。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调研员董伟说,主要问题是不是很团结。有一段时间里,大家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信息,相互压价,为此也滋生了假冒伪劣。

后来,政府出面引导。白沟新城管委会经济社会发展局商务办主任王洪章介绍,白沟的商户,都是家族式的,已三代传承,目前这一代,95%是“80后”,90%是女老板,不少是出国锻炼回来的。针对这个情况,管委会不仅做好团结工作,也做好服务工作,几年下来,白沟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250多家企业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销窗口或公司,去年出口总额达到11亿美元。

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了才是一个拳头。

党中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目的就是让京津冀三兄弟一起走。在沧州,有一个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安排了4位同志,为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

开发区副主任孙玮红说,前几年,他们获悉,北京拟向周边地区转移生物医药产业。为此,2014年初,开发区特意规划了8平方公里土地,定位为生物医药产业园,安排招商二局专司承接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经过参与产业转移的上百家药企民主投票,他们赢了。2015年1月19日,北京市经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厅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北京·沧州渤海信物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落户。一年多来,产业园已吸引京津转移项目63个,总投资162亿元。

沧州市政协秘书长姚洪纯竖起大拇指说,年初,他们向省政协推荐生物医药产业园这个典型时,郑重其事、签字盖章。

还有一个案例。张家口市桥东区政府抓住一系列机遇,成功实现张家口市、河北国控、上海张江三方携手,打造“具有先进发展理念的第四代高科技产业园区”北方硅谷园区。园区总经理王鲁说,单兵作战已不合时宜,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采访中,记者被一位新中国同龄人的故事所感动。

他叫李赶坡,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敬业集团董事长。

敬业集团是我国特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总资产258亿,员工2万余人,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76亿元,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名列225位。你能否想到,这个企业家会拿出50亿元投入环保设备,曾给他的员工洗过袜子,会给故去的企业功臣塑铜像,还会在别人不知情的时候主动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

李赶坡出生在平山县南甸镇西李坡村。虽然家境困难,但他读书特别用功,那一年全村就他一个孩子考上了南甸中学。学校离家远,有七八里泥路,要走两个多小时,他风雨无阻,每天六点前就出发。后来,家里七拼八凑给他买了辆二手自行车,骑着这辆“经常掉链子、跑气瘪胎”的旧车,李赶坡一路走到了今天。

这段经历,让李赶坡认定一个道理:人不能忘本,没有共产党,就过不上好日子。人也一定要争气,要敢和穷日子拼命!

1988年,李赶坡放弃了捧了十多年的铁饭碗,创办了一家化工厂。想招工,没人去。当地的农民焦国林看李赶坡可怜,才跟了他,成为厂里第一个工人。

现在已是集团副总的焦国林每说起这段往事,眼眶就会发红。他说:“李赶坡干一件事,认真、忠诚、不怕苦,有人格魅力。第一批招的三四十个工人,除了一位离世,没有人离开。大家一直在一起,很团结,也很踏实。资金紧张时,有20多人推迟家庭住房施工、怠慢老人看病、推迟子女求学、卖猪粜米,把家中所有的资金拿出来集资办厂。”

这就是敬业精神,也是本次“解剖麻雀”式调研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河北企业的一种精神风貌。

省政协提案委主任陈虎调研时非常感动,他说:“社会上不少人‘谈钢色变’,埋怨多,看不到人家的成绩和艰辛。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河北有敬业集团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厂。产业结构要调整,但不是一棍子打死。”

在敬业集团的展厅,记者又见到了一辆自行车……

7月底,各调研组班师回朝,开始伏案写作。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李同亮说,今年起草调研报告好像做高考作文,既要保证篇幅精炼、语言精确、叙述精准,也要突出文学性、纪实性。为此,一份报告修改十几二十次、推倒重来是常事。有些调研组想了一个招,请媒体记者加盟、写稿。

打开这本嫩绿色封面的书,你能读到“土里也能刨出金”“让蓝鸟展翅奋飞”“‘航母’是怎样建成的”这样的大标题,也能读到“风火轮”“五字经”“私人定制”这样的个性化语言,还能读到经验、启示、诀窍这样的章节。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感触:本次调研自始至终风清气正,诸方力量豪情迸发。要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老区的红土染红了它。

还有一个小故事。新书出版前夕,郭华副主席带着一本样书去参加一个会议,遇到了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董仚生,他拿过书随便翻翻,结果爱不释手,“借而不还了”。

新书的卷首,是赵克志书记亲自作的序:本书所推荐的好经验、传递的正能量,能更好地激发7400万燕赵儿女改革创新的昂扬斗志,汇聚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引领河北这艘时代巨轮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破浪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跟党走,胜利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