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女的长征

    嘉宾:老红军 蒲云
    时间:2006年10月20日15:00
    简介;长征路上,众人将自己的青春燃烧。聆听老红军蒲云的红色记忆。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一个少女的长征--老红军蒲云的红色记忆

活动描述

  •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的节目现场。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非常荣幸我们能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2006-10-20 15:12:19

  • 中国网:

    蒲老前辈,您好。我们知道,今年是长征胜利的70周年,现在各个媒体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情,我们想知道您现在还经常回味那段岁月吗?

    2006-10-20 15:14:18

  • 蒲云:

    自己经常会回忆。

    2006-10-20 15:14:35

  • 中国网:

    是什么样的情景给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06-10-20 15:14:53

  • 蒲云:

    我是1933年参加红军的,我到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当宣传队员,以后就生病住院,病好后张琴秋就把我留下来了,她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我就在医院工作了,当时是做医务工作,一直到后来长征。我是1934年入团,1935年就入党了。

    2006-10-20 15:15:13

  • 蒲云:

    在长征的时候,还是做医务工作,跟医院的同志一起工作,那时候叫消毒员,战士负伤了,就在医院里,有时候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了,还要帮助伤员换药。

    2006-10-20 15:15:29

  • 中国网: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帮助别人。

    2006-10-20 15:15:51

  • 蒲云:

    是的,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把伤病员照顾好,他们恢复了还可以到前方打仗。后来开始长城,再后来就是过草地。34年还是35年我不记得了,部队越走越困难,伤员也困难,吃的、穿的都困难。我们把自己工作做完了,还要到山上去挖野菜,自己要吃,伤员也要吃,要挑好的给伤员吃,而且还要多放两把大麦面,和野菜搅在一起。我们自己人员就吃差一些的菜,放的大麦面就少一点。所以那时候一切都为了伤员,走不动的,还要帮着扛枪,帮着背包,背点东西。

    2006-10-20 15:15:58

  • 蒲云:

    我在过铁索桥时,走到中间就不敢走了,铁索桥很险,下面的浪很大,有房子那么大。我看见下面很害怕,那时候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

    2006-10-20 15:16:47

  • 中国网:

    还是一个小姑娘。

    2006-10-20 15:17:14

  • 蒲云:

    是啊。铁索在空中就荡来荡去的,我不敢走了,就在铁索桥上蹲下去,桥中间翘得高,铁索又在乱晃,铁链上铺的木板之间都是断开的。后来有一个战士过来,拉着我的手就过去了,就是这样过的铁索桥。那时候就晓得害怕,也不晓得想别的事情。

    2006-10-20 15:17:33

  • 中国网:

    当时还那么年轻,一个小姑娘能过去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2006-10-20 15:17:56

  • 蒲云:

    是的。

    2006-10-20 15:18:10

  • 中国网:

    咱们长征已经胜利70周年了,您现在回忆的时候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006-10-20 15:18:32

  • 蒲云:

    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山上吃野菜了。我们边走边吃野菜。白天走路,晚上就在山边的大树底下搭个棚子休息,那时候我当班长,带了几个女护士在一起。我是青年团员,组织上教我们团员要给群众起当头作用,自己不吃要给别人吃,自己不穿要给别人穿。有时候有护士跟我说“班长,我饿了。”我就说,你们去捡柴、端水,那个洗脸盆又洗脚又吃饭。我就把身上的棒子面给她们吃,一人一小把,就那么生吃。自己系的皮带都烧了吃了,也不是我一个人吃,跟班里的人一个人分一点吃。

    2006-10-20 15:18:48

  • 中国网:

    条件非常艰苦。

    2006-10-20 15:19:16

  • 蒲云:

    那时候再艰苦自己也不觉得苦,就是一心一意想走出草地。那时候是比较苦,但自己没有想过苦。

    2006-10-20 15:19:27

  • 中国网:

    最大的意志一定是要走出草地。

    2006-10-20 15:20:04

  • 蒲云:

    是的,一定要走出草地。所以刚开始参加红军的时候,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地主,打倒军阀。在家里待着受压迫,吃不饱,穿不暖,参加红军,将来就有好日子过了,有吃的,有田地种了。在草地上也记着共产党宣传的主张。

    2006-10-20 15:20:27

  • 中国网:

    蒲老前辈,我们现在看到电视里很多描写当年红军的情形,比如说您刚才说的吃草、煮皮带吃,很多人产生的怀疑,那时候的情景真是那样的吗?

    2006-10-20 15:21:24

  • 蒲云:

    真是那样的。

    2006-10-20 15:26:02

  • 中国网:

    那您认为现在拍的长征纪录片的情景还是真实的吧?

    2006-10-20 15:26:15

  • 蒲云:

    有的是那样,有的不是那样。

    2006-10-20 15:26:34

  • 中国网:

    比如说呢?

    2006-10-20 15:26:47

  • 蒲云:

    有一些细节的地方不一样。

    2006-10-20 15:26:56

  • 中国网:

    大环境应该没错吧?

    2006-10-20 15:27:15

  • 蒲云:

    大方面还可以。有的走在路上走不动了,拉他一把,扶着他走,这都是真实的。

    2006-10-20 15:27:34

  • 中国网:

    吃草皮和煮皮带吃是真的吧?

    2006-10-20 15:28:19

  • 蒲云:

    不煮,就是烧着吃,烤皮带吃,烤完之后就割了大家分着吃。还有医院的院长,晚上实在走不了了,就把他的马杀了,一个人分一点马肉烤着吃,把马皮也吃了,这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

    2006-10-20 15:29:05

  • 蒲云:

    我们刚过草地的时候,没吃的,藏族的同胞给我们粮食,给我们麦子,我们吃了以后就给他们留钱。有时候就把麦穗掐下来,放在火上烧,然后放在手里揉,麦粒就放在嘴里吃,吃完了之后嘴是黑的,像猫一样。

    2006-10-20 15:29:25

  • 中国网:

    很多的事儿现在想起来记忆深刻。

    2006-10-20 15:30:14

  • 蒲云:

    还有一个女同志,也是我们班里的,她把牲口装草的兜子,牲口吃了草兜子里没料了,捡起来在水里洗洗就烧着吃了。还有一次,地下都是河,我们人都走不上去,就用铁丝缠在树上去,抓着铁丝从树上头上去,抓的不好就掉到河里了,这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

    2006-10-20 15:30:29

  • 中国网:

    非常的艰苦。

    2006-10-20 15:30:47

  • 蒲云:

    不过那时候不知道苦,也不觉得苦。

    (看照片)这是张明秀,这是我,这都是长征上的老同志。

    2006-10-20 15:31:10

  • 中国网:

    这本上的全部都是女的吗?

    2006-10-20 15:31:39

  • 蒲云:

    都是女的。她叫张明秀,她是读过书的。这是二方面军的。(看照片)这就是张琴秋,这是最小的王新兰,她九岁就参加了红军。

    2006-10-20 15:31:57

  • 中国网:

    这些老照片还挺珍贵的,怎么找到的?

    2006-10-20 15:32:25

  • 蒲云:

    都是自己保存的,过草地的没有。

    2006-10-20 15:32:34

  • 中国网:

    我们知道您是医卫队的,您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女革命同志在长征中的一些表现?女同志多吗?

    2006-10-20 15:33:41

  • 蒲云:

    四川女同志参加红军的多。那时候的生活都是那样。我们在山边有次到一个庙住着的时候,敌人就来了,半夜四点就起来抬伤病员走,那也是我们自告奋勇抬伤病员。四点吃完饭就走了,我抬过一天一夜。我们还有一个在东北哈尔滨当卫生部长的,现在已经不在了。我跟她和另外一个同志,我们三个人抬一个伤病员,转移到前面去,敌人在后头。我们就先把伤病员转移走,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爬山,还要过河。

    2006-10-20 15:34:02

  • 中国网:

    那时候没有把自己当做女性了?没有觉得我是女同志,比较娇气什么的?

    2006-10-20 16:02:24

  • 蒲云:

    那时候女同志什么都不想,不想我是女同志啊,想家啊,自己能干多少就干什么,和男同志一样。

    2006-10-20 16:02:51

  • 中国网:

    条件那么艰苦,不想家吗?

    2006-10-20 16:03:40

  • 蒲云:

    不想,想家也回不去了,回去敌人就把你杀了。有一次在草地上,我和另外两个男同志三个人轮着抬一个担架,抬到第二天早晨天快亮才到,走了一天一夜。两个人抬担架,一个人拿着铁壶,就是用铁皮子做的开水,自己还不能喝,还得给伤病员喝。一切都是为了伤病员。

    2006-10-20 16:03:51

  • 中国网:

    那么恶劣的条件,又一切为了伤病员,你们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吗?

    2006-10-20 16:04:29

  • 蒲云:

    那时候也怪,十几岁什么都不想,也没有觉得什么不适。不觉得苦,也不觉得有什么病。

    2006-10-20 16:04:48

  • 中国网:

    是不是当时参加长征的人,年纪都是十七八岁的人?

    2006-10-20 16:05:05

  • 蒲云:

    肖华的爱人九岁就出来了,她叫王新兰,九岁就出来长征了,红军中是最小的了。

    2006-10-20 16:05:30

  • 中国网:

    有人说长征是一群孩子完成的,您觉得这个说法准确吗?

    2006-10-20 16:09:43

  • 蒲云:

    十几岁的小孩子很多,但大部分是大人。那时候没吃的没穿的,苦啊,自己不想到苦,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要跟着部队走,不能掉队。我们从山上下来之后要走河沟,走的人多了,草都烂了,地上是水。有个女的叫光峰,她在草地的时候掉进泥潭身体慢慢往下陷,只有两只手伸出来,头发尖都没有了,地下是水,上面是一片草皮连着的。我在后头上来了,就从那里过,她一看是我,就说“班长,救救我”,我就扶着旁边的石头拉她,那时候太小十几岁,拉不动。后面来了一个战士,我说“我拉不动她,我的力气不够”。男的力气大,就把她拉起来了。

    2006-10-20 16:10:13

  • 蒲云:

    解放后,她到了北京,经常来我家里玩儿,说“哎呀,班长,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她老这样讲。

    2006-10-20 16:11:58

  • 中国网:

    蒲老前辈,您觉得什么样的精神使得你们走完长征的?

    2006-10-20 16:12:22

  • 蒲云:

    在家里苦,没吃的,没田种,家里苦。都是穷人出来的,大家都想出来,年轻人都不想在家里待着。那时候共产党宣传,出来当红军将来有好日子过,就是那样想的。国民党来了也害怕,晚上还要走。国民党不像共产党,强奸的、乱来的都有,所以那时候害怕。出来当红军,就觉得将来好一些,把军阀打倒,将来能过好日子。

    2006-10-20 16:13:52

  • 中国网: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支持使你们走完长征的?

    2006-10-20 16:14:19

  • 蒲云:

    对,可以这样说。

    2006-10-20 16:14:44

  • 中国网:

    蒲老前辈,您觉得长征对现代人来说除了教育意义,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吗?

    2006-10-20 16:15:03

  • 蒲云:

    这一代代传下来,对青年就是一些好的经验,将来可以把国家建设的更好。我觉得现在应该想想这些事儿,我有时候看电视看不惯,有一些看法。

    2006-10-20 16:15:18

  • 中国网:

    您觉得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传承一下老革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6-10-20 16:16:07

  • 蒲云:

    传统的现在都很少了。

    2006-10-20 16:16:19

  • 中国网:

    还是应该弘扬一下。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许多媒体也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和举办红歌会等等,您觉得这些的形式来纪念长征,好吗?

    2006-10-20 16:16:45

  • 蒲云:

    很好。有一些能够知道它的,像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他就把他父亲、母亲的事迹讲给别人听,没经历过的讲给他们听,这就传下来了。这是很好的想法,这样思想能锻炼,思想能够开阔,就知道要干什么,为国家做什么,这些都是好的办法。

    2006-10-20 16:17:49

  • 中国网:

    您觉得除了这些形式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纪念长征?

    2006-10-20 16:18:10

  • 蒲云:

    我觉得这样做也很好。这些做法很好,电视上都播了,我天天看电视。我觉得这样传下去,代代传,将来共产党能够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大家的生活也安定了,从另方面来说,大家的思想上不是觉得“你们过去干你们的,我们现在干我们的”。现在宣传以后,他们对以前有了印象,思想上也会知道长征不容易,是那么的苦。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我是这样想的。

    2006-10-20 16:18:24

  • 中国网:

    非常感谢蒲老前辈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虽然长征已经结束了,但长征精神永存,它将深蕴在后人的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身处现时代的人们,应该抱有积极的态度,去弘扬、去发展、去创新这种精神。

    好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2006-10-20 16:19:1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2005VIP.CHAT/vip20061023.rm

图片大图:

  • 长征70周年纪念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摄像人员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访谈主持人汪洋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遥想当年,心绪万千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访谈现场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当时生活很艰苦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没有吃的,每人一点棒子面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这个本子上都是女红军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这些都是当年走出草地后拍的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蒲云的爱人郑位三同志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抬担架走了一天一夜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

  • 老红军蒲云

      70年前的长征是人类的一个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许多人的青春曾在长征路上燃烧过。今天我们和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前辈——蒲云老同志一起回味那段火红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