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斌:外交官浅谈国际礼仪

  嘉宾:中国外交部参赞张国斌
  时间:2008年8月19日 11:00
  简介: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应该如何接待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在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又该注意哪些礼仪细节?资深外交官张国斌浅谈国际礼仪,让你亮出最好的自己!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外交官浅谈国际礼仪

活动描述

  • 嘉宾:中国外交部参赞张国斌
            时间:2008年8月19日 11:00
            简介: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应该如何接待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在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又该注意哪些礼仪细节?资深外交官张国斌浅谈国际礼仪,让你亮出最好的自己!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第29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应该怎样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宾客呢?我们每一个人在同外国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又应该注意哪些礼仪细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外交部参赞资深的礼宾官张国斌先生。张局你好,欢迎做客中国访谈。

    2008-08-19 11:18:18

  • 中国网:

    现在是奥运期间,作为资深的外交官,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2008-08-19 11:18:45

  • 张国斌:

    对于这次百年不遇的奥运在我们国家举行,我自己感觉第一个它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第二个,作为我本人来讲,我还是从礼宾、礼仪方面比较关注。1,我们国家是第一次接待如此众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开幕式。2、我们国家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运动员,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媒体人员,媒体人员超过了两万多。这样一个大型的国际性质的体育盛事在我们国家举行,本身对我们国家提高各方面的形象是有很大好处的。我想在这次接待中有很多的亮点,也有很多可借鉴的东西。

    2008-08-19 11:19:03

  • 中国网:

    说到亮点请您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点评一下?

    2008-08-19 11:19:46

  • 张国斌:

    从礼宾、礼仪来讲,我自己比较关注,就是用汉语拼音来作为运动员的入场,这是根据中国的特色。因为在任何活动之中,运动员的入场都是用英文字母,那么用汉语拼音这种方式,首先是和国际奥委会商量,最后成功了。第一个是突出了中国的特点,第二个对外国宾友、来客来讲,他们感觉这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也能够容易接受,也挺高兴的。

    2008-08-19 11:20:03

  • 中国网:

    您比较关注礼仪这些细节的问题?

    2008-08-19 11:20:42

  • 张国斌:

    对。

    2008-08-19 11:20:58

  • 中国网:

    这次奥运盛会也是外交盛会,您觉得中国应该怎么样利用这次机会开展外交?

    2008-08-19 11:21:14

  • 张国斌:

    对我们来讲既是百年不遇,又是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宾客,来的宾客除了了元首、运动员、新闻人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国革命的几十万人齐聚北京。这么大的机会如何利用?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利用这次机会提高我们民族整体的素质。对礼仪的一种追求也好,一种实践也好,对礼仪的诠释也好。就是最好的展示我们自己。

    第二个,利用这次机会可以促进我们的商机,各种商业的交流。

    第三个,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甚至是不想正面报道中国的一些媒体,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正面来报到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正面报道一下中国,让世界了解我们,是很有好处的。从很多方面,都可以有这方面的话,都可以讲。

    2008-08-19 11:21:27

  • 中国网:

    您觉得目前来看,我们利用的怎么样?

    2008-08-19 11:22:15

  • 张国斌:

    从目前来看,我们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从七年以前开始争取奥运会在我们国家开幕的时候,包括外交人员,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已经在各个地方,各个战线,各个岗位上为这次奥运努力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本身这种工作,特别是这次志愿者也是世界历界奥运会之最。我们志愿者间接和直接的加起来超过100万人以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志愿者,也不允许这么多人去,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人对国家热爱的一个最好的表现。

    此外,我们为奥运会的建设,为奥运会特殊的建设,特殊的宣传,特殊的工作,所引起的巨大反响。特别是通过奥运会的开幕式反响到全世界。最近我和一些外国朋友的交往、交流,以及华侨在国外给我打电话,或者是我们看到的报道讲,都已经感觉到世界各国对我们的开幕式,对我们国家奥运会的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是非常好的。

    2008-08-19 11:22:28

  • 中国网:

    张局长我们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好客,非常热情的一个民族。刚才也提到了有一般句古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这届奥运会当中都有一种主人的自豪感,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在这届奥运会中当好主人,您有什么建议?

    2008-08-19 11:23:25

  • 张国斌:

    中国自古以来当好主人,招待好来家里做客的这些人,从几千年的历史来讲,我们一定要热情、有礼,让宾客来到这里好像回到家里这样,这是普遍的中国人待客之道。

    这一次,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做得应该不错。有很多老大爷,老大妈,他们很大年纪了还要学英语,为的是外宾到家里面能够直接用英语进行交谈。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一点是在目前社会的条件下,彬彬有礼这方面我们做的是非常好的。在提高民族素养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2008-08-19 11:23:47

  • 张国斌:

    我们曾经有座谈过,有一些外宾也给我介绍过。说他们到了中国,特别是这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从机场下飞机开始一直到现在,自己都没有开过门。下飞机、上汽车有人给开门,到了宾馆有人给开车门,上卫生间有人给开门。怎么讲?他们感觉中国确实是有礼。这种礼,我们固然应该表现这种礼,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在某些个别现象方面,我个人感觉,什么时候不能太过度。其实外宾来到中国,比如说我在那儿去洗手马上有人给开水管,一擦手走了,有人给你关水管。平常我们不可能是这样的。就是即使到了你家做客,也是礼数到了就行。我自己理解当好东道主是很不容易的。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让人家看到你真实的一面就够了。

    2008-08-19 11:24:18

  • 中国网:

    真实的一面非常重要,就像您说的度一定要拿捏好,把握好,太过度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这次有80多个国家的领导、元首来到中国,像这么多领导、元首来到中国,我们一般会举行什么样的规格的活动?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8-08-19 11:24:51

  • 张国斌:

    第一点,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接待这些元首,但是这些元首本身是参加奥运会的各项活动,这些元首实际是国际奥委会的客人,不完全是中国政府的客人。但是既然来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我们就是东道主。起码我们要和国际奥委会一起接待这些人。从接待方面、安全保卫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出面协调这些事。

    我们在接待这么多国家元首方面来讲,第一个,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国家元首。05年接待中非论坛是48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政府代表,这次超过了80多个。对我们国家的接待能力,礼宾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2008-08-19 11:25:16

  • 张国斌:

    此外,在安全的活动方面,因为驻在国肯定要搞一些活动,比如胡主席在8月7号搞了一场和各国代表元首的午宴,这种午宴是中国独具匠心的安排。从实际情况来讲,礼宾安排,做东道主,要怎么样有理、有力、有节。就是怎么样接待好外宾,又不让他们过于长时间的等待。比如坐车时间,排队时间,照相时间,这里面都需要精心的安排。具体的是外交部礼宾司做的,不能说的太多,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2008-08-19 11:25:49

  • 中国网:

    刚才说到,这次的午宴当时中央电视台直播了,真的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有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大家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觉得咱们做得挺好的。不知道咱们的礼数和国外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或者是相同的地方。给大家稍微点评一下?

    2008-08-19 11:30:00

  • 张国斌:

    我们接待外宾是一个道理的,外国接待中国有它的特色,也有我们自己的一些特色,柔和进去,成定俗的东西。第一个,我们的领导人和国际奥委会的主席罗格和夫人,以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中国国家主席,一个是国际奥委会的奥委会主席,以这两个身份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在这种情况下,排位置,有的是按照国家的拼音字母,或者是按照先来后到的程序,具体的我不知道是按照哪个方面。因为各种各样的排法都会有。这种排法肯定是经过国际奥委会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突出的是第一个我们是东道主,我们协助国际奥委会做好这次工作。里面所能表现的一点,第一个能够突出我们自己,第二个不失礼仪,我们是协助的东道主,是协助国际奥委会做好这次接待工作。

    2008-08-19 11:30:32

  • 中国网:

    您刚才谈到的座次安排,我知道一个小细节,就是中国人安排座次,主宾和一般的人的座位和西方在安排宾客的座次上有一些不同。能不能给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2008-08-19 11:31:30

  • 张国斌:

    这个还有一些区别。如果按照封建社会传下来的讲也好,或者是习惯性的东西,是左为上。如果参加我们国家重大的典礼,重大的会议,或者是两会的时候你可以看出,一般第二号人物坐在第一号人物是左为上。但是按照国际礼仪是右为上。比如胡主席右面肯定是奥委会主席,这是一般方式。一般的宴会来讲,主人右手肯定是最尊贵的客人。外国人的方式,主人的右手是最尊贵客人的夫人。如果胡主席的夫人在对面的话,那么他的夫人右手是最尊贵的客人,一般是这样来排列。

    2008-08-19 11:31:53

  • 中国网:

    当时大家看这个座次安排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白,或者是看不出其中的究竟来。觉得怎么会这样安排,也不知道其中有什么样的含义?

    比如像在中国,请了一些客人,男客人坐一桌,女客人坐一桌,就不会交叉着。像您刚才介绍的会把尊贵客人的夫人安排在主人方面,这个方面大家还不太明白。

    2008-08-19 11:34:17

  • 张国斌:

    比较正式的宴会安排是应该这样安排。因为正式宴会和工作宴会不一样。比如工作晚餐、午餐,这里面牵扯到跟工作有关系的人。比如这次做哪个工作,需要谈什么话,需要主人旁边有一个专门的人来谈这个事情。比如在身边有一个翻译对口能够谈上的。或者是语言相近的,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一般正式的宴会,因为正式宴会上一般不是谈工作,或者是谈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礼宾、礼仪的事,就会安排的正规一点,要穿插开。中国慢慢的也比较讲究这个,大家慢慢的都知道这一点了。

    2008-08-19 11:34:46

  • 中国网:

    注意到一个小细节,那天的午宴上,每一位客人面前都有自己的名牌,大家都是按牌入座。很多朋友就想问,一般大家觉得比较正式的场合会用这种,如果在家里举行一些家庭聚会,但是客人又比较多的情况下,会不会用到这样的方法?

    2008-08-19 11:35:19

  • 张国斌:

    也会用到。我在国外参加过很多次这样的宴会。就是外国人请我到他们家里做客的时候,比如超过十个人,超过二十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拿名签。比如说分了三桌,可能在请帖上就会注明你在第几座。如果我们国家自己,你要到哪个人家里,如果想正规一点,现场不乱的情况下,你弄一个名片会更好一点。第一个到现场的人,大家习惯性是问坐在哪儿,这是很尴尬的一个局面。有一批人到了客厅了,但是不知道座在那里,这样会乱。如果有名片,大家很简单自己找自己的名牌,或者是自己找自己的座位卡。如果没有,宴会的时候,大家就你推我让,我也不到主桌上去,有的人是该坐主桌坐到副桌上了,他不高兴,有的人是该坐在副桌上坐到主桌上,他也不高兴。所以,没有经验的时候安排是很混乱的,效果反而不太好。

    2008-08-19 11:35:49

  • 中国网:

    现在中国人也应该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对我们安排客人,或者是整个宴会场面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2008-08-19 11:36:59

  • 张国斌:

    非常有好处。在礼宾、礼仪方面来讲,这种东西稍微细一点,安排得越细越好。因为请客人肯定是有目的的,肯定是比较熟悉的,或者是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谁重谁轻,只有你了解这个情况。这样谁坐主桌,谁靠得近一点,谁靠得远一点,也许是根据地位,也许是关系,也许是交情,这样会好一些。当然普通的家宴,朋友之间的小聚会无所谓。

    2008-08-19 11:37:18

  • 中国网:

    谢谢张局长,您以前也担任过钓鱼台国宾馆的负责人,对涉外的工作特别的了解。我们想知道国宾馆的服务工作跟四五星级的服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特色的地方?

    2008-08-19 11:37:44

  • 张国斌:

    当然不一样,国宾馆首先没有星,它不是四星,也不是五星。有人叫它超五星,超六星。但是在服务确实有它的特点。钓鱼台的服务员从全国各地招来,首先要进行培训,就是肢体培训,语言培训,行为培训和服务培训这几方面都需要进行培训以后才能够上岗。等于有三个月时间只能接受培训,根本上不了岗。有的时候端一个盘子,端水什么的,你端的东西不会在客人面前坏了,碎了。这是比较特殊的服务。

    此外,在人性化方面。就是首长来的,或者是客人来了以后,递毛巾,热毛巾,或者是鲜花。钓鱼台还有一个特点,哪个国家元首来的时候,尽量拿一张元首的照片放在下塌的宾馆里面,客人一到房间,一盆花,一张照片放在他下塌的房间,一进去能看得到,这个感觉就不一样。从某些细节方面考虑的会更多一点。

    2008-08-19 11:38:03

  • 中国网:

    更考虑细节,也非常注重礼仪培训工作。

    2008-08-19 11:38:46

  • 张国斌:

    对。

    2008-08-19 11:39:00

  • 中国网:

    刚才我们谈到,这次奥运会上中国有非常多的志愿者,超过了100万的志愿者。现在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微笑是最好的名片”。我想不仅仅是一个微笑就足够了,还需要您刚才说的,我们在接待外国客人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注意一些礼仪细节。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到现在,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志愿者在为奥运服务,做了很多工作。张局长,以您专业的眼光来看,您觉得奥运志愿者的礼仪培训工作做的怎么样?

    2008-08-19 11:39:17

  • 张国斌:

    从我这次看奥运培训,也听了一些外宾的反应,以及我们自己观察,觉得培训本身做的比较好。一个,是这些培训者把他们的微笑带给了世界,带给了来宾。如果说有所谓不足的地方,就是我们光有微笑,但是英语水平,外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和外宾的交流,或者是解释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这是一方面的事情。

    2008-08-19 11:39:45

  • 张国斌:

    还有一个方面,有一个外宾给我讲了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个事情,我们的出租车司机,他说:我在后面放的行李,出租司机都下车给他拿行李,他觉得很正常。因为在国外这种服务行业是很正常的。他扭头看另一个出租司机,司机旁边坐的是一个中国女孩,她下车把后备厢打开,女孩子自己把箱子提下来,再扣上,然后车走了。他就不理解,中国的出租司机为什么不给中国人提一下行李。这种事情在国外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就是出租车司机就是服务到位。什么是服务到位?不光是拉到目的地,而且服务到位就是帮她拿下来。这种情况才叫服务到位。

    解决服务行业我们光注意涉外了,没有注意涉内。其实你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让人家看出来。总体来讲培训是不错的,做的也还是不错。但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不光是靠一届奥运会,而是要靠长期的培训,学习,提高素质。

    2008-08-19 11:40:28

  • 中国网:

    您刚才谈到的提行李的例子还是挺有感触的。在我们国内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外国朋友看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确实和整个国家、国民礼仪方面的素质是有关系的。所以真的是有待提高这方面的培训。

    您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做《亮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有关国际礼仪方面的事情。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您为什么会想到出这么一本书?是不是和您刚才谈到的,和我们需要提高全民素质有关呢?

    2008-08-19 11:41:11

  • 张国斌:

    谢谢!这本书是集30多年的外交经验和外交例子。1977年我在外语学院毕业以后到了外交部,79年我就到国外工作。在国外工作期间,第一天开始,我基本上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当时看到,有一些出国代表团,如果没有出过国的,第一次出国的人,看起来诚惶诚恐,生怕不合适,还是比较注意的。稍微时间长一点的,我记得有一个代表团到我们那里去考察的时候,是一个司局长带队去的。他去了以后第一次见到外国人,就事先和我们商量,生怕说错话,生怕举止有什么问题。等到谈完一次,第二次和外国人交谈,他下来以后就说外国人就是如此,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二次同样见这个人的时候,翘起二郎腿,烟也点上了,甚至在人家的会客室一口痰就吐出去了。当时给我的震憾,我那个时候学的这方面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是最基本的,起码不能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或者是丢丑。这种感觉是有的。后来我就记了一些事例,记了一些实际的例子。两年以前和中心出版社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策划,从外交官的角度谈一谈国际礼仪方面的问题。

    2008-08-19 11:41:41

  • 张国斌:

    后来我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在国宾馆工作,在大使馆也是搞礼宾工作比较多。这么多年,从非洲到欧洲,也走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陪同国家领导人走了很多地方,记了很多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写出这么一本书来,目的不光是亮出最好的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亮出最好的自己,这是外交部长杨洁篪提的,我们就能够亮出最好的中国。所以就写了这本书。

    2008-08-19 11:42:59

  • 中国网:

    所以说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大家看中国不光是看空洞的中国,而是从每个人身上看。您刚才举了一些小例子,其实有很多跟中国的传统意识有关系。大家觉得一回生二回熟,就可以不注重那么多礼节了。其实在外国并不是这样。

    2008-08-19 11:43:21

  • 张国斌:

    基本的礼节什么时候都应该规范。如果作为朋友你可以勾肩搭背,可以很随意的去谈话。但是基本的礼仪,就是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高声喧哗。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有。甚至你的头发上掉头屑,还有很多事,我们都要注意。像我们外交部在参加宴会的时候都要检查自己的仪表,基本不要出错。

    2008-08-19 11:43:40

  • 中国网:

    可能是一种文化差异引起的礼仪上,或者是文明上的一些差异。我看您这本书的时候,其中还有一个细节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您说到在西方男士为女士拿脱下来的外套,是很正常的。可是在中国,是以老为尊,或者是长幼顺序来说,比如说您是长者我就主动给您拉椅子,这样的形象在外国人看起来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2008-08-19 11:44:03

  • 张国斌:

    这一点绝对不可思议,也不可理解。在外国女士优先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举一个例子,江主席访问法国的时候,这是在吴建民大使的一本书里面写到了这个例子。

    那天晚上希拉克总统宴请江主席夫妇,等到希拉克主席陪同江主席夫妇到客厅,到吃饭宴会厅的时候,希拉克总统大步流星的又出去了,他们都纳闷他干嘛去了的时候,他又大步流星的又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个靠垫,知道王冶坪的腰不太好,亲自拿了一个靠垫给她垫上先去。就是这么一个细小的动作,之后给王冶坪拿大衣,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2008-08-19 11:44:31

  • 张国斌:

    特别是我在巴黎工作的时候,多次在外交场合,看到我们国家一些市长、书记,有一定官衔的人,甚至是公司老总,他们参加完活动的时候,身边可能有负责外事工作的女处长,或者是女的主任,很自然地把他的衣服拿来给他穿上,他也很坦然地就接受。如果我在现场,我绝对会提醒,我去给穿,也不会让女同志去给穿这个衣服。为什么?外国人第一个是理解不了。第二个,这么一个细小的动作,对你人的影响,甚至对你的国家,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以后碰到这种情况,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

    2008-08-19 11:46:50

  • 中国网:

    像这样的例子在这本书当中谈了很多。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当中主要是谈了哪些了礼仪,给大家介绍一下。

    2008-08-19 11:48:55

  • 张国斌:

    第一个,礼宾、礼仪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东西。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出国的人越来越多,我正好在法国当参赞期间,接待了大概上千个中国去的代表团。在这些代表团里面,大部分是做的比较好的。但是有的代表团,有的甚至是某些方面的负责人,吃西餐的时候不会吃,甚至面包怎么吃不知道,有时候丢丑,喝酒不知道怎么喝,也有出洋相的,吃菜的时候切个东西乱响的,或者是吧嗒嘴的,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他们不会。

    2008-08-19 11:52:23

  • 张国斌:

    在送礼方面来讲,应该如何跟外国人沟通。我们送他一个金,送他一个玉就一定是好的,礼的东西是体现这个国家的文化,不见得是太大,太好,就一定是外国人喜欢的。

    我举了一些例子,有的人出访带着景泰蓝,觉得是最代表中国的。刚开始是这样的,现在去外国的人很多,很多人是中国的朋友,很可能这个代表团送他一对景泰蓝,下一个代表团又送他一对景泰蓝,这样的东西多了以后就是一种负担。我听过外国朋友说过,我们的领导人也比较了解,我记得96年陪同一个领导人出访的时候,他专门给我们讲过这个事情,他说盘盘罐罐的东西一定不要带,带一点能够反映中国特点的,邮册、画册,相册,类似这样的东西,又不大,又没有负担,实践下来真的是不错。

    2008-08-19 11:54:09

  • 中国网:

    如果老送景泰蓝会给外国朋友一种误解,中国只有景泰蓝吗?

    2008-08-19 11:57:24

  • 张国斌:

    对。外国朋友问我,说你们那么多东西,为什么我的家里已经有了5个景泰蓝了。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2008-08-19 11:58:59

  • 中国网:

    这样的东西对于我们国人来说带出去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不小心还会破。

    2008-08-19 11:59:17

  • 张国斌:

    不好带,到现场又不好拿。

    2008-08-19 11:59:30

  • 中国网:

    所以在送礼方面可以多动动脑筋,可以送一些有中国文化,能介绍中国的礼品给外国朋友。这本书除了送礼和一些小细节以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内容吗?

    2008-08-19 11:59:42

  • 张国斌:

    这本书本身来讲,最高的礼仪准则是遵循国际准则,这是每个人都要了解的事情,我在这里谈到如何对待国家元首,其实是给他一种知识性的东西。平常我们老在大会堂面前欢迎国宾,在大会堂里面欢迎国宾,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欢迎?这里面有一个想法,起码让大家知道,比如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我们欢迎国宾仪式是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在人民大会堂里面,只要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举行欢迎仪式。

    2008-08-19 12:00:00

  • 张国斌: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礼仪、礼宾的规格和特色。这是一方面。第一个,把这种高标准的礼仪,其实和普通人结合起来。这本书在出版社的努力下,图文并茂方面还是比较多的。结合起来是比较好的,就是老百姓知道这种最高礼仪是什么东西,自然而然他就想学习这些礼仪,了解这些礼仪对自己的实践就有好处。此外,这本书大部分外交实践例子都是我30年外交工作中的一种总结,这也是比较好的事情。

    此外,还给读者一种比较宽松的气氛,是轻轻松松的读礼仪,轻轻松松的学礼仪,轻轻松松的去实践礼仪。不是死板的,或者是你应该坐的笔直。比如今天我到你们这儿出汗了,随意擦个脸也好,或者是怎么样是很自然的,不是很拘束的。但有的时候,有的场合是汗流满面也不能擦。

    2008-08-19 12:00:44

  • 中国网:

    这本书是从最高的礼仪,到很普通的,大家可以在生活当中用得到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张局长,为什么会想到在奥运期间推出这本新书呢?

    2008-08-19 12:03:50

  • 张国斌:

    不是专门赶奥运会,从奥运会契机来讲,我们想更早一点会更好一点,因为奥运会的涉外活动比较多,比较好,也比较是时候。但是奥运会本身来讲是一个契机,但也不是唯一的一个契机。因为奥运会之后还有上海世博会,将来来的人会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可能要超过上亿人,时间更长,要经过一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对我们国家长久方面,赶在奥运会期间推出是好事情。第一个让大家了解基本的礼仪、礼宾的东西,从外交官的角度谈这件事情,让大家感到比较新奇。

    2008-08-19 12:04:20

  • 中国网:

    我们看到在市面上有很多谈礼仪的一些书,这本书您觉得有什么样自己的特色,比如你刚才谈的是以专业的外交官的眼光来谈礼仪,有没有和市面上的书不同的亮点或者是区别?

    2008-08-19 12:05:18

  • 张国斌: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主要是我自己实践的一些东西。第一个就是注重实效。就是你看了它,你会知道外交官是怎么回事,知道礼宾、礼仪是怎么回事。不是空谈礼宾、礼仪方面的东西。而是注重实效性的东西。同时穿插一些外交故事,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故事,包括我自己出过的一些洋相,包括自己总结出来的别人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大家感觉比较有兴趣。同时图文并茂,大家看起来也比较轻松。

    2008-08-19 12:05:37

  • 中国网:

    说到图文并茂,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图,还有很多图片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还有一些小漫画,大家看起来会更加生动。我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感觉,真的是非常生动。因为里面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如果理论性的读起来,我还是记不住这个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如果看了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后,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而且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想我以后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在我的身上。

    非常感谢张局长的介绍,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那样,外国朋友要来了解中国,肯定是要通过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和形象了解中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样做?在和外国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样的细节,才可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的一些误解呢?请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建议。

    2008-08-19 12:06:00

  • 张国斌:

    我开始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司局长的朋友,是80年代的事了,第一次见到外国人诚惶诚恐,不知道怎么回事。时间一长了,感觉外国人不过如此,又太随意了,这是不可取的。我觉得和外宾接触也好,和自己人接触也好,就是一种平常的心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亮出来,这也是这本书的目的。每个人都亮出最好的自己,就把中国的形象给亮出来了。这里边牵扯到礼宾、礼仪方面的东西,就是基本的东西,给名片的时候不要厚此薄彼。比如一共三个人吃饭,你给了一个人名片,觉得他有用处,别人没有用处,就没给,这个要避免。如果你要当主宾宴请客人,不要觉得和哪个有用处就猛谈,觉得另一个没有用,就不理。就是从各个细节方面照顾每个人的情绪,甚至是话题。当然在正式的礼宾、礼仪方面,人们对一个人的好坏、看法,通过一次访问,或者是通过来一次中国能够感觉出来。

    2008-08-19 12:07:17

  • 张国斌:

    我书上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接待一个代表团,最后跟人家讲的时候,就是你有什么意见或者是看法?这次访华怎么样?他觉得怎么样。但是我不知道小伙子为什么对我有意见?他们就很奇怪,为什么他对你有意见。就是他跟我握手都不正眼看我一眼,这是一种误会。就是我跟你握手,我看着别人,或者是看的别的地方。咱们有一些领导人,相当负责的一个人,接待外宾的时候,不用对视的看,就跟翻译看就可以了,因为翻译把你的话翻译给我。他老是那样的看法,外宾感觉就不舒服。因为什么?真正的交谈者是你们自己,是你们两个人,你可以听翻译,但是用不着看翻译。

    甚至有的人两个人都不看,就看前面,这也不是正常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把你的眼睛看着对方,或者像咱们这样的交谈,不是时时刻刻对视,但起码谈话的时候看着对方表示一种诚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这个时候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很重视他的,而不是握手的时候心不在焉。

    同时,有的人打着电话就在握手,突然来一个电话,这个时候你要先握手,然后说对不起我去接电话,或者一会儿再说都可以。绝对不能一边打电话,一边握手,偶然一次可以,和很熟的朋友可以这样做,但是碰到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可以这样做。

    2008-08-19 12:09:15

  • 中国网:

    说到握手,我还知道握手很多人不太了解,以为随便握一握就可以了。其实它的力度和时间也有讲究的。

    2008-08-19 12:10:52

  • 张国斌:

    握手时间长了,特别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握手,超过一定时间的化,就显得你是轻浮,有挑逗的意味。时间一般讲,西方男士和女士握手,拿起来用嘴去吻手一下,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礼貌。一般人握手就是三秒钟左右,不要太用劲,也不要没有劲。要软绵绵的也不好。握手里面还有一些讲究,就是在你的状态下,手一定要干净,比如手上有汗,手上有脏的东西,或者是匆匆忙忙从外边回来,就去握手,这些东西都要避免。握手里面是很有讲究的。一个握手,一个打电话,一个递名片,这里面都很讲究的,希望大家看看我的书就知道了。

    2008-08-19 12:11:12

  • 中国网:

    非常感谢张局长今天做客我们的中国访谈,给大家提了很多的建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谈的不是很多,而且礼仪方面事关我们方方面面,要把每个细节做好了,才能给对方留下最深刻和最好的影响。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张局长的新书《亮出最好的自己》,让我们做到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真正的把最美的自己和最亮丽的自己展现给世界和别人。谢谢张局长今天做客我们的中国访谈,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2008-08-19 12:12:28

图片内容:

图片大图:

  • 中国外交部参赞张国斌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张琳

  • 中国自古以来当好主人,招待好来家里做客的这些人.

    中国网 张琳

  • 本期访谈:外交官浅谈国际礼仪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