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墨生:文武双全 墨由心生

    时间:2010年7月8日 14:00
    嘉宾: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国家一级美术师 梅墨生
    简介:一生结缘书画,却能潜心于太极。无论是画意中随意拈来的风景,还是太极虚实之间的变幻,面对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国文化,“文武双全”的梅墨生从来都毫不掩饰他的喜爱。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梅墨生:文武双全  墨由心生

活动描述

  • 时间:2010年7月7日 14:00 嘉宾: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梅墨生简介:一生结缘书画,却能潜心于太极。无论是画意中随意拈来的风景,还是太极虚实之间的变幻,面对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国文化,“文武双全的”梅墨生从来都毫不掩饰他的喜爱。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画意人生的嘉宾是: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老师。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欢迎您的收看。一生结缘于书画却能潜心于太极,无论是中国画中信手拈来的风景,还是太极拳虚实之间的变化,面对这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国文化,梅墨生老师从来都不会掩饰他的喜爱。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的嘉宾是: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的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梅墨生老师。梅老师欢迎您。

    2010-07-06 16:00:53

  • 梅墨生:

    你好。

    2010-07-06 16:01:11

  • 中国网:

    在今天见到梅墨生老师之前,我一直怀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好奇感。因为感觉您跟我之前采访过的画家老师有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您不仅在国画上、在书法上有很大的成绩,您在太极拳上颇有造诣,想请您聊一聊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太极拳的?是什么样一个机遇,什么样的巧合?

    2010-07-06 16:01:25

  • 梅墨生:

    谢谢。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中国网的朋友来聊一聊。其实我喜欢太极拳比我喜欢书法和中国画稍晚一点。我在大概七、八岁的时候,上小学前就已经开始涂鸦画画,那个时候最早的就是像《西游记》这样的连环画,画得最多是孙悟空,当然后来喜欢国画,看到徐悲鸿的马,也曾经临摹齐白石的虾。大约在12岁左右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祖父家的房客,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他是我书法和文学的启蒙老师,跟他开始正式临帖写字。大概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迷恋上了中国的武术,但那个时候我看的书主要是一些前清的、清末明初时期的武侠小说,例如《七侠演义》、《小武艺》、《施公案》等等。所以在那个时候后来又看到《水浒》,我就非常崇拜这种武侠人物,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拜这样一个高人来学武功。

    2010-07-06 16:27:55

  • 梅墨生:

    那个时候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下象棋。那个时候买了棋谱,一直在研究当时一位蝉联17届全国的象棋冠军霍文华,研究他的棋谱。这时候别人介绍我认识一位老人,说他在家里不出来,就喜欢人跟他下棋。于是我跟他下棋,下了半年以后,他基本上不占上风了。他说不好玩,你以后来跟我练功吧。我当时很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会功夫,也没有听他的家人说过,他也不大跟人打交道,也听到他的邻居说过。我当时很吃惊,问,大伯你还会功夫?他说你以为我就是个糟老头子吗?你看你的身体那么弱,明天早晨来跟我练功吧,我保证你一年身强体壮。我于是这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2010-07-06 16:28:18

  • 中国网:

    为什么?是兴奋还是怀疑?

    2010-07-06 16:28:26

  • 梅墨生:

    因为兴奋,因为我一直在想,我难道遇到的真是一位世外高人吗?怎么跟他半年,从来没有见过他练功。

    2010-07-06 16:28:34

  • 中国网:

    当时还有一些怀疑。

    2010-07-06 16:28:41

  • 梅墨生:

    也怀疑也兴奋。第二天早晨老早就跑到他那里去了,当时是夏天,他跟我展示了他的功夫。我才知道,这么一个高人,就在我的身旁,我认识半年我竟然不知道。他33年几乎一个人也没有教过。

    2010-07-06 16:28:50

  • 中国网:

    那为什么?

    2010-07-06 16:29:02

  • 梅墨生:

    这个问题当时我就问他,他说我们爷俩有缘分,我喜欢你这个孩子,大概半年的下棋交往,他认为我还比较好学吧,还比较聪明。还有一个我很执着,好打破沙锅问到底。他还是一个易经的老师,也是中医的高手,所以他对我有一种看法和判断,他喜欢我。本来这点东西,他说我就打算带走了,然后因为碰到你,所以我要给你,对你有用,将来你会受用,这就是我真正练武的开始。

    2010-07-06 16:29:15

  • 梅墨生:

    在这个之前,我也曾经跟一个解放前在部队教我打刀的人学过一点,但是他告诉我,那些东西都是花拳绣腿,没有用的,我于是就开始跟他学武,这样我领教他的功夫以后,我才知道他本领真的很高,我当时兴奋不得了。他早年曾经在外面闯荡江湖,跟我讲过他早年的许多经历,包括他师傅的事情,曾经阅历很丰富。他给我讲了许多他的经历,也包括为人处事之道,对我的教诲和影响是很大的。影响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应该说是我的父亲,第二位应该就是他。

    2010-07-06 16:29:23

  • 梅墨生:

    我这个老师当时约法三章,第一不许说他的名字,第二不许跟人说我跟他在卖武,第三不许在人前卖弄,显摆。他说练武是自己受益的事情,练武是自己背后用功的事情,他当时还说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将来你不吃这碗饭。

    2010-07-06 16:29:34

  • 中国网:

    他看出您不会吃这碗饭。

    2010-07-06 16:29:41

  • 梅墨生:

    也许是,他说你将来不会吃这碗饭,我说那我将来吃什么饭呢?他说你将来吃文化饭。

    他说教你这些是我们爷俩有缘分,我喜欢你,学这些东西对你很有用,他说只做一个贫弱的书生是不行的。所以我就开始跟他学武,学了半年我才发现非常枯燥,他每天让我站桩,很单调。

    2010-07-06 16:29:49

  • 中国网:

    练习基本功。

    2010-07-06 16:30:06

  • 梅墨生:

    对,然后我缠着他要学什么绝招,我说你教我点绝招吧,他说也什么绝招,功夫到了就是绝招,没有功夫没有用。这样我就开始跟他很规矩地练武,一练就接近四年吧,到后来我18岁离开家乡,上学走了。那么当时他教我这门功夫,他说你不许在外面谈功夫,因为你不会专心来做专门来下这个功夫。他说将来你缘份很好,你还会遇到其他的老师,遇真正他是高人的话,你但拜无妨。我问他什么样的人是高人?他告诉我他判断的三个依据,然后他说完这三个依据以后,说如果你将来遇到太极拳老师,如果他是高手,你要向他学习。

    2010-07-06 16:30:14

  • 中国网:

    他当时已经会预料到可能会遇到太极拳的老师。

    2010-07-06 16:30:22

  • 梅墨生:

    他教我的不是太极拳,他教我的也是内家拳,但不是太极拳。你知道中国武功分少林武当,在中国内家拳和外家拳里,这个内家拳叫行医太极八卦,他教我的不是太极拳,是比较引传的一门功夫。然后他说你将来遇到太极拳的老师,要向他学,因为太极这门功夫博大精深。他说当年他学的时候,太极功夫他没有能够跟老师深造完,他的老师就隐居了。

    当时他跟我讲,判定一个高人的三条原则,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俩就像父子一样,下学我就跑到他那儿,以至于每天晚饭很晚都回家,我的母亲都在骂我不做家务。他跟我讲了许多当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和事,谈古论今,阅历丰富。他告诉我:第一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如果是练功夫的人,他谈吐不俗,器宇不凡,双目如电,有这三条,他一定是内功过人。如果不然,他说他也是府慧过人,这样我就记住了他的话,用他这样的标准、标准去衡量我后来遇到的练武之人。寻寻觅觅,我后来美小毕业以后,21岁我就在秦皇岛工作了,工作以后一直不废练功。

    2010-07-06 16:30:31

  • 梅墨生:

    一直坚持。生活工作很变动,很坎坷,也很艰难,压力也很大,但是我没有改变过我当时的这种爱好,每天写字、画画、看书、练武。就在我25岁的时候我有一个机缘,去采访一个后来成为我师兄的人,他在全国一个太极拳比赛里面获得亚军,结果他说你不要采访我,你还是采访我的老师吧,我说你的老师是谁?他说我的老师是李金武,我当时知道李经梧是秦皇岛市武协的主席,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太极拳家。去了以后李经梧说“我没什么好写的”,一再谦虚。

    2010-07-06 16:30:40

  • 梅墨生:

    他是个非常淡泊的人,他一再推托,后来我坚持我的意见,他勉强同意,他说反正我就那么多事情,就那么多经历,你愿意写就写吧。于是我做了一个专访,给他发了一个头版半版又转到二版。李经梧是40年代在北京的太极五虎上将,到50年代是我们国家研究和推广太极拳的专家之一,而且他是唯一的示范者。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体委拍《简化太极拳》的示范片,选择人选两个标准:一个是人品好,一个是功夫好,最后就选中了他,所以我们老师演练的《简化太极拳》,那年他47岁。我在07年为他做纪念活动的时候,好不容易从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当年的影像片,很清晰。

    2010-07-06 16:30:50

  • 梅墨生:

    所以我们老师在北京后来好几个部委教人打太极,59年他是全运会太极拳的裁判,但是也就在这一年他引退了。当时国家成立国家第一个为一些干部们疗养治病的气功疗养院,就是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家,他做职业太极拳师,教人们练拳,健身。教过的有过万人,真正入世的弟子大概有七、八十个吧。所以1983年,武汉国际太极拳邀请赛邀请全国13个太极拳名家,其中就有我的老师。他淡泊的很,低调的很,但是功夫有口皆碑。

    我当时就一心想要拜他为师,他说我已经老了,教不了,他拒绝收徒。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些人慕名而来,不断的来要拜他,他后来经过3年的考验。说这3年之内你可以学拳,但是做学生不是弟子。学生和弟子是不一样的,所以这3年的学生做过来,他最后终于破例,在第3个年头收了我,他当时说的关门弟子。我们一起拜师的,大概11、2个人。介绍我当时去的这位师兄,我们现在一直关系都很好,我们称他二师兄。

    2010-07-06 16:30:59

  • 中国网:

    刚才通过梅老师给我们介绍,您结缘太极拳的过程,感觉就像是一个武侠小说当中的传奇故事。刚才听梅老师给我们介绍,您过去是与国画,与太极拳,还学了象棋等等,这些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太极拳和梅老师所创作的国画,有没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2010-07-06 16:31:09

  • 梅墨生:

    我自己主要从事书法和中国画,其实我同时还喜欢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哲学,当然我也学习过中国的武术,喜欢中国的象棋,喜欢中国的篆刻,其实我还有重要的一点爱好,我学习了中国的中医。那也比我学武还要早。

    2010-07-06 16:31:16

  • 梅墨生:

    包括刚才第一个武术老师也是教我中医的老师,这些在我看来它们都是一回事,是一体的。因为中国的文化大家也知道,西方的学问总体来说比较重分析,中国的文化总体来说比较重整合,比较重视综合。西方的分析学,它使得西方人对物质世界的剖析到了分子、种子、质子、原子,甚至光子,而我们的学问是上升到行而上,它越整合,最后的结果越是行而上,就是所说的道,当然这个东西就像老子说的为恍为惚,难以名状。但是所有的人通过不同的技术,不同艺术,不同的门类,不同的学问,去体悟进去的话,去真正的感受进去,积年累月的来沉浸,最后你总会有豁然贯通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即使不是一类,但道理是一个。所以中国的文化在我看来,它们都是相通的,他们是可以打通的,而且它们之间的那种关联是内在的关联,不是外在的关联,不是形式上的关联,是内在的关联。就是说是精神和实质上的关联,这种内在的相同是两个层面:一个是道,一个是理。

    2010-07-06 16:31:23

  • 梅墨生:

    所以今天我们说明道理,明道之理这个很重要。所以学习和体悟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艺术,你都要从明道知理这个高度去做。反过来说你由技艺来入手也可以,但是最终你要求上去,要求道,就是庄子说的技间有道,神乎其技。神乎其技的技艺就是道,就是画技,所以中国文化在很多艺术门类、技术门类都是强调的画技,要游刃有余,实际上就是神乎其技的境界。神乎其技的境界就是画境和道境,这一点上文与武相通的,都一样。

    2010-07-06 16:31:30

  • 梅墨生:

    我自己主要是从事以书法、绘画为自己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但这只是我更多爱好里的最主要的两个爱好而已,而且在我看来,这个太极拳也好,还是中国的内家拳也好,为什么说它们是一个?中国的书法、绘画也好,其实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来自于中国文化的背景,来自于中国历史的传统,最重要的是它们来自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它们的指导思想,它们产生的这种哲学思想的背景,学理的背景,都是中国哲学,都是中国古典哲学。再往前一说,都是中国先秦的哲学。

    2010-07-06 16:31:36

  • 中国网:

    他们的根都是一样的,是一脉相承的。

    2010-07-06 16:31:41

  • 梅墨生:

    因为它的根是一样的,它们是来自于思想的根源是一个,文化的根源是一个,它显现不同门类,自己的方法、技术、渠道和显现形式,但实际上它们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2010-07-06 16:31:49

  • 中国网:

    都是相通的。从您的名字上来说,梅墨生,仿佛暗示着您的人生会有这样一种与水墨相结缘,刚开始您给我们介绍喜欢国画,您投入到国画创作当中,我知道您后来出版过多部文集,其中有一部叫做《现代书画家批评》,这样一部著作我个人感觉而言,在当今书画界,这样的行为好像有一点自讨苦吃。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初衷,让您产生写这样一部文集的冲动呢?

    2010-07-06 16:32:15

  • 梅墨生:

    实际上这本书它是后来一个文集的结集,但是更早于它的一个雏形的书,第一本书叫《现代书法家批评》,那是一个单行本,但是因为这个单行本错误太多,所以后来出版社再找到我的时候,我把其他的文章和这本书合在一起,变成《现代书画家批评》。那现代《现代书画家批评》这本专集发行的也不好,印制的质量也很粗疏,关键是校对有很多错误。之前它在当时全国发行量比较大的书法报上连载,是我写的一个系列连载文章。80年代后期我开始关注书画理论,当时大概在90年代开始动笔写成了,最后这个系列文章写了52篇,当时准备在书报报连载完,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连载完,然后就到了中国书画报连载,最后加在一起,仍然没有把52篇全载完。

    2010-07-06 16:32:24

  • 梅墨生:

    这个系列文章,当时其实影响很大的,当时几乎我碰到很多人都是说,我看了这一期报纸,就盼着下一期看我那个文章。这个文章当时的动机非常简单,我认为当时的中国书法界有这样一个目的,包括当时的创作家,或者我关注的名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想从我个人的角度提提出对书法艺术创作的看法。我秉承我爱我师,更爱真理的想法,名家也有它的不足,所以我是直言不讳写这样一个东西,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当然有褒有贬,当然贬也很厉害,也有人对我有人身攻击,这些都无所谓。它正式的发表是在91年、92年这个期间,所以当时人们甚至称之为这是梅墨生的批评旋风,当时这套文字影响香港、日本乃至韩国,他们都看过,有关书法周刊都有报道。

    2010-07-06 16:32:31

  • 梅墨生:

    这个系列文章,当时文章因为受报纸篇幅所限,它是一个4K的小报,在头版占半版,所以它当时文字限定不能超过2500字,短了1500字,获得2000字,因为还要配上插图,所以当时的文字并不大,但是它当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所以当时写就是这么一个契机,后来收成一个单行本的时候就叫《现代书法家批评》,后来再收到我这本文集里面,经过我的订正和补充,就变成了现在《现代书画家批评》其中的一部分。

    2010-07-06 16:32:38

  • 中国网:

    您的绘画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它的风格尚简,言简意赅。这样的山水花鸟的风格,是否是您感情世界的流露呢?

    2010-07-06 16:32:43

  • 梅墨生:

    是。其实古人说艺如其人,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这是老命题了。我想一个人的艺术,肯定是这一个人内在的外化,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化。西方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观点,他曾经说过,艺术是精神的显现形式。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书也好,画也好,文也好,其实你这个作者是它的造物主,按照中国古代儒家的思想,诚于中而形于外有感而发,有意而动,有情动于忠,才有艺术创作的灵感。

    2010-07-06 16:32:58

  • 梅墨生:

    我几十年来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感而发。所以我不大做那种很主题化的作品,我更多的有感动的还是自己心灵的、精神的,内在逸韵的东西,我认为书与画,书法虽然是一门艺术,然而它与人的心性,与道相通。所以写心、抒情、表意,这应该是一个艺术人生命的一种物化方式。

    2010-07-06 16:33:06

  • 梅墨生:

    我追求的简约也好,或者艺术里显现的那种简约也好,应该是我内心内在世界的一种反应。西方抽象主观主义大师康定斯基曾经认为,一个人的艺术创作应该是基于内在学习,就是他不得不如此,他有东西,有话要说,当然这个说是由艺术特定方式来说。所以我的作品其实追求的简约、空灵和朴素或者淡意,其实是我精神的一种价值观,是我精神的一种趣味,是我内心世界所要向往的一种文化或者生命的境界。我想一个人的艺术应该体现它的生命的趣味和它文化的境界,这是内在知识,这种东西,所以我们表达出来以后,在山水画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010-07-06 16:33:12

  • 梅墨生:

    王国维大学者认为,说词以境界为善,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这个境界首先来自于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气质,生命的境界和格调,和品质,将会相当程度上决定你艺术的品质和格调,当然这两个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比如一个有品质、有境界的人,也许他没有艺术的锤炼,他就不能够表达他的他那种生命的品质,或者一个艺术家没有这种生命的境界和品格的话,他也表达不出来,所以这个东西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都是一种修为的过程,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应该是大器晚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在今天这个很浮躁的社会、很浮躁的心态里可以修为的,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中国文与武这两道,都是能够沉静下来,才能够从容从道。

    2010-07-06 16:33:19

  • 中国网:

    把您的这个理论来简化一下的话,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就是有感而发。一定是有感而发出来的一种内心的外化的表现。

    2010-07-06 16:33:29

  • 梅墨生:

    对,我觉得艺术应该是这样,不能强作欢颜。道家就认为要天真,要本真,要返璞归真,这真就是真实、真诚,此中有真意,你得有真意以后,你以拳脚形体来演示都一样的,中国的太极拳,无论是书、画,还是声乐,在我领略它都是要求意,一定要有意在里面。意是灵魂,所以古人说立意深侧画深,立意浅则画浅。像太极群里面也是讲,重意不重力,所以中国的文化无论文物在我看来都是尚易、写意、真意、内意,它都是一种锤炼、修为、打磨,都是一种从幼稚到成熟,从成熟到老道,从老道到返璞归真,返还于天真,返还于自然自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的艺术,包括太极拳艺术,都是返还的艺术。

    2010-07-06 16:33:36

  • 中国网:

    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2010-07-06 16:33:49

  • 梅墨生:

    对。修炼和修为这应该是一回事。我觉得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里,包括功夫,最后应该是一个心身受用,如果不受用,那是演给别人看的,你自己都不感动,怎么会感动别人呢?但是你如下真正受用在内心里有这么一种东西,有这么执着的一种东西,你几十年来生命的沉淀,文化的积淀,到最后不得不发,一发而不可收,厚积而薄发,是非比寻常的发。

    这需要火候,需要功夫,需要技术的含量,到最后你成的时候,是不期然而然的,水到自然成,水到渠成的。所以我所喜欢的这些中国艺术,中国功夫,中国文化,我自己给自己有一个标准,就是不能急于求成,不必急于求成,它必须是日积月累,必须要慢火熬成的粥才香。

    2010-07-06 16:33:56

  • 中国网:

    才更有影响。今天非常感谢我们的梅墨生老师能够做客我们中国访谈,给我们讲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执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他自己的文化人生,非常期待梅墨生老师能有更好作品呈现,让我们能够去汲取更多的养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10-07-06 16:34:06

  • 梅墨生:

    谢谢。

    2010-07-06 16:34:14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whmr/2010-07-07meimosheng.wmv

图片大图:

  • 梅墨生老师做客中国访谈演播间

    中国网 张琳

  • 我几十年来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感而发。

    中国网 张琳

  •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国家一级美术师 梅墨生

    中国网 张琳

  • 大概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迷恋上了中国的武术,梦想遇到一位高人。

    中国网 张琳

  • 中国的文化在我看来,它们都是相通的,是精神和实质上的关联。

    中国网 张琳

  • 访谈进行中

    中国网 张琳

  • 一个人的艺术,肯定是这一个人内在的外化,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化。

    中国网 张琳

  • 梅墨生老师与主持人进行沟通交流。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