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北京医改放大招
 
嘉宾:高小俊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员会委员、新闻发言人;
       潘义生 北大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时间:2017年3月30日14:30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北大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潘义生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中国网 伦晓璇摄影)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国访谈》。《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于今年4月8日起,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改革的方案中关于“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服务质量”等措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改革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改革又将面临哪些困难和难题呢?今天的《中国访谈》我们将一一为您进行解读。本期节目,我们荣幸邀请到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主任,北大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潘义生书记。两位好!

第一个问题首先请问潘书记,想问您一个关于看病花费的问题,我们发现这次方案实施之后,其中一个改设挂号费和诊疗费为医事服务费,这一点引起了大家非常多的关注。首先想请您解答一下,您觉得,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调整?这项改革实施之后,看病的费用是否有所增加?

潘义生:改成医事服务费,这是医疗行业已经讨论了很久的过程,这从2009年国家探讨新一轮医改的时候就在讨论,因为我们现在医疗收费的体系是基于九十年代的物价标准,在这中间比较多的是设备、耗材以及检验等等费用。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这一块,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就偏低了。用这样一种结构的调整,国家叫做“腾笼换鸟”,涨医事服务费,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同时降低药品、设备以及一部分检验的费用。整体来讲,从总的测算上看,医院整个运营是持平的,但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这个可能有差异。

假如说病人今天来看一个专家,他会有一部分自费的内容,如果今天没有其它的后续的检验、治疗等等,他感觉我的挂号费个人掏的这部分多了。但是来到大医院,绝大多数患者涉及系列的检验、检查,包括后续的药物,甚至其它的治疗,这样总体看下来,绝大多数患者是持平的,慢病、疑难病等需要检验检查比较多的病症,它的总体费用会降低。

中国网:看来这个看病的花费,整体上还是保持一个比较稳定和均衡的状态,特别是对增减当中各方权益的保护,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下一个问题想问高主任,还是会有老百姓抱怨说看病贵,您觉得“看病贵”这个问题目前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态势?此次改革是否在医保方面有些保障性的措施?

高小俊:“看病贵”这个问题是一直在说的,这次北京市调整相关的服务价格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次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缓解老百姓的看病难和看病贵,你要是说一下全解决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项改革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这次也是,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我们的医保支付,通过我们的制度设计,总体上使患者的支付保持一个平稳。特别是我们做的这个制度安排,比如说医事服务费,三级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和二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而且报销的比例,特别是医保支付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三级医疗机构它的普通门诊是50块钱,个人支付需要10块钱,到了一级医疗机构,它的医事服务费是20块钱,个人只需要支付一块钱,医保需要定额报销19块钱。通过这个制度设计,我们更希望推动分级诊疗,而不是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都解决,只是我们的制度安排是朝这个方面继续推进。

中国网:感谢高主任。刚才您提到了关于医疗服务改善的问题,我们发现在整个方案当中有对于社区医院建设,包括签约医生等等体制完善的分级医疗制度措施的出台。北京市目前的分级诊疗体系的搭建情况如何?为了做好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像月坛、复兴医院等等这些分级诊疗的成功经验会不会推广到其它的社区?

高小俊:分级诊疗的制度设计就是让适宜的病人到适宜的医院,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去三级医疗机构,像潘书记所在的北大医院,这样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在制度安排的时候,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北京市做了一些工作,我们成立了医联体。北京市目前已经有53个医联体,是政府搭台推动的医联体。这个医联体下面挂靠有很多二级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病人在一级医疗机构看病时,如果它解决不了,可以往二级、三级进行转诊。这个转诊的通道是绿色,是畅通的,而且是有保障的。北京医院下面签了很多医联体的单位,如果下面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疗机构有他们解决不了的疑难重症,那就往我们三级医疗机构进行转诊。这是一个,建立医联体。

高小俊解读《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中国网 伦晓璇摄影)

还有一个就是刚才你提到的,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的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主要解决的是我们的常见病和健康管理。有的患者说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水平不高,这个“高”是用什么来进行衡量的?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主要是全科医生,他要解决的是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常见病,一些不需要到大医院解决的疾病,他的水平就是全科医生的水平。如果我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都要跟同仁医院、北大医院的水平看齐,那就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平了。

你还提到了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复兴医院,他们在这当中结合的非常好,他们的查房、临床诊断、人事和绩效考核都是同步的。这种模式非常好,好就好在它为老百姓考虑,为患者着想。这种模式应该是今后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为老百姓看病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

中国网:分级诊疗制度的出台和不断的完善,是让病人能够走到一个适宜的医院来看病,北大医院在整个改善医疗服务体系、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方面,多年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长足的进展。我想请问一下潘书记,您觉得在种种的措施当中,您最想跟我们分享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您这儿的一个特色措施是什么样的?

潘义生:主要就是响应总书记说的,时刻以人民为中心,那么对于医院来讲,就是时刻以患者为中心。我们医院一直倡导一种“厚德尚道”的文化,我们简称说叫“厚道”。北大医院人的所有的医疗行为,都要想符合我们这种精神。你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你站在患者的角度,你就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这些年,无论是做细节的服务,做信息化的建设等等,你只要有这种换位思考的心,然后去持续的改进,我相信这个工作就一定会做好。

中国网:每当我们说到医改,不可避免谈到的,除了医保和医疗,还有关于药的问题。下面我们想问两位一个问题是关于“药品零加成”的改革内容。从2011年开始,在国内各大省市的几百家公立医院已经在全面推开这项改革措施,北京这次医改在药品零加成全面取消的方面,有怎样的特色吗?我们做出这样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哪些?期待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高小俊:“药品加成”这项制度的设计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央政府为了保障公立医院运行和发展设立一项机制。换句话说,公立医院它的收入的渠道有三条,第一个是药品加成;第二个是医疗服务;第三个是政府拨款。这三个渠道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药品加成,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制度,这项机制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弊端。为了取消药品加成,党中央国务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发出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安排,就是要把药品加成取消,目的是要把医疗机构少数医务人员开大处方、开贵药这种弊端给破除了。就是把我们医疗机构由一部分来卖药赚钱,让它回归医疗的本质,就是给患者看病。

北京市这次医改有三个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这项政策制度的安排,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大量的论证研究之后我们提出来,把15%的药品加成一次性全部取消。如果说跟外地有什么不太一样的?这个药品加成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的医改的重要方向,医改当中取消药品加成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北京市为了把药品加成一步取消到位,做了很多工作。外省市有的地方它是分步骤来进行的,上海它是分三年,每年取消5%,天津它是按照两年,每年取消7.5%,按照这个步骤来安排的。北京为了落实中央要求是一步到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样让医务人员更多的体现他们技术劳务价值,回归医疗的本质,就是给患者看病体现他们的医疗服务价值来获取医院的收益,或者说是个人的收益,这样更有利于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中国网:药品零加成对于医院方面来讲,潘书记,您觉得有什么需要应对的吗?

潘义生:不能叫应对。整个医改有条不紊,这已经是做了多年的酝酿之后,做了充分的测算才正式推开。在这几年,医院在各级各类的会议,各种培训当中也做好了思想准备。比如说就一点,取消加成,大家觉得是不是医院的经营收入少了?但同时因为配套的改革里边把医事服务费做了很慎重的分析,这样,我们一个总体的测算,整个医院的运转是整体平衡的。在这种方向下我们医院是高度支持、坚决拥护这样一种改革的举措,这样会引导整个医疗机构的优化结构,向良性发展。今后,药学的重点是从原来的卖药,逐渐向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转型,医生们通过增加了医事服务费等等,包括一定比例的和他个人为患者服务做对应,也能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想请各位社会媒体和各界放心,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有这个政治觉悟,也有这个信心,能够推好这项工作。

中国网:“阳光采购”是本次北京市医改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想问一下高主任,北京市这次“阳光采购”的推行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具体的措施?我们政府方面会怎样加强对它的监管?

高小俊:北京市这次医改一个重点的内容就是实施药品的阳光采购,药品的阳光采购有这么几个概念,一个是它的平台是由政府搭建的,在这个平台上它有四万多种品规的药品。这四万多种品规的药品涵盖了国内所有的药厂,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看到。药品如果想进这个平台,应该是在省一级药品采购平台当中的最低价。这个平台是由政府搭建的采购平台;第二个,这个平台是阳光的,药企、药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都能通过这个平台看到这个药品它的价格,它的规格,它的生产厂家。如果说公开,我们想通过这么一个平台让三者都能看到。

第三个,这个平台的机制是联动的,它是发生变化的。过去政府采购药的时候一段时间是相对固定,一年、两年、三年,这个药品的价格就不动了,因为它采购完了,已经结束了。北京市这个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是随时可以发生变动的,因为药厂作为企业来说,他最愁市场的最大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它的药品的材料、人工的成本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波动,北京市这个药品采购平台,就是在价格变动的时候随时进行调整。

我举个例子,北京同仁堂出的感冒冲剂原来10块钱一盒,它在全国是最低的。在北京这个平台上也应该是10块钱,它在上海卖9块9,在北京也应该卖9块9。如果它没有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去进行,它就要出局,就不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这就是我们对药品阳光采购的一个制度设计的考虑。

中国网:最后一个问题,想让二位分别说一下,因为新一轮医改4月8号马上进行执行和实施,您对此次北京市医改有着怎样的预期?能跟我们谈谈么?首先是潘书记。

潘义生释疑《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中国网 伦晓璇摄影)

潘义生:4月8号医改正式推行,整体上是一个有序开展、顺利的过程,因为有各级政府统一的领导,在北京市属地化统一的部署下,每家医院、医疗机构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和慎重的推敲。我想请社会放心,各家医院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个任务。在整体的推行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医疗机构有自己的特点,大家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为患者服务上,找到它的特色,包括药品的选择等等,但不会影响广大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在推行以后通过深化,有一段时间,慢慢地,大家就会真正得实现分层级转诊,小病、慢病在社区,大病在医学中心这样的模式,这是未来的一个走向,这是整个医疗行业,为了健康中国的这个大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一个目标。

高小俊: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指出,人民的健康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北京市推行这项医改政策,实际上是广泛得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可以说凝聚了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我想更应该有责任、敢担当。北京的医改政策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说,它有风向标的作用,既然有风向标的作用,就应该全力以赴的,特别是政府办的公立医院更应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地打好这项医改的攻坚战。我们有信心,坚定信心把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医改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换句话说,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实实在在得改善我们的就医环境,我们就医的体验和就医的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得从公立医院当中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

任何医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医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科学之一。它的成本高、培养长、风险大、责任重,人命关天。政府要做的事儿就是让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扎扎实实推向前。

高小俊、潘义生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 记者提问。 (中国网 伦晓璇摄影)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 中国网
本期人员——策划:郑海滨;责编/文字/主持:张家铭(实习);摄像/后期: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