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评论:医改 赢得喝彩

中国网 | 时间: 2012-05-08  | 文章来源: 中国改革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2009年4月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一轮医改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基层医改实现了重大突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项目和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服务成效日益显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破除了基层机构“以药补医”机制,老百姓得到了明显实惠,形成了党和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的多赢格局。

新一轮医改注重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历史上,我国曾经建立了依托城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医疗保障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当前,我国有两亿多进城农民工,有大量流动人口和自由职业者,社会结构面临急剧变化,这给建立稳定的医疗保障制度增加了难度。这次医改,以覆盖全民为目标,通过多种灵活的制度安排,把各类人群都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特别是把广大农民正式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一轮医改的深度和广度,超过历次改革。医改事关人人,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十三亿人,从繁华都市到边远农村,从东部平原到西部山区,改革范围涉及一万多家医院、几万家卫生院、几十万家村卫生室,哪一家改不好,这个地方的群众看病就医就会受到影响。在改革过程中,医疗服务的供给、药品的配送不能中断,改革必须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不允许出现大起大落。这次医改涉及医疗保障、财政投入、医疗服务、药品生产营销、行政监督管理等多个领域,有别于单个部门、单个领域的改革,只有各部门协同推进才能取得实效。这些都对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操作技巧提出了很高要求。

新一轮医改的核心是动体制、建机制。制度更具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但是制度建设也最为困难。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必须同时满足多方面目标:既要维护公益性,又要提高积极性;既要确保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又要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既要增强激励,又要合理约束,制度建设必须统筹考虑。这些难题,在基层医改的过程中一一得到克服,特别是多年来广为诟病的“以药补医”机制一举得到破除,人们普遍担心的“大锅饭”现象得以避免,是这次医改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

新一轮医改依靠我们自己的体制优势,实现了改革起点高、改革速度快、改革领域广,无论同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已经形成,改革只能在某一领域进行小修小补,无法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一些国家的医改成为政党斗争的工具,多年来陷于空谈。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强,改革效率高,既通过制度建设避免了“福利国家”的陷阱,又没有出现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改革推进缓慢的问题。

新一轮医改方案出台恰逢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医改增加了新的难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普遍削减了医疗卫生支出,中国不仅没有减少支出,反而大幅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振兴经济的重要领域,把降低群众医疗卫生负担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战略性选择。实践证明,医改方向正确,措施得力,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经过基层医改,改革的路径已经清晰,人们对医改成功充满信心。

新一轮医改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摩根银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分别对中国医改发表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医改在整体上把居民需求作为优先重点,强调政府保障人民福利的责任,城市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渐缩小,医改方向正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基本实现医改阶段性目标。特别是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创造了奇迹。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不仅将影响中国的未来,也将影响全球的医疗模式。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