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访谈

中国最大的沙生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

发布时间: 2017-09-03 丨 来源: 中国林业网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 韩得尔

中国最大的沙生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始建于1974年,植物园占地1004亩,园长1100多米,宽550多米,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北方荒漠的植物园。该园先后建有植物标本室、植物生理实验室、中心化验室、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和气象观测站。它是沙生、旱生植物的引种培植中心,主要从事发掘沙区野生植物资源、选育良种和繁殖推广等工作,同时开展荒漠植物的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的特性观察、测定及探索经济利用途径的试验研究为发展荒漠地区的林牧农副业提供优良种苗、技术措施和科学依据。

高大的胡杨树如绿色的屏障把植物园层层围护起来,园内规划为引种圃、育苗圃、收集区、选育区、采种区和自然保护区。引种辅里,有从北美引进的火炮树,从德国引进的水飞蓟,从西亚引进的阿目浑子,还有从黎巴嫩引进的旱生油瓜等;育苗圃内,培育着非常珍贵的30多种沙生植物,有阿尔及利亚的沙拐枣,有俄罗斯的银槐;收集区是植物园最重要的部分,现已收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450多个品种;自然保护区内,高大的沙包接连不断,沙包上长着红柳、白茨和梭梭。在这里,杨树枝繁叶茂,直刺云天;红砂旁逸斜出,匍匐行地;松柏如伞如盖,四季常青;槐榆虬曲多姿,有的婀娜婆娑,有的淡雅疏阴,有的苍郁遒劲。有的清丽纤柔,移步换形,风姿各异。

黄龙伏地,层林尽染。就在这美丽的沙生植物园中,鸟儿欢唱,狐狸、金雕出没,蜜蜂、蝴蝶盘桓于花间草丛,连南方的“候鸟”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昔日小西河那花香鸟语、气候宜人的“良辰美景”仿佛又回到了人间。爬上横穿园内的明代长城烽火台,远望这栽满各种沙生植物的林园,整个林园像瀚海中的绿色群岛,显示着她无穷的魅力。

沙生植物园自1981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日本、美国、法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及国内客人5万余人。如今这瀚海绿岛已拂去河西老母的丑陋,变成一位漂亮的少女,头裹绿裙,胴体洋溢出青春的气息,风韵绰约,令人心醉。一些外国专家在这里考察时,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奇迹,沙漠深处有这样美丽的公园,真是奇迹!”

沙生植物园,这是民勤人向沙漠进军的里程碑,它的开创,使民勤人从死亡的困谷中走出。它不仅成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植物的科研、教学和内外技术交流的场所,而且以其独特的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大漠的一方名胜。

在民勤县薛百乡境内,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了沙井文化,它因发现于沙井村柳湖墩而得名。沙井文化是我国青铜器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沙井遣址以柳湖墩为主体,向四周扩展半径两华里为该遣址保护范围。遗址大部分已被沙丘所覆盖,只有在沙岭相间的平地上,暴露很多夹砂红陶片。文化内涵有石斧、带孔石刀、手制夹砂粗红陶,器形有单耳或双耳罐、筒形杯和融等,此外还发现金耳环,绿松石和贝壳等装饰品。

沙井文化居民就是古月氏族。沙井文化在民勤的分布还有西渠镇大坝村东的火石滩遣址和建立村西端字号柴湾遗址、昌宁乡阜康村北的四方墩遗址、红沙梁乡小东村西的三角城遗址、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的小井子滩遗址、大滩乡北新村西的古城遗址。沙井文化遗址体现了甘肃古文化遣存的丰富,同时也反映了甘肃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的历史渊源。

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将沙井柳湖墩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民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