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今:我们和非洲兄弟的情谊

   嘉宾: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刘贵今
   时间:08年11月14日10:00
   简介:刘贵今大使已整整陪伴中国外交走过了35个春秋。而在他35年的外交生涯中,有25年之多,都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有关。在那里,他不但见证了中国和非洲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厚友情,也留下了很多和非洲兄弟们永远难忘的友谊故事。14日让我们跟随刘大使的讲述,和他一起重温那些人,那些事......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刘贵今:我们和非洲兄弟的情谊

活动描述

  • 嘉宾: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刘贵今
            时间:14日10:00
            简介:刘贵今大使已整整陪伴中国外交走过了35个春秋。而在他35年的外交生涯中,有25年之多,都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有关。在那里,他不但见证了中国和非洲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厚友情,也留下了很多和非洲兄弟们永远难忘的友谊故事。14日让我们跟随刘大使的讲述,和他一起重温那些人,那些事......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刘贵今大使,刘大使陪伴着中国外交走过了30多个春秋,而在这当中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渡过的,在那里他不但见证了中国和非洲几十年如一日的友情,在那里他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外交故事。今天让我们跟随刘大使的讲述,一起重温那些人、那些事。刘大使您好,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节目当中来做客。

    2008-11-14 10:11:26

  • 刘贵今:

    很高兴到中国网来做客,谈谈非洲和中非关系。

    2008-11-14 10:12:38

  • 中国网:

    在今年年初采访您的时候,很快就已经一年了,您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

    2008-11-14 10:12:54

  • 刘贵今:

    是的。

    2008-11-14 10:13:20

  • 中国网:

    刘大使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非洲渡过的,但我没敢提具体的年限。因为我怕我说的不准确,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和非洲结缘的过程吗?

    2008-11-14 10:13:31

  • 刘贵今:

    我参加外交工作是1972年,1981年就开始对非工作,是81年被派往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工作,先是担任随员,然后是三秘、二秘,在肯尼亚整整工作了五年,从1981年就与非洲结缘了。

    从肯尼亚使馆1986年回到北京以后,我就在外交部非洲司工作,担任副处长、处长。一直到91年被派到驻埃塞俄比亚使馆,担任政务参赞。91年到93年在埃塞,93年又回北京,担任非洲司副司长,95年底又被派往津巴布韦,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大使。在津巴布韦担任两年多之后,到98年又回到北京,担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就在这个期间,我们国家发起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那个时候我是筹委会的秘书长,后期行政委员会的秘书长,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发起的实际工作。

    2008-11-14 10:13:52

  • 刘贵今:

    2001年被派往南非,一直在去年4月份,在南非担任了6年大使,算是在非洲给我的正式外交生涯划上了句号。我回来第二个月就被政府任命为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特别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时候,以这个身份对外。尽管形式上退休上,但是实际上没有退休,还是奔波与与北京和世界各国首都,非洲各个国家首都,包括美国首都之间,是继续为促进中非两国的发展,为增进中非人民的友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自己的工作和贡献。

    2008-11-14 10:15:34

  • 中国网:

    回顾自己这大办辈子都在和非洲打交道,如果让您形容一下您和非洲的感情的话,您会怎么说?

    2008-11-14 10:18:32

  • 刘贵今:

    如果让我说,我会说非洲是一个美丽丰饶,但是多灾多难,同时又充分着希望和发展潜力。为什么说它是美丽丰饶呢?它有300多万平方公里,53个国家,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是一个真正的聚宝盆,50多种最紧缺的能源和资源,大家知道非洲的野生动物,非洲的旅游资源,非洲的文明,人们都知道金字塔在埃及,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人类的建筑物,高150米左右,而且是在公元前2300—2800年间成的,迄今为止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

    非洲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人类自身的诞生地之一,南非有一个地方叫做人类摇篮,去年2月份胡锦涛主席参观的时候,根据最近几年搞的世界各地人类的DNA的排序,排序结果发现人类DNA最多的共同点是和非洲共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有人说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之一,有人说是人类诞生最迟的摇篮。因为非洲大陆长期遭受侵略和掠夺,打破了非洲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有了很长的殖民地的经历。

    2008-11-14 10:18:57

  • 中国网:

    所以您说它多灾多难。

    2008-11-14 10:20:47

  • 刘贵今:

    现在当前的战乱如果追溯到根源,那是当时和老殖主义者的做法有关。他划分去非洲国家的边界,不是按照自然的河流、山脉、人口去做,而是有意的、人为的把一个国家的居民划成几个国家。像当年的索马里被划成四部分,现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地区都有索马里的人居住。像马赛里一半是肯尼亚,一半是坦桑尼亚,这样就造成了非洲的矛盾。这也是老殖民主义者为了控制非洲人为的一种做法,所以它是一个灾难深重,同时又因为自然资源丰富,现在大部分非洲国家实现了和平,所以非洲国家的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所以我说它是充满希望和潜力的大陆。

    另外,我确实很热爱非洲和非洲人民。中国和非洲之间曾经患难与共,中国和非洲之间现在开始的互利共赢的合作还有很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需要非洲,非洲需要中国,中非之间互有需要,互利共盈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8-11-14 10:21:33

  • 中国网:

    如果我们梳理中非外交关系这五十年,前二十年看到更多的是以政治外交为中心,到了后三十年是用经济外交带动其他领域的外交。这种说法准不准确?

    2008-11-14 10:23:37

  • 刘贵今: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大体上可以说,比如前三十年,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9年开始,整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这个时候非洲正处在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这么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对非洲确实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不仅有道义上的支持,还有物质上的支持,给非洲培训了很多的自由战士,对非洲提供了一定的武器。

    2008-11-14 10:24:04

  • 刘贵今:

    在推翻殖民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中间,中国给非洲提供了真诚的援助和帮助。在这期间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我们也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因为他们要打破西方的制裁,打破这种殖民主义,包括种族隔离的封锁。比如有名的坦赞铁路,尼莱尔总统找过西方,赞比亚总统也找过西方,没有人帮他修这条铁路。如果不修,南非种族在隔离制度之下,赞比亚出口的铜就没有办法使用南非的港口,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障碍。

    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同意修这条铁路,这个铁路全长1860公里,1970年开始动工,六年的时间,我们最多的时候派了一万六千多人工作同时在铁路线上工作,前后六年中国一共派出五万多专家,这很能够说明,即使在当时文化大革命困难的情况下,也给非洲提供了真诚无私的帮助,赢得了非洲的友谊,赢得了非洲的赞扬。

    2008-11-14 10:24:36

  • 刘贵今:

    那个时候侧重政治方面,反帝反殖。后三十年如果以改革开放划线,就是三十年的时间。如果是从80年代初比较明确的调整对非政策,提供互利合作的思想基本原则是二十年。这个说法是前二十年、后三十年也可以,以改革开放分界。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非洲正好也发生了变化,非洲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它是由争取民族独立转向巩固独立,发展国民经济的阶段。中国正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过去一些做法和政策在发生调整。两个大陆都在变,非洲在变,中国也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把工作重心调到经济建设上,这个时期我们提出了互利合作的思想基本原则。与此同时我们也坚持过去在60年代、70年代长期坚持的“援外八项原则”,这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

    我们在给非洲提供传统的官方援助的同时,我们鼓励通过承包、互利合作的形式,你也得好处,我也得好处,双方互利共赢,这样使得合作能够更加持久,可持续性。

    2008-11-14 10:26:59

  • 中国网:

    这是不是叫做中国对非洲一种特色的援助?

    2008-11-14 10:28:18

  • 刘贵今:

    如果说到特色,我们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是有我们鲜明的特色,这一点是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这个特色就是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因为西方给非洲的援助数量比我们多,但是他们在做法上给非洲国家的内政挂钩,搞多党民主制,你要实行西方式的政治体制和格局,你要推行民主,你要满足西方的人权标准,你要实行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开了一副药方,他以为可以包治百病。非洲国家说起来是一个大陆,欧洲人习惯把它看成一个国家,实际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50多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民族、历史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像我工作过的南非和埃塞俄比亚就大不一样,南非是4%的面积,占5%的人口,贡献非洲20%以上的GDP。像埃塞俄比亚就是非洲最穷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人均GDP只有100多美元,现在也就是几百美元。这两个国家都是非洲国家,都是具有很大的不可比性。西方强加给非洲的东西,没有解决非洲的问题,反而造成非洲经济滑坡,农业衰退。本来非洲农业可以自给自足,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也就放弃了。

    2008-11-14 10:28:35

  • 刘贵今:

    中国要帮助非洲的发展,着眼于造福非洲国家、非洲民族,我们对非洲是尊重的,我们给他们提供援助,这个项目的决定我和你共同商量,你愿意上什么项目,我就上什么项目,根据他们的要求我还可以修改设计,我的造价比西方低,因为我的劳工成本相对低,我不附加条件。我们认为这种干涉别人内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中国自身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和非洲有着相似的经历,有着相互的同情,所以不愿意把援助作为一个杠杆干涉人家的内部事务,这一点受到非洲国家的广泛欢迎,而且也被证明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2008-11-14 10:29:56

  • 刘贵今:

    现在连西方批评中国的人都承认,中国对非洲的做法是成功的而且欧洲有一些人也提出来,我们要和中国合作,共同帮助非洲。去年12月,时隔七年之后,非盟和欧盟的峰会在葡萄牙召开,在这个峰会召开之前,欧盟负责发展和援助事务的路易斯米歇尔,他给驻欧盟使节搞了一个吹风会,那个吹风会讲得很好,他说中国、阿拉伯国家和非洲的关系都在加强,欧洲人应该重新审视欧洲和非洲的关系,应该建立像中国和非洲那样平等的伙伴关系,我们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把非洲看成后花园,欧洲也从中得到了启示。

    2008-11-14 10:31:22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在7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那个时候非洲自身也在改革和变化。那个时候他们怎么样来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2008-11-14 10:33:03

  • 刘贵今:

    我们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第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初期应该说有一些非洲国家还是不太理解,他们甚至怀疑中国是不是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是不是如西方媒体所评论的那样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有一些非洲人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时隔十几年之后,非洲国家的一些看法就改变了,认为中国找到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正是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非洲国家提出向东看。很多国家说要向东看。

    2008-11-14 10:33:38

  • 中国网:

    这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08-11-14 10:34:09

  • 刘贵今:

    有七八十年的时间,不少非洲国家都有。他们说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国在东方,希望在中国,在亚洲国家。因为人们认为是亚洲世纪、亚洲时代,所以很多非洲国家希望向中国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告诉非洲国家,包括对小平同志生前在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就说,我建议你们不要搞社会主义,因为你们的情况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不去输出意识形态。很多西方国家觉得中国在非洲怎么样,但是我们不输出意识形态,但是我们愿意和你们分享改革开放,我们实现发展,和我们脱贫的经验。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中非合作论坛这个框架下,我们给非洲搞了很多的培训班,要求非洲技术官员、中层官员到部长级官员,到中国参观经济特区看看我们怎么样搞改革开放。还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个框架下,胡锦涛提出的八项举措上和非洲搞经济合作区。

    2008-11-14 10:34:27

  • 刘贵今:

    经济合作区某种意义上类似我们的特区,但是不完全是这样。主权是人家的,人家找到一个地方,我们搞基础设施,中国公司到那里给非洲国家共同搞合作,搞出口加工、燃料加工,带动就业,也让非洲有一个势力,让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合资企业,有什么优秀条件,怎么样发展,我们是诚心诚意的帮助非洲,共享我们的发展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不愿意输出我们的制度,不愿意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因为我们觉得任何一个国家选择什么制度,这是这个国家人民自己的选择,是它的主权。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发生了变化,非洲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党民族的风潮也在非洲兴起。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影响中非关系,无论高一党制也好,还是多党制、无党制,这是你的内政,我们照样和你们发展关系。所以这种做法受到了普遍的赞扬,而且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2008-11-14 10:35:45

  • 刘贵今:

    非洲有一些误解,也有一些负面的看法,但是很快就纠正过来了。当然,这是53个国家的一个大陆,肯定会有一些人有自己的解读和看法,你不可能指望整个大陆所有的人都说你的好话。另外我们在一些做法上也有自己的欠缺之处,也有改进的地方。比如走向非洲,多多少少有无序的状态,有些个体户到那里出售假冒产品,或者有的不注意环保标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这不是政府的政策,政府在努力纠正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污染非洲也不能够遵守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我们认为和非洲的合作应该造福于中非双方的人民,应该具有可持续性。政府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错误纠正这个现象。

    当然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这也是自然的规律,很难完全避免的。有的西方媒体,特别是非政府组织、人权组织拿这个东西恶意炒作,那是没有道理的。

    2008-11-14 10:36:36

  • 中国网:

    您刚才讲述了很多的例子,帮我们梳理中非几十年走过的历程。从最开始,我们帮助他们取得独立,到后来坦赞铁路这样的经济援助,到现在的特色援助。随着我们对外政策不断变化,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不是也能感觉到这一路是有变化的?

    2008-11-14 10:37:37

  • 刘贵今:

    是的。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始终抱有很友好的感情,这是基于中非关系的现实和历史。因为中国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第二中国不干涉别人的内政。

    2008-11-14 10:38:13

  • 中国网:

    我们不输出意识形态。

    2008-11-14 10:39:33

  • 刘贵今:

    对。第三,我们平等待人。我们的专家在非洲在文化革命中和人家同吃同住,当然现在不是了,但是我们和非洲人民打成一片。最近在法国出了一本书,是两个有名的法国记者写的。这两个记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他们采访了几内亚的总统孔戴。

    采访时两个记者很尖酸,老总统有点半死不活在那里,当我们提到中国的时候,总统的眼睛里马上就放光了,他就说中国人伟大、中国人无与伦比,你们应该采访中国人。他说我们给他们一个荒地,几年之后变成了很好的花园,中国人很实际,中国人民和我们一起劳动。这两个法国记者花了一年的时间,采访了十五个非洲国家,包括在这些非洲国家里的中国人。他们很有感慨,走到刚果(布)的大街上,看到踢球的小黑孩子,他们见到法国记者用中文说“你好”。两个记者很感慨,过去到非洲如果是法文地区是用法文问好,到英文地区用“hello”,但是这两个小孩子连中国人和欧洲人都分不开,以为所有的人都是中国人,他们很受触动。

    2008-11-14 10:39:49

  • 刘贵今:

    我70年代曾经担任过信使,那个时候我们穿着西装到非洲去,到街上走他们叫我们日本人。那个时候很少有中国人穿西装,我们的专家都穿中山装。我在南非当大使的时候,日本驻南非大使说我们的游客到南非旅游,他们都在后面叫他们中国人。70年代有钱旅游的是日本人,现在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了,好多非洲国家是中国的处境旅游目前地。

    我看了一个材料,去年我们到非洲去,包括游客在内到非洲的出境者达到33万人,增加的幅度很快。所以随着中非之间的交往,人民之间直接接触的加深,非洲和中国的感情也在逐渐加深。

    当然,因为西方的媒体炒作中非关系出现个别问题,而且西方掌握话语权,他们最近几年散布新殖民主义,掠夺资源等等,也有一些非洲知识分子或者不太了解情况的人受到这个影响,也跟着西方一起在那里说不好的话。这个情况也是有的。

    2008-11-14 10:42:57

  • 中国网:

    在这个过程中,您不断的作为中国外交官和非洲的领导层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有哪些领导人,他们的那些对华政策和态度是让您感触非常深的?

    2008-11-14 10:43:57

  • 刘贵今:

    我在南非工作期间,确实感觉非洲的高层领导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和重视,希望和中国加大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的殷切期待。我记得曼德拉退休之后不久,伊拉克战争发生之前,他提出要和江泽民主席通话,讨论伊拉克问题。国内很快安排,我们很尊重非洲,退休的总统要求和主席对话,江主席很愿意。

    我奉命到曼德拉接通电话,让电话保持通畅状态,提前半个小时。当时曼德拉正在请西北省的省长人吃饭,他看到我来了,就说我们的吃饭到此结束了,他就和我聊天。我们安排好之后,就给江主席通电话。通电话的时候他谈到他对伊拉克问题的忧虑,说我们应该想办法制止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等等,和江主席很好的交换了意见。江主席也就两国的关系交换了意见。

    2008-11-14 10:45:36

  • 刘贵今:

    之后曼德拉留下我在那里坐了一会儿,他很深情地对我说,我为什么会和江主席通电话,他说,“中国一直在我心里,当年我在罗宾岛坐牢的时候”,曼德拉坐了27年的监狱,“那个时候每到十一的时候,我们的狱友们偷偷的用各种方式来庆祝中国的十一,因为我们觉得中国的国庆是被我们被压迫民族的希望。我们现在掌权了,胜利了,仍然觉得东方的中国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中国变得强大”。

    曼德拉的腿脚不是太好,眼睛由于在坐牢的时候砸石灰石,眼睛受了光了影响,石灰沙尘的影响,他的眼睛怕镁光灯。当我说我想很您合张影,他说不行,你知道我的眼睛不好,不能用闪光灯,但是光线太暗,我一定要和中国大使照张好照片。我把他扶起来,他很认真的和我照相。南非一个地区的官员也和他合影,所以这种感情很深。这是老一带的领导人。

    2008-11-14 10:46:45

  • 刘贵今:

    像新的领导人,贝基总统他对中国也很有感情。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召开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担任南非大使,陪着贝基参加峰会。峰会不到一天的时间,他正式进行国事访问。时间安排的很紧,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吴邦国委员长的会见都在人民大会堂。他在前一天晚上提出要买中国的书,我说您要什么书,送给您就行了。他说不行,我要去买,要到新华书店,我要买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中国的书,因为西方出的书都是歪曲了中国的。所以我们临时安排到王府井新华书店挑了一些书,关于中国的教育、改革、经济等等,他很高兴。王府井新华书店的经理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国家元首自己到我们的书店买书。这说明他很渴望了解中国。

    2008-11-14 10:50:27

  • 刘贵今:

    另外我作为中国大使在南非工作,应该说也还受到了比其他国家大使更多的重视。因为南非是一个总统、一个副总统被视为国家领导人,他的议长不被视为国家领导人,各个国家的体制不一样,议长排在外长之后,所以他的国事活动特别繁忙。一般的大使走,总统从来都不见。但是我工作六年后,我走的时候总统在自己的官邸会见了我们的夫妇,副总统也会见了,并且宴请,外长也会见了我们,这些都是超规格的。而且南非的官员和我说,你们最好不要用外文报道,否则人家说我们有偏向。所以我们也没有很大的报道。因为我所代表的是国家,并不是我本人,而是他们对中国的重视。

    2008-11-14 10:52:35

  • 刘贵今:

    所以这种感情,你走到非洲哪里都能深深地体会到。我去年7月份担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和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以后,我到埃塞俄比亚,我会见了埃塞俄比亚的总理梅莱斯,他是事实上的领导人,因为它是总理制。那个时候现在的政府是EPRDF,叫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战线。他进城之后第二天接见我,然后就说你们帮埃塞俄比亚做得事情,我们实实在在地看见了,你们帮我们修路,我们叫中国路,我们自己在那里打游击,开坦克在路上走,路修的真好。无论是晴天、雨季冲刷,路一点没有受损。就说明中国的质量很好,希望我们掌权以后会和过去和中国的感情更好,我们的友谊会和中国的友谊继续加深。所以当时我们很放心。

    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政权换来换去,但是中非友谊、中非合作、中非感情是永存的。

    2008-11-14 10:53:46

  • 中国网:

    一方面作为大使,作为外交官在和非洲的高层打交道,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的友谊,有很多时候大使还需要面对很多的媒体发表一些讲话。您在这些经历中,比如你在南非当大使的经历中,有没有一些场合西方媒体有比较尖锐和挑衅地提问,您怎么样应对这些情况?

    2008-11-14 10:56:03

  • 刘贵今:

    我在南非当大使这一段时间,正好是中非合作论坛2001年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后,也是中国加入WTO,是中非关系大发展的阶段。2000年,我到南非之前,中国和南非的贸易额是20亿美元,到2007年我离开的时候,就达到了140亿美元。如果说中非贸易2000年才104亿美元,到了2007年底,中非贸易达到了773.1亿美元,今年1到7月份已经达到700亿美元,今年中非之间的贸易就可以实现1000亿美元。2006年11月份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对外打出的,我们争取到2010年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现在提前实现了。

    2008-11-14 10:56:35

  • 刘贵今: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也在增加,中国和非洲的关系在迅速发展。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出席的非洲领导人级别之高,人数之多,这是在外界非常关注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中国对非洲威胁论,中国掠夺非洲资源论应运而生。

    南非的媒体和非洲其他媒体一样不是官方媒体,而是私营媒体,他们绝大多数是受西方的教育,所以他们的观点,包括对中国的观点很多情况下都是负面的,或者基本是负面的。这样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局面,一个是良好的中非政治关系和日益增强的中非合作,另一方面一个基本负面媒体的报道和舆论的环境,使大家感到反差很大的环境。

    2008-11-14 10:57:45

  • 刘贵今:

    我采取的方法就是积极地面对媒体。我的一句话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我从来没有在南非拒绝过一次媒体的采访,除非和我的重要的外交活动有冲突。我曾经一天参加过两次或者三次各地的研讨会,我企图用我们自己的嘴,面向公众、媒体,能够说明中国真实的对非政策,和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从来不去回避尖锐的问题,我愿意以一种比较坦承的、实事求是的,愿意和人沟通的心态与媒体进行沟通。我想还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当然我们很难改变媒体基本舆论导向,因为他们毕竟是由西方主导的。

    2008-11-14 10:58:27

  • 刘贵今:

    比如对于中国威胁论,我从文化的层次和角度说,中国在孔夫子的时候就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自己饱受侵略和欺凌,我们怎么会欺负非洲、侵略非洲呢。我说如果我们中国人有这种思想,我们早就于欧洲一百多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到达过非洲,那个时候中国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那时是经济最强的国家,那个时候没有超级大国的概念。

    我们根据西方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国在从唐、明、清,这些朝代整个生产的产出占世界上的1/3到1/4,那就是25%到30%的GDP。但是我们没有侵略过非洲,我们和非洲的交往从郑和下西洋,那么我们是文化和贸易上的交往。我们要有殖民思想,早就一百年也许就殖民了,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理念。

    2008-11-14 10:59:43

  • 刘贵今: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和非洲的平等互利关系更是值得称道的。所以你说新殖民主义论,西方的媒体自己给自己量题定做的,戴不到中国的头上。另外说到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我们承认最近在中国搞了一点石油,特别是在苏丹,中石油给苏丹开采石油,但是开采石油的不止是中国一家,我们和马来西亚和印度一起开采石油。西方国家搞石油历史比我们更长,好的出量大的地方西方开采多少年了。

    中国有13亿人口,要想有可靠的能源供应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无可厚非的,并没有邪恶之处。更何况非洲的石油产出大部分卖给欧洲了,像2006年36%的石油出口欧洲,33%的石油出口美国,出口给中国的也只有10%,我买10%就说我掠夺非洲资源,你们自己买那么多,为什么不说。所以这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情。

    中国现在和非洲搞的所谓资源,基础设施换资源的一揽子合作项目,也仅仅属于起始阶段,当然有些在考虑和实施了。这种做法有利于双方,有利于把非洲资源优势迅速转换为发展优势。而且通过中国和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大家有这种愿望一起做,不是中国强加给它的。中国不像过去殖民者的做法,无偿的霸占你的土地和矿山,中国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对中国对非政策的认同感会越来越强。非洲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正直的人士,非洲的公众是欢迎中国的对非政策。

    2008-11-14 11:00:30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非洲的公众,像非洲的领导们可以利用到中国的机会买中国的书籍,认识更客观的中国。但是普通的非洲民众在这种不客观的媒体的报道下,是不是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2008-11-14 11:01:54

  • 刘贵今:

    他们是会受到影响,这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一个是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中国专家、学者,甚至于私人移民等等,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形象,加强对非洲的影响。再一个,政府教育我们出国发展的公司,教育我们的移民能够遵纪守法,和当地人民打成一片。通过艰苦的的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会逐渐影响非洲公众。

    但是凡是有非洲项目的,和民众直接得益,绝大多数对中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008-11-14 11:02:19

  • 中国网:

    您多次起到中非合作论坛,到现在是机制化的运作。您觉得这样的论坛在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上会起到多大的多少?

    2008-11-14 11:03:24

  • 刘贵今:

    中非合作论坛从2000年10月份召开第一届部长级会议,迄今召开了三次,第三次是2006年中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同时又是一个峰会,第四届就要在埃及召开,大概决定在2009年10月份的某一天。中非合作论坛变成了中非之间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磋商的重要的平台,也变成了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帜。所以在论坛的框架下,中非合作这几年在迅速扩大,面越来越广,合作越来越深入,合作的领域也更宽广。

    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和非洲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贸易上、文化上、教育上、科技上,包括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着相应的合作机制。去年,中非首次在论坛框架下中非外长在联大开会期间进行会晤。这也受到非洲广泛的欢迎。当然,中非合作论坛的发起不是中国一家,而是根据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也得到非洲国家积极地拥护和赞成。

    2008-11-14 11:03:40

  • 刘贵今:

    为了保持它的可持续性,需要中非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中国方面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协调机制,从非洲方面来讲,他们之间还应该加强协调。另外,既然是一个互利合作的平台,需要非洲方面比如对中国在合作论坛框架下承诺的一些项目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更多的合作。大家知道,因为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项举措,涵盖很丰富的内容。我们在执行中总体上是顺利的,但是因为非洲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每个国家办事的规矩也不一样,在具体执行中有时难免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相信这些困难都会得到克服,而且随着论坛进程的推进,也会伴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向更高层次发展。

    现在中非合作之间出现的问题和挑战都是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和更高的层次上出现的新问题。这个问题也只能在深化合作、扩大合作、增进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合作和加强。中国和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上都有这个过程。

    2008-11-14 11:04:14

  • 中国网:

    如果我们把06年作为中非关系的转折点,在这之后的中非关系是在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2008-11-14 11:05:33

  • 刘贵今:

    在这之后的中非关系的方向,正像是我们在06年公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白皮书上所指出得那样,是朝着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方向发展。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项重要的内容就有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建。这是一种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更加宽领域的合作。

    2008-11-14 11:05:54

  • 中国网:

    我们知道,到非洲工作的中国大使要面对很多多挑战,比如恶劣的环境就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我们曾经采访过到非洲支教的青年教师,他到非洲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原来祖国是那么好,因为可以想象这个自然环境是非常大的考验。我相信在很多非洲工作的外交官,面对很多这样的考验会留下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还有那些专家们。能为我们讲一讲吗?

    2008-11-14 11:06:22

  • 刘贵今:

    我长驻的四个国家还算比较幸运,在非洲来讲条件是比较好的,像南非、津巴布韦、肯尼亚,相对自然条件比较好一点。但是埃塞俄比亚尽管气候不错,这个国家比较艰苦,是常年的战乱。当时为了推翻老皇帝,他们打了好多年仗。推翻老皇帝之后,他们又为了推翻门格斯图政权又打了好多仗。那个时候长期旱灾,国家落后,经济不发达,首都也供应很差。

    我是2001年1月5日到埃塞工作的,到那里不久就发生邻国索马里的西亚德·巴雷政权被推翻。我们驻索马里使馆曾经被匪徒抢了八次,最后抢的我们留守的两个外交官就剩下裤头和背心,就在我们的邻国。埃塞俄比亚是索马里的邻国,当时政局比较紧张。我到那里之后,一直到战乱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们根本没有吃到一个鸡蛋,整个国家都没有,鸡蛋都支援前线去了。没有喝过牛奶,整个国家买不到。没有卖鸡蛋和牛奶,什么都没有。所以那个时候,包括物质生活都是很艰苦的。

    2008-11-14 11:06:46

  • 刘贵今:

    那时候我一个人在那里工作,我夫人在国内照顾孩子,有人到埃塞俄比亚出差,就给我带点咸肉和咸鸡蛋,我们分着吃一吃。那时候吃咸鸡蛋都是很大的幸福,因为物质条件极其艰苦。另外在战乱的情况下,究竟将来政权更迭时会不会发生动乱、抢劫,像索马里发生的情况一样,当时有很大的担忧。特别是留守的同志,也在那里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发生抢劫怎么办,发生冲击怎么办,想了各种方案。

    但是我们很幸运。因为埃塞俄比亚的人民革命民主战线是一个革命组织,它也是学习了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解放城市的战略。令人很意外的是,在门格斯图政权被推翻之前,新政府的军队在广播上对外发布,你们使馆的外国人不用害怕,挂起你们的旗子,我们见到后会保护你们。果然在首都枪林弹雨的情况下,他们还给我们使馆站岗,所以我们没有受到损失。

    但是在政权更迭之前的一段时间之内,天天晚上枪声一片。门格斯图的部队在那里打枪壮胆,所以我一度习惯于听着枪声入眠。

    2008-11-14 11:09:43

  • 中国网:

    我看到过这个报道。

    2008-11-14 11:11:29

  • 刘贵今:

    那一段时间枪声像催眠曲似的,等到正常更迭以后没有枪声了,感到少点东西。所以在那种情况下,随时有可能出危险。当然我们没有出什么危险,也有一些险情,像5月份新政府上台,6月4日就在亚的斯亚贝巴这个市区的弹药库爆炸,我们不知道是弹药库爆炸,我们还以为是敌军打进来了,方圆多少里炮弹、炸弹乱飞,我们的使馆落了很多,我的窗户被打破了。

    2008-11-14 11:11:48

  • 中国网:

    离使馆多远?

    2008-11-14 11:12:39

  • 刘贵今:

    不是很远,因为过去它的城市也在扩展。后来我们出去看什么事情,原来是炸药库爆炸。那个时候很紧张。所以战乱、疾病、艰苦条件是在很多非洲国家都有的,但是非洲国家情况不一样,有的情况好一些,有的比较差。

    2008-11-14 11:12:50

  • 中国网:

    我听说非洲的蚊子都是几百,几千种,而且非常的欺生。

    2008-11-14 11:16:09

  • 刘贵今:

    我在的几个国家因为地势比较高,都是属于非洲的高原。带疟原虫的蚊子是在比较湿热的气侯里面生活,在高原地位,像内罗毕等等都没有疟疾,我在非洲这么多年没有得是比较少见的。相对而言,讲英文的非洲条件好一些,法语的非洲就差一点。

    2008-11-14 11:16:28

  • 中国网:

    您刚才讲在国外面对这么艰苦的环境,夫人带着孩子在国内,您和亲人之间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见面,也是面对着一个考验。

    2008-11-14 11:17:14

  • 刘贵今:

    那是比较老一代的外交家,像文革毕业的外交官,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的财政等方方面面有限制,使馆不能带配偶,所以很多人都是这样,一待待几年,小孩都不认识了。我出来的时候孩子认识,并不存在这种情况。现在我们的外交官都好了,可以带配偶和孩子,还可以在那里读书。但对我们那一代外交官来说,那是一个特殊的考验。但是外交在第一线,直接代表国家的利益,也有一种光荣感,尽管艰苦,要克服很多个人困难,但是为了事业,我们都还是甘于奉献。

    2008-11-14 11:17:57

  • 中国网:

    孩子能够理解吗?

    2008-11-14 11:18:44

  • 刘贵今:

    孩子能够理解。孩子比较小,当然有些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没有人管教,爷爷奶奶只能照顾衣食,不能照顾思想,孩子变坏,这个情况也有。这是这一代外交官为此作出的牺牲。

    2008-11-14 11:18:57

  • 中国网:

    今天我们谈起您在非洲面对艰苦的环境,包括炸药库爆炸,我们像笑谈一样,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能够想象情景是多么的危机,我觉得那个时候您不是最老的外交官,但是老一辈的外交官的那种行为让我们觉得可亲可敬,在那个时候维护着祖国,维护着人民的利益和尊严。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接下来的行程吧,近期会有什么样的安排?

    2008-11-14 11:19:19

  • 刘贵今:

    马上到年底了,我可能还要到国外参加两个会议,另外也要访问一两个非洲国家,因为现在非洲的战乱和热点问题比较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也是积极的参与非洲热点问题的解决。我还会利用我访问期间看望维和部队。我们愿意为非洲的和平和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愿意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共同合作,促进非洲的和平和发展。

    2008-11-14 11:20:08

  • 中国网:

    刘大使昨天刚刚从西安回来,今天就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接下来又马上起程飞向下一个目的地。能够听出来刘大使的嗓子是沙哑的,您要保重身体,祝愿您未来工作顺利,家庭和和美美。谢谢刘大使,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2008-11-14 11:20:3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391_081114.wmv

网友发言:

  • 鱼片:

    非洲是个很美的国家,他们的人民生活方式还是很原始吗?

    2008-11-14 09:47:57 //end for

图片大图:

  • 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刘贵今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开始

    中国网 胡迪

  • 在南非担任了6年大使,算是在非洲给我的正式外交生涯划上了句号

    中国网 胡迪

  • 刘贵今与主持人交流中

    中国网 胡迪

  • 我确实很热爱非洲和非洲人民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在推翻殖民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中间,中国给非洲提供了真诚的援助和帮助

    中国网 胡迪

  • 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政权换来换去,但是中非友谊、中非合作、中非感情是永存的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也在增加,中国和非洲的关系在迅速发展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