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酉民校长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时间:2010年4月22日 9:30
    嘉宾: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席酉民
    简介:中外合作办学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将面临怎样的前景和方向,西交利物浦大学如何传承和借鉴其中的经验?让我们倾听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先生一路走来的点滴体会和国际化思路。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席酉民校长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活动描述

  • 时间:2010年4月22日 9:30 嘉宾: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席酉民简介:中外合作办学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将面临怎样的前景和方向,西交利物浦大学如何传承和借鉴其中的经验?让我们倾听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先生一路走来的点滴体会和国际化思路。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教育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新型人才,如何在传统的中国土地上出现更多的新型的、成功的大学,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以及众多的教育家们正在努力与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教育界的一位改革先行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执行校长席酉民先生,来谈谈他的想法。席校长,非常欢迎您的到来。说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很多网民朋友对它还不是特别的了解,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好吗?

    2010-04-23 08:41:11

  • 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成立的一所以理工管起步的国际合作大学,我们的目标是想在中国土地上去尝试如何适应未来实践发展的需要,整合东西方的资源和教育实践,把它变成一个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

    2010-04-23 09:14:40

  • 中国网:

    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一所国际性的、被世界认可的大学,这个想法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0-04-23 09:14:56

  • 席酉民:

    面临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也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适应世界的挑战和市场的需要,基于这样的需求构思的这个想法。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要对外开放,就要有市场,这个大学是中国探索国际合作的一个开始。由于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过去有一些合作,特别是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邀请下,两所学校就开始探索在苏州工业园区这样一个美丽的、具有文化传统的地方建立一所新型的大学。

    2010-04-23 09:15:05

  • 中国网:

    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

    2010-04-23 09:15:24

  • 席酉民:

    2003年开始筹办,2006年开始第一次招生。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校生有2500人左右。因为我们定位是一个研究导向的高水平、高起点的大学,所以高招生人数控制在相对小的范围之内,保证大学的质量和品牌的形成。

    2010-04-23 09:15:35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西交利物浦大学是在中国踏入WTO起始阶段开始筹备的大学,我们看到它的背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成立的,所以我们也很想知道,在当前这个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的国际化是一种怎么样的发展趋势?

    2010-04-23 09:15:44

  • 席酉民:

    面临全球的竞争和市场,如何整合世界资源,如何利用世界的市场发展,大学的国际化应该主动掌握形势。由于技术通信的迅速发展,全球日益变小,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地球村,这时候面临的挑战,不得不面临全球合作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如何适应这样一个需求和挑战?因为既然全球日益紧密,那么你的人才必须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市场的竞争,在这种趋势下,对传统的大学必然提出要求,如何使你的研究和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基于这样的驱动,大学必须走向利用国际资源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全球化的竞争。

    2010-04-23 09:15:58

  • 中国网:

    您觉得目前中国的高等大学他们对全球化的竞争做好准备了吗?

    2010-04-23 09:16:50

  • 席酉民:

    如果谈到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早就国际化了。因为在解放以后,中国大学基本引进的前苏联的模式,那么这个时候你不能说它是国际化,它也是吸引国际的竞争一个发展的模式。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改革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家长对大学的教育依然颇有微词。我们对于这些看法也在认真思考,实际上在教育理念、组织架构、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和国际先进水平来比,包括一些先进的做法来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2010-04-23 09:17:02

  • 席酉民:

    国内这些年来已经开始这些尝试,比如让中国自己的学者到国外留学学习,或者把国外的教授们请到中国来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大学跟国外的交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依据我们的经验,特别是在2003年办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后的经验和体会来看,这个国际化是初步的国际化,因为我们经过我们的合作办学发现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做法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有它重知识的学习,这是一个好处,但是它也有好多缺点。我们经过这样的一个国际化,特别是中国土地尝试这样的独立机构,实际上我们对国际教育理念和优点和东西方的特点结合起来办大学,是一个更好的形式。

    2010-04-23 09:17:12

  • 中国网: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有一些怎样的独特的优势?

    2010-04-23 09:17:20

  • 席酉民:

    我刚才提到我们的愿景是研究导向、独具特色的中国国际大学。这里面要看它的特色,为什么我要提出特色,特色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拷贝中国的大学,中国已经有几千所大学,我们在增加一所同样的大学没什么意义。我们也不能简单考虑英国大学,也没有意义,我们在思考创造出什么样的大学才能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甚至世界的教育产生影响。

    2010-04-23 09:17:32

  • 席酉民:

    我们先分析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我们传统大学能不能培养出来。如果传统大学培养有一定的缺陷或者一定的不足,我们怎么样制作一所更好的大学培养他。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世界未来的需求,把中国大学教育的优秀实践和西方大学教育的优秀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这是我们的探索。

    2010-04-23 09:17:42

  • 席酉民:

    这种探索说起来比较空洞,怎么具体来讲?比如我谈教育理念,什么是西方大学?西方大学把学生当成成人,自我发展、自主管理,没有人管理你太多的事情。中国的学生从小包括大学依然看成孩子,一直管着你、看着你,好象你什么都不懂,灌输你学知识。那么大学四年过去,依然什么都没有掌握。那么西交利物浦怎么看待他们,我们就把学生看成一种年轻的成人。为什么说是年轻的成人,成人希望每个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应该学会独特抉择,应该学会判断社会的是非,应该培养自己的终身的学习能力,走出学校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从小到大应试教育使得这些孩子没有长大成人,那么这个时候学校要把他们作为成人,进行一定的诱导和扶持,强调成人的责任,又强调我们对他进行教育的需求。

    2010-04-23 09:17:54

  • 席酉民:

    所以,我们学校里面的学生工作的指导时间是什么?叫做学生自治、学校引导和服务。比如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上课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导,学生听课。西方的教育有一个人好处,就是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上学校一直强调学生要向老师挑战,向已有的知识挑战,不懂的地方想办法学会,这种方式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实用知识。中国的学生喜欢听,听完了考试,但没有办法把很多知识整合起来。

    2010-04-23 09:18:00

  • 席酉民:

    我们的课分得很细,同样一门课,中国学生10堂课教,教了10个公式都学会了,最后考完就忘了。按照我们目前教育方式,可能一堂课就把这十个公式都教给他了,这是完整的知识,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逻辑是什么,你怎么用它解决问题,再利用背后课前的大量资料和课后的活动,学生自己通过长知识,利用团队合作把问题解决掉。他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怎么掌握知识、整合知识和利用知识,最重要的是一个团队怎么样合作。我举这两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想象教育模式,我们从比较中得到很多中国没有的,包括西方也没有的,这就是整合的好处。

    2010-04-23 09:18:06

  • 中国网:

    从这两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您的心目中不管是中国的传统式教育还是西方式的教育模式都是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借鉴吸取的一些优势。那么作为中国一个资深的高校管理者,我们也非常想知道就目前来看,您认为中国教育的体制改革最需要改的地方在哪里,最大的矛盾在哪里,所以您才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探索一条新型的道路?

    2010-04-23 09:18:13

  • 席酉民:

    中国的教育从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依然都有很多让社会和家长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在西安交大做过10年的副校长,我分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表现上来讲,我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应试教育,从小到大都是想着我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学习的目标是怎么样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实际上这失去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本质通过我学习的过程对世界感兴趣、对知识感兴趣,对未来感兴趣,让我过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2010-04-23 09:18:21

  • 席酉民:

    为什么会表示出这种应试应试的形式,把学生兴趣、爱好、甚至创造性扼杀在应试的过程中间,这里面很深,既有体制问题,又有文化问题。比如文化,我们家长有责任,家长经常讲中国文化365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当中国学生谈自己理想,比如小学谈未来的理想,问你长大想做什么?他说我长大想做一个木匠,我们家长一巴掌就上去了,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家长的心目中只有一条,要么当官,要么发财,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扼杀掉了,所以学生兴趣很难表现出来,这是文化与社会的问题。

    2010-04-23 09:18:29

  • 席酉民: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体制问题。因为我们计划经济时代重视的是经营教育,我们资源在控制,政府控制做了一些优秀的大学,这种经营教育以后,社会招生也好、招工也好都要拿到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才能有未来,特别是现在经济时代只要一考就定终身,这样大家一辈子宝就压在一定走这样的金字塔,只有踏上这样的金字塔才有未来。所以这种长期的体制就诱导结果是,不管是社会还是家长必须走这个一切都是以功利为目标的教育。比如我们体育竞赛也是为了获奖而获奖,国外的教练和中国的教练最大的差别是:你为什么做这个,因为我喜欢;你为什么做这个事儿,我要得一个奖牌。所以教育从社会文化和管理体制都是有这样的影响,使太多的应时和兴趣爱好偏离了他应有的方向。

    2010-04-23 09:18:35

  • 中国网:

    您提到学生爱好和兴趣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我们现有的学生状况来看,不管从小时候还是大学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究竟想干什么,那西交利物浦大学有没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2010-04-23 09:18:41

  • 席酉民:

    这个问题有很深厚的社会背景,不是学生没有兴趣和爱好,是您不准他有这样的机会。刚好有一个兴趣爱好参加补习班考一个好学校,这样使得小孩到大学念什么专业都不知道怎么去学,家长说什么专业好,这个孩子失去自我。因为我们现在虽然全球招生,但是目前的主要生源还是来自于中国,中国的学生入学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自己选什么专业是最好的,兴趣爱好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学校里第一年我们很宽的途径招生,理工、工科几个途径招,招进来不急,你不要害怕选不到你所喜欢的专业。

    2010-04-23 09:18:50

  • 席酉民:

    因为我们的招生制度上必须把这些专业说清楚,西交利物浦大学想够分数线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进来,不讲专业,现在管理操作上还做不到这一点,必须划分专业。到了第一年末的时候,让学生进到学校里面,一年以后你去发现你真的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一年以后可以选专业,可以调整专业,没有任何限定的供学生调整专业。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到大学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对社会也深刻的了解之后,选择一个今后可预期范围之内你所喜欢的事情。兴趣学习,爱好才能真正使得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

    2010-04-23 09:18:58

  • 席酉民:

    我们最近有一个学生,他是今年毕业生,他一个人同时拿到了全球最好的五所学校,就是研究生的录取函。他讲过一句话,那时候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第一年招生,没有名气,他是考在边缘上没办法选择什么学校,现在回过头来庆幸这所学校的原因有两条。第一,这个学校给他了一个宽松的机会,他把它叫做放养式教育,我们叫自治。这是给他找到了兴趣一个机会。

    2010-04-23 09:19:05

  • 席酉民:

    第二在能力训练上,包括课堂的主动学习上,包括大量社团自我组织活动上,全球来的老师多元文化的刺激上,包括我们有些老师可能说英文,因为我们全英文教育有口音,他最后觉得有口音的老师讲出来对他的贡献也不小,原因是他在剑桥牛津给他面试的时候,牛津的老师口音很重,电话面试,给他出三道题,他不仅能听懂,而且都可以答复,这就是多元的优势。如果大家讲很好的英语,他进社会可能不适应。我倒不是说有口音的老师就是好的,但是我觉得越接近社会、越接近实践越有竞争力,有这样的事例证明一下他的感受。

    2010-04-23 09:19:11

  • 中国网:

    这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学理念,比如用一年的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大家找到自己真的想从事的一个事业,这个是和其他大学很大的不同,我想除此之外西交利物浦大学肯定还有很多特色的地方。比如你们的管理体制怎么样,设立了什么课程?

    2010-04-23 09:19:17

  • 席酉民:

    我们独特性表现很多方面,一个是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有对大学的看法,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一个适应未来世界的看法,还包括组织架构其他的一些文化。我想还是从具体的事情来讲可能会更直接、更容易大家理解。比如,我们学生的学习在学校课堂教学的时间比国内的大学少,但是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学的少这是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课堂时数少国内的大学,但是我们的教法不一样,不是把国内的知识打碎,我们强调整体性、知识的整合、实践的结合、终身能力的训练。

    2010-04-23 09:19:26

  • 席酉民:

    我曾经招过一个从加拿大来的老师,他在中国另外一所职能大写教书,教同样的一门课,我就问他,你在中国教这门课要教多长时间?他说教两个学期。我说在加拿大教这堂课教多长时间?他说一个学期。我说在加拿大学习的东西多还是在中国教两个学期学生学的东西多,他告诉学生在加拿大一个学期学的东西要比中国两个学期学的东西多。我问差别在什么地方?他说差别在主动学习,教课的方法,包括教课的方式,大量的项目,大量的小组活动,课前的预习,课中间的挑战。

    2010-04-23 09:19:33

  • 席酉民:

    国内教室和国外教室不一样,都是围合式的那种小教室,老师很静心的在教书,做研究。你到我们学校教师的办公室,到了五六点钟,甚至周日你去看老师没有成天在国内跑,争项目,跑课题,这些不需要他们关注,他们需要关注的东西怎么样探索做好研究,怎么样和学生做好互动,怎么样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找办公室,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举一个例子,我们学生去年参加“全美数学建模比赛”,我们不像国内的部分的一流大学学校组织,几千个学生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我们是学生自治,数学俱乐部的学生自我组织,去年组织了11个队,全中国派了1700多个队参加全美数学建模比赛,我们的学生在全国名校里名列前几。

    2010-04-23 09:19:39

  • 席酉民:

    我当时想为什么?我们上课少,选的学生少,有的学生还不是数学专业的,他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结果,我说是不是侥幸,经过我们认真研究,不是。我们学生网络搜集知识,表达能力这些东西很强。今年我们的学生成绩刚出来,我们学生组织了17个队,今年是2300个队,包括剑桥、牛津,中国清华、北大都参加,我们学生的获奖率80%几,我们17个队5个队获一等奖,9个队获二等奖,三个队是三等奖,为什么?实际上你会看到同样的一门课,不同的教课方式,中国的学生勤奋,只要你方法对中国学生会有优异的表现。

    2010-04-23 09:19:48

  • 席酉民:

    我们今年第一届毕业生很多学生得到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像牛津、剑桥国际大学的认可。再一个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中两次数学精彩得奖。我们学生在英国参加IBM全球商业大赛也是前几名。一是中国优秀学生都很勤奋,二是发展这种中国学生照样可以学到很好。我们为了让学生做这个东西,我们还有其他的特点。特别是英国最大的特点,除了教课以外课后有大量的辅导,每个学生有一个导师,这个导师给学生指导,我们学生继承了英国的做法,我们同时发明创造。在我们学校每个学生有三个导师,一个是内部的导师,一个是外部导师,外部导师我们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政府的成功人士,在大学三年级开始每一个人有一个导师,他会让这个学生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包括到他们企业和机构去,给他们制定人生规划,他们有人生困惑可以让这些老师帮他们指导。

    2010-04-23 09:19:55

  • 席酉民:

    除了这些校园有独特的文化,学生进到我们的学校半年后会发生学生变了,变的成熟,变成大人了,很多家长都是这个反映,因为我们新学校谁是去选择?就是靠家长的口碑,靠学生的口碑,为什么变?这是大学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社区、一种文化。曾经有一个很老的大学校长,他讲过一句话:“大学像泡菜坛子,大学的文化像坛子里的汁,有什么样的汁就会酿成什么样的菜”。我们的学生就是这个汁,我们让学生迅速进入学校的文化,让他们半年就可以体会到这个学校跟中国的学校不一样,跟国际的学校不一样,靠什么?就是文化。

    2010-04-23 09:20:03

  • 席酉民:

    我们还有一个体系是新学生和老学生的一种学习计划,包括每一个国外学生都有一个中国学生当老师,这样使他很容易融入这种文化,减少成本和时间。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些具体的做法,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进去以后很快的能够受到文化的影响,变得很主动、变得很独立、创新、自由。但是我们告诉学生你不能光有自由,自由可能混乱,你必须尊重规则,这才是叫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每个人可以创新,但是必须有相处的规则,和谐社会也是一样,真正高级的和谐社会不是相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一种多样性的,和平有秩序的共处才会创造更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管理理念就是和谐管理。

    2010-04-23 09:20:10

  • 席酉民:

    我在1987年提出的和谐管理理念,我当时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和谐理论》,在我们学校管理理论上,我们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就是和谐管理,当然我们还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

    2010-04-23 09:20:15

  • 中国网:

    说到组织结构,我特别想请您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因为在今年的“两会”上,而且在《教育大纲》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去行政化”是我们所有很多民众,包括一些教育界的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可能现在日中国大学一个“去行政化”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特别想了解一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管理模式是怎么样的?

    2010-04-23 09:20:22

  • 席酉民:

    可以说西交利物浦大学本身就没有行政化,所以谈不上“去行政化”。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因为我在大学里也做过管理工作,也是教育部研究基地的负责人,我们专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行政化它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性。在这个时段,中国整个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行政化的社会,所谓计划经济就是需要最高层非常聪明的做出计划,带着执行计划就行,他是一元决策,不是多元决策。

    2010-04-23 09:20:30

  • 席酉民:

    市场机制是多元决策,我制造一个空间让每一个人做出自己的决策,所以市场经济一定不会是以行政化为主,是以能力为主。那些企业家都是必须靠市场竞争力来形成自己的发展,尽管他还在追求跟政府的关系,因为是政府控制资源。所以“去行政化”是一个有历史的背景。行政化表现很多方面,前段时间讨论很多,一个表现在有些大学按照省部级、厅局级来划分,这是一个“去行政化”。但是更重要的“去行政化”不是领导的级别,是渗透在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思想,包括行为习惯,文化的行政化层级的所在。这个层级来源是什么?来源是你的资源的配置方式。为什么要行政化?原因是行政化可以拿到资源,如果国家对教育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也好,通过一种透明的科学方法也好,这个行政的资源马上就减少了。哪来一个官员,我不见得要非常热情的去接待你,不一定要低声下气的求你,原因是你要给我资源。所以从行政化的根源上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和中国的行政化社会导致的。

    2010-04-23 09:20:37

  • 席酉民:

    为什么说我们学校没有行政化,因为我们不存在这种情况。但是他们很多“去行政化”提到一个概念,就是教授咨询,什么叫教授咨询?我们现在教授咨询就有。我们大学里有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都是教授咨询。但最后学校里说话,关键看说什么,实际上像学位的东西、学术的东西,一定是学术委员会说,关键是资源配置由谁来说。所以在国内的大学里面招一个处长,很多教授愿意去当处长,因为在我们那个地方,你招一个处长教授绝对不会愿意去当处长,因为他拿的钱也少,它是服务机构,它没有权利,国内大学因为掌握的资源配置少。

    2010-04-23 09:20:43

  • 席酉民:

    这方面说起来有一个很深的理论,教授咨询,为什么教授咨询?教授的知识本身就是大学的股东之一,而不仅仅资源是股东,所以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教授是大学股东之一,所以他应该参与大学的决策。大学的决策一定有行政决策、学术决策。教授们擅长于学术决策,但教授治学怎么样让行政决策互相配合。比如有些人反对教授治学,教授更不会分钱,教授不要处理那么多复杂的行政事物,没错,教授治学和行政治学只要一个匹配。在我们学校教授治学实际上叫学术自治相对独立。比如我们也有学术委员会,是学习和交流的一个委员会,有学术处罚委员会等等,还有学生和老师联合委员会,这个联合委员会就是学生有意见和老师沟通。我是行政权利,这个权利比如说做了一个决策,对某个学生做出某种处罚,或者某个教授做出某种惩罚,根据他们的委员会做出的,我没有权利干预。但是我们学校的章程里明确规定,如果这种委员会做出处罚以后,学生和老师有权去投诉他,投诉他我能做什么事儿?只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这个决定是不是事实。第二这个决定是不是符合程序,如果符合事实,符合程序,坚持教授们作出的决定。

    2010-04-23 09:20:49

  • 席酉民:

    行政管理管什么?管合法性,不是管教授决策权,因为教授有权决策。原因什么?他懂,有可能你不懂。包括“去行政化”必须有一套体系的保证。从目前来讲,一是资源配置的体制,二是教授治学自治的权利关系,实际上叫治理结构。三是必须考虑学生跟学校的关系,学生是学校的客户,全力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和老师互动,这些东西在我们现行教育体制里面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都需要我们去改进。

    2010-04-23 09:20:54

  • 中国网:

    听了您的介绍,您刚才介绍的这一套学术决策和行政决策,感觉是一个执行体系和一个监督体系这样的一种关系。

    2010-04-23 09:21:01

  • 席酉民:

    可以这样说,我们学校的治理体系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体系;第二部分教授学术自治;第三部分以学生自治学校引导学生的管理体系;第四部分是专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领导这一块,比如我们这个学校是董事会领导,董事会管什么?董事会除了管投资,拿钱,掌握资源,办学大的思路和大的方向讲一讲就完了,日常都是我们学校领导团队来做。但是董事会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比如我们要提出学校的发展战略,比如我们学校的定位,研究导向的定位。

    2010-04-23 09:21:09

  • 席酉民:

    怎么来研究导向?从一个全球的国际合作大学来讲,都是以盈利为目标。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包括美国波斯顿有一个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他研究全世界150所国际合作大学,都是以盈利为目标,就西交利物浦大学现在是以研究导向为主的。当我们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为什么要做决策,我们一定要有教授支持。教授说你要是一个教学型大学教授就不来了,你必须是研究导向,我们既然是研究导向,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家长喜欢,股东我能不能找到钱来支持。领导阶层必须听取教授的声音,这就是教授参与领导。一旦这个事情定了,落实这个战略的时候,董事会、股东会把这个事情决定了,执行层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一定学术自治、学生自治,学校领导管理和基础平台的支持就变成一种服务。

    2010-04-23 09:21:17

  • 席酉民:

    我们的学校组织结构不是层级结构,我们的平台是因为我们要支持两个自治实体,一个是科学自治的;一个是学生自治的,在一个领导体系下,在服务平台上互动、创新、学习,使得从这走出来的人是在真正好的科学家和教授教出来的有能力的、有世界视野的、有责任感的学生。我们希望我们学生出来以后应该是世界公民,包括素养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都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这几个体系怎么有效运转,这是我们构成的一个治理体系,把学术领导、学生自治和学校引导服务以及专业化支持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个体系要保证它有效运转。

    2010-04-23 09:21:23

  • 中国网:

    您觉得这个体系是不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能够现以非盈利性的研究导向的目标之一,是不是它的一个保障?

    2010-04-23 09:21:30

  • 席酉民:

    我觉得不是。这个治理结构是保证一个学校基本运转,我们探索了这样一套形势,这套形式让我们在资源有效保证的情况下,学校能够有效的运转。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要办成研究导向的大学,按照国际合作来讲,两个合作者,西交利物浦和英国大学不可能有太多的资源投入,早期投入以后不可能有太多的资源。研究导向我们又是以理工管起步,大量的实验室投入,大量的研究投入,没有保障这个研究导向是根本无法做下去。我们很幸运是我们当时进到苏州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就有上千家国际合作企业,上百家世界500强,长三角又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地的政府通过在新加坡各种地方学习,是一种服务型的政府,所以他们眼光看透了未来中国要变成世界强国,必须在研发上加强,必须也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有创新,所以他们要在工业园区里面为了寻求对未来工业园区更持久的发展,引进研究机构,引进高水平的大学。我们学校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引进的,所以当地政府在校园建设上、土地上、实验室上、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进上,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持,我们决不可能定位成研究导向。

    2010-04-23 09:21:37

  • 席酉民:

    所以不管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美国大学研究机构,还有俄罗斯科技部、教育部部长到我们西交利物浦大学来访问,我跟他们说,我们通过国际合作大学要办成研究导向,他说不可能,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走出来了。我跟他们分析,我们两所学校不拿走学校一分钱的利润,并且全力探索这样的一个办学,我们有一支团队,在中国土地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对中国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做出自己的影响,我们有当地的政府对我们积极的支持,有当地的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生态。这几个因素碰在一起成就了这样一所研究导向的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如果没有这些因素,我们这个定位就很难实现了,当然这个定位真正能够实施,需要靠我刚才讲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

    2010-04-23 09:21:45

  • 中国网:

    席校长,我了解到,您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希望西交利物浦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只麻雀,这句话怎么理解?

    2010-04-23 09:21:52

  • 席酉民:

    因为我是长期参与很多关于大学改革的讨论,我发现在大学改革面临的问题里面有两类,或者是更多的问题,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体制问题;一类是管理问题。我们到了一些大学里面,他们每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这个地方做的不好,应该改进的时候,他们说体制的问题。所以以体制,甚至文化为借口,回避自己解决很多管理问题。我承认,特别我是做管理研究,我知道体制是决定性的,体制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即使在现有力量体制存在着种种问题的情况下,许多管理问题依然可以解决。我们不能以体制为体制为借口和文化为借口,而拒绝解决自己很多管理问题。

    2010-04-23 09:22:03

  • 席酉民:

    当说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时候,我在国内一些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西交利物浦大学,他们说你们做得很不错,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向你学。我告诉他们,从体制上有些你是不好学的。比如我们是国际合作,比如我们办学的自主权非常强,这个你很难学。但是你认真的思考一下,国内大学的自主权还小吗?从教育部、国家拿钱下来以后,在学校内部也有很强的自主权。但是有很多的管理惯性、文化的惯性相互制约,里面有很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调整,没有一个人去关注不可以成立这个部门,不可以合并那个部门。其实完全可以合并这些部门,可以改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方式,这是你的权利,你可以做。因为我是做管理研究,我知道全球90%以上的大学,现在是采取的组织架构,都是传统的层级结构。我们在组织架构上可以积极探索,

    2010-04-23 09:22:11

  • 席酉民:

    比如党委、学校、校长、副校长、处、科一直下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层级的官僚体系,这个官僚体系有效吗?非常有效。它对哪些组织有效?对生产制造企业有效,对环境比较稳定,什么事情都可以讲清楚的组织有效,它实际上是科学管理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它不太适合以脑力劳动为主力,知识工作为主的学校。知识工作者像我们两个坐在对面,当我讲这个事儿,你虽然在笑,但是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支持我的笑,还是嘲笑,你没有办法判断。知识工作也是一样,校长你站在他的背后,你知道每一个教授坐在电脑前面他在思考什么,他在思考昨天跟别人吵架了,还是思考你的科研问题,你是无法判断的。所以知识工作者我们需要一个符合知识工作者的一个平台,就是创造环境,让知识工作者学术自治,让他们自由探索。

    2010-04-23 09:22:17

  • 席酉民:

    在英国有一句谚语,放一群野猫,把这些野猫都放出去,它们都知道该怎么活,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让它知道回家的路。这就是学校为什么,我一进到学校里面我就讲我们的愿景是什么,现在想朝哪走,就要研究导向,独具特色。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办成这样的大学,我们怎么办讲清楚,然后下来服务平台让每一个人在这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想做研究学习可以互相碰撞、互相学习,这个时候你们要做的是服务,每个人发挥他的创造性、自主性,然后他知道回家的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组织架构就要做到这个层次,这个层次一定是很多的层级。一个教授到一个部门办事,很难办,要花很大的代价,教授哪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件事情,要非常简单,专业化服务,让教授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邮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决。所以在我们学校我们很少电话,基本上都发邮件,不见面很多事儿都办,也很少在楼道里看到大家跑来跑去,大家都在忙自己该忙的事儿,这就是一种适合知识性的组织结构。

    2010-04-23 09:22:25

  • 席酉民:

    在我们学校组织结构是什么?就像一个蜂窝状,没有层级,只有一个网状结构,每个人处在网络节点上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只要你把这个角色和作用做到就可以。这个网是对所有人提供一个成就事业的平台,所以在我们学校核心理念是什么?每一个人我们希望在这能够有一个快乐的生活、成功的人生。这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际上是很难的过程,为了实现我们这样一套理念和思想,我们在管理技术上,用和谐管理作为一个理念和哲学,我们在管理技术上推行了五种办法,这五种办法是我们需要懂的,“MBR2”实际上是五种技术的一个组合。为了实现这五种办法,我们在行为规范上用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在文化上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诉求。这些学生知道不知道,老师知道不知道,我们需要通过了解这些东西。

    2010-04-23 09:22:30

  • 席酉民:

    英国的认证体系的人到我们学校来,我给他介绍以后,他们说了一句话“我们可以从你这儿学到很多的东西”,但是他还有点疑惑,他说是不是学生是这样,他们的认证依国际的认证是什么认证,到学校来不听你怎么讲,他们随机在食堂里找学生,缺一个学生他都不开始。有一次他等了一个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问学生是不是这样,你们是不是这样做。这些东西有了以后,他就相信了,他说你们经过了文化、行为规范、管理技术、哲学和理念,这个学校这套文化已经初步形成,所以你才表现出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从组织架构,改变组织架构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从官僚体系怎么改变成扁平式的网状结构,背后还需要一系列的支持,才能形成这样一种良好运行的文化。

    2010-04-23 09:22:36

  • 中国网:

    席校长您刚才也提到,今年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毕业了,回首西交利物浦大学这几年走过的这一条探索之路,作为现在的执行校长,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010-04-23 09:22:41

  • 席酉民:

    我最大的感受是即使很难,即使在中国大家都认为有各种各样的不合理,各种各样处在变动的中国文化环境下,我们依然可以按照我们的理想,去做一些大家都认为很难,甚至难以实现的事情,我们依然可以做到。简单来讲,比如说一开始建这个学校,很多人都观望,包括第一届学生和第二届学生进来的时候肯定是没有办法才进来,我们很庆幸的看到现在的家长小孩,不管考多少我就认定了,就是这个学校因为这个学校不仅仅是给你两个文凭,一个中国文凭、一个世界文凭,更重要的是它给你的孩子健康成长一生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做人、能力、知识,这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所强调的。

    2010-04-23 09:22:48

  • 席酉民:

    第二,我们很荣幸地看到,很多老师过去是短期在这,挣笔钱就走了。现在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接任三年,现在中国政府很多国际上面其他的政府有一个协议,你在这工作三年,如果三年可以给你减税、免税,如果你是教育科研,但是超过三年,前三年的税还要补回来,以后不减税、不免税。即使这样,我发现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愿意继续留下来,他们认为我们是在进行一个尝试,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探索,这是我很庆幸的看到。从学生、从老师,从家长我们也看到,我们不仅仅在学校里关注学生,而且我们出去,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召集当地的家长开一个会,了解家长对我们学校希望的是什么,我们在探索,我们希望不断的改进。因为全社会的资源,家长也是我们很重要的资源,他怎么看我们的学校,他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也得到了肯定,社会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学生的肯定、我们队伍的肯定、世界同行的肯定。

    2010-04-23 09:22:56

  • 席酉民:

    前段时间我们有一个大学论坛,来自澳洲、美洲、英国、欧洲的校长,我做了一个报告,谈谈我们学校的理念和策划,他们很认同。我去年在国庆节期间在哈佛有一个论坛,谈大学的国际化,谈我们的实验和探索,他们很认同。这四年一个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良好的结果,一个是给我们一个更大的信心,就是即使我们遇到可能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但只要你下决心去做,你照样可以做一个不错的东西出来。这也是我们希望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只要你进入这个学校你就会喜欢它,你喜欢它,就可能成就你,甚至成就你一生。前几天我碰到几个学生,我问他进来以后怎么样?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说很好,特别是他们跟他们的同学到了其他名校的学生,到了假期一碰撞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充满自信,他们会发现我们的优点确实表现在很多方面,这就是我看到的。

    2010-04-23 09:23:04

  • 中国网:

    现在您看到的您对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010-04-23 09:23:10

  • 席酉民:

    当然充满了信心。我是从一个公立大学当校领导,甚至我也有机会到国内很有名的大学工作,但是我没有去,放弃了这样的位置,来到了国际合作大学,一般人来讲很难想象,没有任何一个级别,而是通过市场选拔机制选的一个校长而已。但我觉得这个平台是一个国际资源整合的舞台,它可以在中国甚至世界上制造一个非常独特的学校,而这个学校可能更容易适合未来需求,更容易满足未来的这样一个趋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一张白纸,我们没有惯性,第一步已经有了,我们希望应该是更有信心。

    2010-04-23 09:23:19

  • 中国网:

    非常感谢席校长作客我们中国访谈,我想您的这个愿望就是在中国土地上培养出一所国际认可的世界型的大学。这应该也是很多中国民众或者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共同愿望,也希望您的这个愿望能够美梦成真。

    2010-04-23 09:23:27

  • 席酉民:

    谢谢,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真,但是只有成真这样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这所学校的探索能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甚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影响,这才是我们更大的理想。

    2010-04-23 09:24:00

  • 中国网:

    好,今天非常感谢席校长的到来,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2010-04-23 09:24:35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whmr/2010-04-10-xym.wmv

图片大图:

  •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杨佳

  • 席酉民校长在访谈中与主持人进行交流

    中国网 杨佳

  •  

    如何整合世界资源,利用世界市场发展,大学的国际化应该主动掌握形势。

    中国网 杨佳

  • 把国际教育理念的优点和东西方的优点结合起来办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中国网 杨佳

  • 大学像泡菜坛子,大学的文化像坛子里的汁,有什么样的汁就会酿成什么样的菜。

    中国网 杨佳

  • 我们强调整体性,知识的整合,强调实践的结合和终身能力的训练。

    中国网 杨佳

  • 这个平台有国际资源,它可以制造一个非常独特的学校。我很有信心。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