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将西安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时代国际大都会

发布时间:2018-03-17 17:25: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灵萱  |  责任编辑:蔡彬
分享到:
20K
Loading...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摄

中国网3月17日讯(记者 孙灵萱)“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十月时,华清士马相驰;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古长安今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历史悠久,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正值2018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陕西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就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也是十九大后批复的首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上官吉庆表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即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一是建设西部经济中心。上官吉庆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经济总量要进入万亿级。西安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把总量做大,做大总量必须确保质量和效益。他强调要紧紧抓住产业这个城市发展的“命脉”,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等4个万亿级大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真正让西安这个“龙头”扬起来。他强调,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绝不要带污染的GDP,确保实现永续发展。

二是建设丝路科创中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西安科教资源富集,科创实力雄厚。西安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建设,实施“创新能力倍增计划”,健全以科技大市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交流、孵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丝路科创中心。

三是建设对外交往中心。利用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已有平台,积极谋划国家级国际交往新平台,不断加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打造国家重要的对外展示形象城市和对外交往门户城市。

四是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民民心的共通交流,加快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展示平台,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艺术节等文化盛会,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华夏文明的典范。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西安要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向世界讲好西安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五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国际陆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平台功能,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投融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物流便利化、监管服务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制度高地。

六是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安国家门户机场,完善国际铁路港和国际公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客流网和空中物流网,持续推进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西安“米”字形国家高铁网和高速公路网,打造国际物流中转枢纽,进入全球主要交通枢纽城市行列。

“组合拳”全面出击 打赢蓝天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特别提到了历史上的西安拥有‘八水绕长安’的壮丽景观,他希望我们通过努力恢复唐代长安(今日西安)一流的生态环境,总书记的期望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和责任。”上官吉庆说,“西安目前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关键是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3年西安在全国率先提出治污减霾,这几年的努力见到了成效,到2017年,PM2.5等污染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是,这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雾霾可防可治’的坚定信念,坚决扎实地打赢蓝天保卫战。”

上官吉庆强调,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需要打好“组合拳”: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和增绿。在减煤方面,要调整能源结构,对散煤进行削减,治理散乱污企业;在控车方面,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淘汰了所有黄标车,持续加大对冒黑烟车治理力度,并探索机动车冬防期常态化限行措施,今年将会把所有的公交车更换为电动公交车和燃气公交车;在抑尘方面,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措施;在治源方面,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测数据,接受公众监督,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在禁燃方面,进一步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加强城乡生物质燃烧监管,特别是对城乡垃圾、秸秆焚烧行为要依法严管;在增绿方面,深入开展“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见缝插绿、立体增绿,不断扩大环境容量。

谈及对新时代大西安的期待时,上官吉庆满含希望地说:“希望西安能够重振历史上的荣光,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都会,真正成为一座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国家中心城市,成为一个实现永续发展的好地方。”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