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四度”工作法为城乡居民撑起养老“保护伞”

发布时间:2023-03-16 09:32: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姚宇琛
分享到:
20K

“国家政策好哇,我一年也能领到4185块钱的养老保险金啦”家住嵩明县小街镇的肖保坤高兴地说。近年来,嵩明县人社局围绕“惠民生、优服务、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积极落实困难群体代缴、政策宣传和多样化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为城乡居民撑起养老“保护伞”。

兜底保障“拓深度”,让养老金紧紧“攥”在困难人员手中。嵩明县人社局始终把城乡困难人员的代缴工作作为底线任务,主动加强与残联、民政、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动态掌握重残、低保、特困等人员数据,逐一核实、精准帮扶,细化工作台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在做好困难人员代缴业务经办的基础上,我们还持续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沟通,实时对接,及时疏堵通淤,确保代缴工作有序落地,养老金及时发到困难人员手中。”县城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对符合代缴条件的1843名重度残疾人实行代缴,代缴资金36.8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1068名低保对象实行代缴,代缴资金10.68万元;为符合代缴条件的30名特困人员实行代缴,代缴资金0.3万元。

政策宣传“延广度”,让养老保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小广场、大喇叭、QQ群、微信公众号及网络媒体平台等宣传媒介,采取召开群众会、上街设点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形成“政策天天讲、标语处处挂、资料户户有、干部村村走、政策人人懂”的宣传氛围,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在宣传过程中,人社干部创新开展“土话讲政策”宣传模式,将年满60周岁人员补缴政策、老农保衔接并轨政策等文字完全改成“土话”,还把政策规定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有问有答、简洁清晰,既讲明政策,又回应缴费人的疑问,让群众在“拉家常”的氛围中听得清、学得懂,提高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7.46万人,完成市级下达17.34万人参保目标任务的100.69%。全县在册领取养老金46669人,月发放养老金8260.12万元,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9914.18万元。

暖心服务“提高度”,让群众“安心”更“暖心”。“手把手”帮教。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模式,手把手将应用手机APP查询个人权益信息、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的方法教会参保群众。“点对点”走访。针对长期卧床﹑空巢﹑高龄﹑残疾﹑失能等行动不便特殊群体主动上门开展“适老化”关爱活动。走进社区、村组及参保人家庭服务26次300多户,共发放宣传资料57000余份,为群众提供养老待遇资格确认、政策咨询等服务6200多人次。“实打实”改革。自2022年4月起,新增或变更银行账户领取待遇人员,原则上使用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领取。经多次与金融代理机构沟通协商,实现新增和变更社保卡发放待遇人员6549人,新增人员社保卡发放率达99.89%。自2022年7月起,对照上级政策,将嵩明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为为每人每月133元,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

监督管理“强力度”,向风险漏洞精准“亮剑”。进一步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及业务经办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基金安全和规范管理。组织局内部人员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长城。加强部门协调,与民政、卫健、法院、公安、司法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交换更新数据6463条,及时发现和掌握丧失领取养老待遇人员信息线索,有效预防违规领取养老待遇情况发生。充分发动村组干部、网格员做好日常监督,对常住本地或有联系信息的参保群众,按月报送人员增减信息,对“失联”人员及超过6个月未进行待遇资格确认的暂停发放待遇。通过“内部控制+外部防范”、“干部教育+群众监督”相结合方式,为社保基金监管凝聚强大合力。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通讯员 张兆如)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