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为顺应南京师范大学时期实践活动的号召,响应深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我们暑假党史学习教育小队“东进序曲,决战淮海”前往红色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调研活动。
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18-1号。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代表团由重庆迁抵南京,进驻梅园新村,与国民政府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谈判斗争,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争取朋友,教育人民,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作出重要贡献。
在进入场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列于厅正中央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浮雕上刻着代表团领导及其成员和部分成员的雕像。我们团队在此合影(出境的为朱晓丽、李博朗、严轶),以示纪念,并开始了正式的党史学习活动: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当时谈判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我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国民党统治集团则试图继续维持其一党专政的专制体制。战后的国际格局及美苏的对华政策,也要求中国各党派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
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关键时刻,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的和平呼声,电邀毛主席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按照部署,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转赴南京,继续同国民政府代表进行和平谈判。
左起,董必武、李维汉、邓颖超、周恩来在梅园新村合影
在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同时,周恩来率代表团由重庆迁抵南京,进驻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国共双方在美国政府代表的调停下,在南京围绕中原战事、东北休战、黄河归故等问题进行多次重要谈判,史称国共南京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代表团尊重美方代表、“第三方面”人士的调解努力,与他们真诚相待,在他们有原则错误时,则坦诚相见,说理批评。针对美方,指出其既居中调停又援助偏袒蒋介石的两面性;对“第三方面”人士则帮助其克服动摇性。最终,在事实面前,美方代表不得不宣布调停失败,绝大多数“第三方面”人士也认清了国民党“真内战,假和平”的本质。
国民政府坚持独裁政策,不顾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一手关闭了和谈之门,国共和谈最终破裂,代表团被迫撤返延安。但这场谈判斗争,为最终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和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国民政府失败的祸根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种下。不仅是由于它的独裁政策,更是在于它忽视民心,缺乏群众基础。军事战略的失误,经济金融政策的失败,党内矛盾冲突的加剧,都推动了国民政府的陷落。而我们能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如今都仍处执政党的地位,自是民心所向。即使到了较为和平的现在,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团结自律、不畏艰险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办事处原址和一些梅园新村民国时期建筑群。其中的内设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可惜很多二楼都没有开放,未能窥知一二。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很严峻的,很多革命先辈只能共住一屋,且房屋狭小。先烈们勇于担当、团结自律、不畏艰险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的。自此,本次梅园新村党史参观圆满结束。
有的人说:死亡并不是结束的标志,被遗忘才是。人们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但只要他们的记忆仍然存在于别人的心中,他们就会继续存在。死亡只是我们肉体的终结,而遗忘则是我们精神和灵魂的真正消亡。革命烈士用自己的血肉换得未来的一线生机,他们那份热烈的爱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尽管当下的世道还算安逸,那些铭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血性和教训,也不该被忘却,被抛弃。生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更应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了我们的未来不懈奋斗。除此以外,我们应当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转化为意志顽强的工作作风,将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化为源源不绝的工作动力,用实际行动去响应革命家的号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寻访梅园新村纪念馆,揭开了我们党史学习教育的序幕。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历程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还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知识和精神。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宣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
作者:徐心怡 东进序曲,决战淮海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