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参事馆员看两会 | 林毅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

文章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1-03-10 07:39:03 作者:林毅夫 责任编辑:刘峻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社会传递了强烈的发展信心。报告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一、必然性

从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当今世界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我国出口受外部需求下降的影响,需要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从长远看,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2006年,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5.4%,2019年,占GDP的比重降至17.4%。

国内循环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从发展规律和国际经验看,现代制造业规模经济大,越大的经济体,国内市场规模越大,国内消化产出产品的能力越强,国内生产总值越多地依靠国内循环。2006年,我国人均GDP为2099美元,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3%,到2019年,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6.4%。随着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出口占GDP的比重随之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由2006年的41.8%提高到2019年的53.9%,服务业中绝大多数不可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随着经济体量增大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经济发展决定于国内经济循环的特征将日益明显。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规律在当前阶段的体现,是必然的战略抉择。

二、国际循环跟过去一样重要

我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必须充分利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产品不仅要在国内市场流通,也应该进入国际市场,才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加快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6.4%。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我国在很多产业还不具备比较优势。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有的比较优势也会不断消失。应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上比我国生产成本低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产品。除少数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又可能被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对于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能进口的就要多进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首先,利用结构性改革,挖掘发展潜力,拉长长板,补足短板。要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加经济体量和服务业占比,从而降低出口比重,提升国内循环比重。从经济学视角看,提高收入水平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两大优势。传统产业方面,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1万美元,与美国6.5万美元、德国4.7万美元、日本4.1万美元相比,我国的收入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背后是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即一国的产业、技术的平均水平。面对上述差距,传统产业作为成熟产业,意味着我国在追赶上还有相当大的后来者优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19.2%,相当于日本在1953年、新加坡在1970年、韩国在1980年和美国收入水平的比例。利用这种后来者优势,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分别实现了20年每年9.3%、8.4%和8.4%的增长。这意味着,到2030年,我国从后来者优势来说还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另一大优势是,现在正逢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我国拥有前述东亚经济体在追赶阶段所没有的新经济革命的换道超车优势,在很多方面有条件和发达国家齐头并进。新经济中有的涉及软件,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有的涉及硬件,比如大疆的无人机、华为的手机。这些产业的研发周期短,投入以人力资本为主。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本多,具有最大的应用场景,也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产业部门和最好的供应链。

第二,深化改革,打通国内循环中的一些堵点。在金融市场方面,继续完善现有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发展能为农户、中小微企业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补上金融结构的短板。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利于人才流动。在土地市场方面,要落实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政策,增加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房用地的供给。在产权方面,要落实“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民营企业在市场上不受因为产权安排的不同而形成的准入或运营方面的障碍。

第三,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产业外,应扩大开放以更充分地利用国际资源。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降低关税,缩小外国投资的负面清单,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成功的政策要向全国推行。在国际上,更积极地推动世贸组织的改革,参加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协定。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两会要闻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