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代表两会谈: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立法要补足短板、关注重点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1-03-11 08:53:58 作者:董小迪 责任编辑:张艳玲 魏婧

编者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网推出《新格局 新愿景——代表两会谈》系列稿件,多位人大代表将汇聚思想,贡献智识,共同为“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网3月11日讯(记者 董小迪)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如何通过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予以应对?在疫情尚未消弭的当下,公共卫生领域立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今年我国在该领域立法方面将有何部署?

需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不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从实践出发,为法律完善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采访对象供图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就是其中的一员,疫情的突然暴发让他意识到,我国在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发热门诊建设、重大疫情信息化支撑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对此,陈鑫提出了建设从社区到三甲医院的标准化发热门诊,强化信息共享,适当储备医疗物资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建议,并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答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队赶赴武汉。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他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疫方案的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采访对象供图

在张伯礼看来,公共卫生关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他认为,我国应创建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使其能满足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和物资保障需求,并在相关应急预案中增加中医药内容。

结合自身经历,张伯礼指出,新发传染病往往都没有疫苗、特效药,但是中药可以辨证论治,拿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他提出鼓励医务人员掌握中医药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药品种进行国家储备及统一调配等多条建议,并得到采纳。

公共卫生领域立法还需关注这些问题

“过去一年,我国的发热门诊建设、疫情信息化共享、医疗机构实验室构建及检测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各个省市、区县,甚至乡镇,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立法还未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陈鑫表示。

他认为,下一步,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工作还应考虑如何将抗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定和做法予以固化,通过立法明确责任主体、防止推诿扯皮,如何做好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配合等问题。

“此外,生物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疫苗研发与疫苗安全、完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安全的防疫信息网络和‘平战结合’的防控体系等也是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张伯礼说。

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完成修订动物防疫法等6项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任务,推动依法做好公布疫情信息、调配应急物资等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今年将完成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11项任务

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10个月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3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8件,对1个决定和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此外还有23件法律案正在审议。

栗战书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谋划人大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根据工作部署,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积极推进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立法,继续实施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在年底前完成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执业医师法等11项任务,并对中医药法等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两会要闻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