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松”,塞罕坝的开始

发布时间: 2017-09-22 10:30:50 | 来源: 人民画报 | 作者: 杨云倩 | 责任编辑: 赵娜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东北方向的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一棵树龄逾200岁的落叶松兀自挺立。这棵松树20多米高,树干用红布围了起来,塞罕坝人称它为“功勋树”。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是当时塞罕坝所有人遵循的拓荒思想。

而这批人,被称为「林一代」。

盛夏时节,驱车塞罕坝,空气沁人心脾。四下望去的绿色,让人难以想象5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

1961年11月,在冰天雪地的坝上,一队人策马而行,为首的是受命解决沙漠南侵、为林场选址的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就在苦寻三天都毫无斩获之际,塞罕坝东北方向出现的一棵落叶松,加上在亮兵台、石庙子等地发现被火烧过的树根,经反复论证,落叶松,可以在当地成活。

“林一代”,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塞罕坝,位于河北、内蒙古交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北京直线距离不到180公里,年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平均海拔1500米,干旱少雨,土地沙化严重。同时,塞罕坝横亘在内蒙古高原南缘,掠过高原的寒流在此停留,加剧了严寒和大风。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干旱……塞罕坝集多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从塞罕坝三道河口林场镇沙亭的望火楼向北望,浑善达克沙地与塞罕坝只隔着一条吐力根河。上世纪50年代,沙尘天气频袭北京,主要来源就是浑善达克。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1962年,国家发出27字号召,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人建设队伍进驻塞罕坝。其中,127名是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的大中专学生。

时年9月,22岁的赵振宇、19岁的白文娟和承德农专另外51名农学、林学、蚕桑、果树等专业同学一起,坐在解放牌大卡车里,从承德到围场县城,再到塞罕坝,颠簸了整整两天,眼看着风景逐渐荒芜。

来到塞罕坝的人,都是为了干一番事业,但几乎马上被“浇了一盆冷水”。

一下涌来这么多人,住成了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问题。改造仓库、搭马架子、搭窝棚……赵振宇对电视剧《戈壁母亲》中住地窨子的情景感同身受。“地里打个洞,边上铺点草,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用石头和莜麦秸搭墙和房顶,大概20米长、5米宽、2米深,里面住二三十个男生,晚上想要出去就得从一个个人身上迈过去。”而女生人少,则到附近生产队跟当地村民一起睡大通铺。

坝上农作物稀少,只能生长莜麦和土豆,副食极其缺乏。大雪封山后,更是“与世隔绝”,还有难以想象的寒冷。最冷的时候,出门得戴皮帽子,一口唾沫马上就能冻成冰,盖的被子像铁板一样坚硬,取暖的方法就是把烤热的大石头放进被窝。

赵振宇依然记得1963年一次赶牛的经历。当天下大雪,积雪几乎到了身高一米八的赵振宇胸口。赵振宇不敢睡觉,怕冻死,饿了就吃雪,还要随时提防狼。塞罕坝机械林场下辖阴河、三道河口、大唤起、千层板、北曼甸、第三乡6个分场,各个分场都相隔很远。从千层板林场到第三乡林场距离43公里,赵振宇牵着牛走了22个小时……“如果不牵着牛就快多了,但牛是公家的财产,不能扔。”赵振宇今年已经77岁,他从赶牛车、种地、伐木工,干到护林员、营林员、营林区主任、分场场长、总场副场长,几乎可以说是林场的工种一个没少。

1962年的那批建设者中,还有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1964年,他把爱人和5个孩子也带到林场,把家从承德彻底搬到坝上;当时林业部的工程师张启恩,一家离开北京,成为塞罕坝第一代技术人员;6位高中毕业女生,受当时青年榜样邢燕子、侯隽的感召,放弃考大学,到塞罕坝造林,成为当时著名的“六女上坝”……

“那时候,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好塞罕坝。”赵振宇回忆道。“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是当时塞罕坝所有人遵循的拓荒思想。

这批人,被称为“林一代”。

林子“起来了”

生活条件艰苦可以凭着一腔热血去克服,但更困难的还是缺乏在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之后,虽有5台苏联产的大型拖拉机、植树机,1000台(件)造林机械和工具,还有从东北运来的苗木,但两年之后,落叶松成活率仍不足8%。

直到马蹄坑会战,“林一代”终于看到了希望。

首先是发现外地苗木不适应当地气候,于是林场人摸索出了“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的优质苗木;很快又发现同样“水土不服”的是苏联造林机——“机器的设计适合平地,但塞罕坝地形不平坦,机器不适应,造成苗木成活率低。”于是,林场人立即改进苏联造林机。

找到问题就放手干!1964年4月20日,在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下,120名职工在千层板林场一处三面环山的地方,顶着零下2摄氏度的寒冷,3天时间种植516亩落叶松,这就是“马蹄坑会战”。

马蹄坑的栽植密度经过精心测算,种下的树苗都进行人工校正……20天后,幼苗开始放叶,成活率超过90%。摸清方法之后,塞罕坝开始大会战,不仅从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还发动周边农民、学生共同造林。即使在“文革”期间,塞罕坝也是“抓革命、促生产”,从未停止过造林工作。

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超额完成了国家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确定的20年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如今,112万亩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不仅阻挡了风沙肆虐,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取得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是工作,也是生活

“正是几代塞罕坝人的无怨无悔,才有了今天百万亩林海,这是塞罕坝人最伟大的地方。”原林场工会主席刘育红说。

在赵振宇25岁的外孙女、第三代务林人王崇记忆中,第一次看见外公流泪,是2014年4月28日,全家人收看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发布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塞罕坝机械林场集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的时候。“姥爷说:‘不夸张’‘值得’。”王崇说,那时她才知道,第一代务林人造林有多苦。

77岁的刘育红回想当年,笑称自己是被“骗来的”。爱人王太奇是当年白城林业机械学校被分配到塞罕坝的第一代务林人。那时,刘育红是城里烫了发的时髦姑娘,千里迢迢带着1岁半的儿子从吉林白城调来塞罕坝。到承德时,有人告诉她:“塞罕坝那地方不能去,特别冷!”

等她到了发现果然如此,“白毛风”一刮一整天,昏天暗地。“他(王太奇)那时候总说塞罕坝好,谁知道比东北老家还冷。”刘育红动过心思要走,但随着时间推移,对塞罕坝感情也就越来越深了。

王太奇今年76岁,他说:“那时都不敢想,现在能住上楼房。”第一批来坝上的很多人都已过世,平均年龄只有55岁,还在世的也大多患有心脑血管或关节病症。300多名“林一代”坚持工作了十多年,直到1976年,塞罕坝才开始大规模招人。

而愧对孩子,是“林一代”的集体遗憾。

艰苦的工作让“林一代”人无暇、也没有条件顾及家庭。塞罕坝条件艰苦,留不住好老师。刘育红曾是塞罕坝林场子弟学校的党委书记,“在1983年以前,这些子弟没有一个大学生。”

上世纪80年代,林场缺人,大批林场子弟转工,成为“林二代”,继续守护着这片林子。如今,很多林场子弟自发回到了塞罕坝,也有很多外面的人主动来到塞罕坝,“林三代”们继续为塞罕坝发挥所长。

“我们塞罕坝55年没有火灾,厉害吧?”刘育红说,这是因为在塞罕坝,每个人都把林子当孩子,把守护塞罕坝融入了生活的一点一滴。“我们这辈人虽然受苦受累,但只要塞罕坝发展起来了,后辈能享福,也就行了。艰苦的时候过去了,子孙后代就继续建设塞罕坝吧。”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塞罕坝机械林场提供)

1   2   3   4   5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