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实现短轨通 年底运营通车 跨7条地铁线将成“金丝带”[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6-22 13:47:4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佟静  |  责任编辑: 佟静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今日实现短轨通,比计划工期提前了21天,此意味着14号线全线贯通实现重要一步,预期将于今年底完成运营通车。

中国网讯 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今日实现短轨通,比计划工期提前了21天,此意味着14号线全线贯通实现重要一步,预期将于今年底完成运营通车。其中,长34公里的中段区域涉及7个换乘站,与既有的7、6、1、10、5及4号线相交,使得14号地铁线成为北京轨道交通网络中当仁不让的“金丝带”。记者在十里河站见证了中段线路最后一段短轨的铺设,随着起重机的落下,仪式般的成就感洋溢在每一个工人脸上。然而庆祝是短暂的,稍作喘息的他们立刻开始了焊接工作,直到所有25米一截的短轨全部实现焊接、打磨,才可实现长轨通,也就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贯通。 “中国速度”打造世界先进减振工艺

规划图显示,地铁14号线全线如反“L”形,从东北方向的善各庄、来广营一路向南到达北京工业大学,再向西经过十里河、蒲黄榆、北京南站等地,最终到达丰台区张郭庄。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建了14号线中段轨道工程西铁营至大望路站共31.74km,其中减震道床25.646km均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钢弹簧浮置板减震降噪施工工艺,占铺轨总长的81%,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项目经理李伟表示,“这样高的比例将极大地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噪声和振动”。除减震道床的难点外,5个铺轨基础、1个散铺基地的13个作业面,也创造了北京市地铁建设最多作业面记录。然而这对曾经获得2项鲁班奖、2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3项长城杯金质奖等多种奖项的新运公司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种情况下,项目部依然多次取得了日铺轨600米的佳绩,并一度创下日铺轨1012米的高产纪录,打造了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在最多作业面、最长减震道床的现状下,依然提前21天实现了短轨通。

据了解,北京地铁14号线定位为大运量等级的线路,服务于城中心地区的同时也服务于外围边缘集团,还兼顾交通疏解和引导发展的功能。中铁一局党委副书记郑树祥介绍称,14号线与已有的7条地铁线相交相汇,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北京轨道交通的压力,而考虑到屡受抱怨的换乘问题,他则表示不用担心,除1号线换乘通道因周边环境限制而较长外,其余几个换乘站换乘通道均在100米之内,尤其是与5号线的蒲黄榆站,换乘通道只有20米长,十分方便。

新运公司承担了北京14号线西铁营至大望路共13站12区间线路长15.054公里的轨道铺装任务。而早在2001年,其就承担过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到西直门轨道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仅在北京,他们继13号线之后又承担了八通线、地铁1、2号大修改造、5号线、10号线一期二期、机场线、4号线、亦庄线、大兴线、昌平线、8号线两个标段以及14号线等11条线路共15个标段的轨道施工任务,共计铺轨长度536.5公里。

舍小家 为大家

14号线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刘江涛介绍说,作为北京地铁建设的专业化队伍,这些年来员工扎根首都、乐于奉献,不仅与业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在广大市民心中树立起“一局轨道”的良好品牌形象。和刘江涛一样,项目部长期在北京从事地铁建设的员工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从陕西、河北、湖南等地来到北京的务工者。有被称为“工地龙门女将”的获得过龙门架司机组冠军的冉秀兰、有“焊接状元”之称的技能全面的优秀电焊工赵俊江、有退伍军人出身的青年队长王建,当然也离不开强大的后勤“最佳食堂”——贺举玲。自从今年2月10日开工后,他们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虽然岗位不同,但他们齐心协力按期建成地铁轨道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如一。





1   2   3   下一页  


 
标题图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