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揭秘我军首支战略导弹部队:深山铸剑戍国威[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7-27 10:31: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裴希婷  |  责任编辑: 裴希婷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第二炮兵某旅官兵,已高昂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
 


最硬“中华第一剑”

作为中国战略导弹方阵的“种子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56年如一日,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眼光始终紧盯未来战场,胸膛始终燃烧如火激情,脚步始终紧跟信息前沿,锻造出一柄能够断然出手、决战决胜的“中华第一剑”。

那年,该旅发射二营被第二炮兵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营。庆功当晚,一场“暗战”正悄然而至。“卫星即将临空”,行进至某开阔地域,突然下达的特情,让该营指挥员懵了:是规避卫星还是继续前行?短暂犹豫,演练败北。

事后,官兵认为这样的特情设计不合常理。“卫星调整轨道,怎会提前告知?诡秘的太空‘谍眼’时刻都在变着法儿窥探我们。只有平时把情况预想清楚,把对手研究透,才能在战时不留遗憾!”一番拷问让官兵直冒冷汗。

今年4月8日,时任旅长杨光从国防大学学习归来,第一件事就是走上讲台,为全旅干部讲授《世界主要国家核战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

“抬头一线天,脚下乱石滩;极目百步远,出门就爬山。”这是该旅技术营阵通连驻地的真实写照。当看到老兵夏夕庆胸前的那枚卫国戍边金质纪念章时,从城市入伍的冯俊龙悄悄撕下倒计时表,挂上了自己的成长路线图。

守在岩层深处,地处信息孤岛,一代代“导弹守巢人”用坚守诠释着追梦圆梦的责任和担当。

那年7月的一天,一场某状态下值班转换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按照战标要求,该任务需要在数天内完成。然而,气象预报显示,第二天驻地将有一场大到暴雨。经过深思熟路,旅政委文青果断拍板:当夜完成任务!第二天凌晨时分,官兵们高标准完成了任务,刷新了该型武器某状态下值班轮换的最短时间。

仗怎么打,剑就怎么练。为了打赢未来战争,该旅在“地下长城”里开始了一场“寂寞的长跑”——

为了让尖子人才多起来、硬起来,他们从2006年起每年组织“十大创新成果”评比,广泛开展“问不倒”“一口清”“一摸准”群众性练兵活动,一举破解洲际导弹部队缺少“大家、高手、权威”的现实问题。

为了实现所有发射营独立发射能实战,随机抽点拉出哪一个都能打,他们突出抓导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运用集中研讨、帮带育才、周考月查、上装操作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明白人和训练领路人。

为了让大国长剑出手更加迅捷,他们探索优化作战流程,作战准备时间缩短五分之四;加大密闭生存防护训练力度,在地下“龙宫”一待就是数十天,特情处置接连不断,有时20多个小时连轴转,让官兵的生理心理经受极限挑战;在作战阵地开展大型号导弹实战化训练,开创第二炮兵同型号部队的先河;按实战流程组织实弹发射,创造了该型导弹历史上的“五个第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题图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