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

发布时间: 2017-04-10 08:41:55 |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作者: 马培贵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妈湾,国际经贸,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国际产业

●专家献策 金玉良言

开启智慧源泉,汇聚创新力量。当天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中国贸促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楼俊峰、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主任李元、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北京大学教授陈可石,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范仲铭,麦肯锡全球副董事陈洸,香港著名建筑大师严迅奇,前海香港商会秘书长王寿群、新加坡国际企业局主任陈志慧等专家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视野,为妈湾建设 “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提出宝贵的意见,丰富完善“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内涵,将妈湾打造为撬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

魏建国认为,打造全球化湾区是深圳当务之急。创新离不开科技,也需要金融和文化助力。建议深圳在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大力补足文化底蕴和教育的短板。前海和妈湾在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的过程中,也要借助文化时尚,做好“科技+时尚”等大文章,打造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卢中原认为,创新是深圳的特色,也是粤港澳湾区成为世界级湾区的重点。深圳定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虽然目前的科研基础不如北京上海,但具备国内最好的产业基础。深圳要增加前沿性、基础性的源头创新供给,借助科学工程和领先的大企业,努力前行。

方舟认为,妈湾片区要应用好深港合作优势及招商局在“一带一路”中的先发优势。妈湾应该跟香港共同争取政策,将妈湾打造成对外投资的桥头堡和海外项目与国内资产对接的平台。妈湾国际自贸新城的规划要以人为本,做到“地铁+步行”全覆盖,并丰富城市的天际线,提升国际化的品位。

张燕生认为,价值链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问题,妈湾应考虑在“一带一路”中价值链的介入,实现从低端到高端转型。妈湾开发建设方案要面向未来35年,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的“自贸+”概念,同时应考虑文化影响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先导区不但要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也应纳入国际产业合作的概念。

楼俊峰认为,前海妈湾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定位准确,优势明显。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的建设要体现国际化特色,广泛吸引更多国家政府、国际商协会和标杆性跨国企业参与。中国贸促会和贸促中心将为妈湾“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的发展助力。

李元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贸易模式的创新。民企在海外投资风险多,国际经贸合作要深入推进和务实落地,就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融资模式创新,前海在金融方面有很大优势,希望妈湾能重点围绕一带一路主题,探索更多走出去模式,争取优惠政策,为民企出海提供资金、法律服务等多方保障,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前海来,形成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

白明认为,前海蛇口是全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跟境外接壤的片区,妈湾应用好用足对接香港的优势,特别是要发挥深港35年来经贸往来极为密切的传统优势,促进深港之间产业合作、功能互补的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深港组合出海的优势,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先导区。

陈洸认为,自贸区不是简单的保税区,而是国家为顺应新的国际经贸形势设立的开放试验平台。前海妈湾应该突破传统贸易概念,在发挥传统货物贸易优势的同时,抓住国际经贸中数据流、资本流等服务贸易高端环节,沿着价值链往上走。

严迅奇认为,妈湾片区的规划除了惯常的城市建筑项目外,还规划了丝路长廊、海丝小镇等低密度的产业先导项目,让人耳目一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打造高品质的营商环境,以此彰显一个城市从零开始的生长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