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跟总书记一起品味这些典故 (1/ 6)

发布时间: 2017-11-23 21:27:16  |  来源: 中青在线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李福森

11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5天时间里,他密集开展了近40场双多边活动,广泛接触多国各界人士,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发展道路和理念。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引经据典,表达友好,构想未来。今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些典故,品读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风云变幻,中越两党两国面临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俗语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南有句俗语,“莫见浪头高,放下手中桨”。作为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我们要维护和发展好两国关系,为各自维护稳定、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提供助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开放发展。

——《开创中越友好新局面》(2017年11月9日)

【释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指艰难困苦、坎坷挫折虽然会让人痛苦,但也能像打磨璞玉一样磨练你,使人完善、获得成功。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对于玉石来讲,不挫磨不能收获玉润。人同此理,所以《诗经》里才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的养成,是要像雕琢玉石、打磨骨甲那样经历磨练。这一道理,北宋哲学家张载在《西铭》里也曾说过:“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演变到现在,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能够历经坎坷而于艰难困苦中成就盛世文明,是因为我们有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不畏惧、奋勇向前,并能从中沉淀出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只要我们始终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铭刻于心,就一定能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 李福森
分享到:
0
Loading...

留言框

网友热评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