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明登: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

发布时间: 2015-08-04 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杨公振

日本当代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说过,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我们与其邂逅,被其触动,心生涟漪,新的故事便随之诞生。

今天观点君跟你分享他的新书《造物有灵皆美》,这本书里,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访了20位手艺人,并将他们的故事连同自己对“造物”的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完成了一次对何为“美”的叩问与思考。这些手艺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

造物有灵皆美

文/赤木明登

越是美的事物,越非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体会到美,怎么体会到的,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也许当时的感觉和“漂亮”、“可爱”、“心情舒畅”、“美味”、“愉快”、“有趣”、“温和”、“亲切”等等体会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美”作为一种更抽象的概念被导入我的头脑中。

当时我虽然还是个孩子,也知道在那些“可怕”、“震慑人心”、“悲哀”、“痛苦”、“恶心”、“肮脏”、“寂寥”的事物当中,也有“美”的存在。如此一来,美究竟是什么,反而让人越想越糊涂。这个问题在我年幼时被抛掷在一边,到我成年后又不断从各种事物上显现出来,连我自己都备感烦扰。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清究竟是什么让事物呈现出了“美”。有时在不经意间,却意外遭遇“美”,并为之感动,为之困惑。“美”究竟是什么?

我是一个做器物的手艺人,有时别人会问我,是如何创造出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器皿来的。其实,美好的造型往往诞生于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刻。无论怎么冥思苦想,我也无法主观地创造出一个好形态,但在我不知不觉哼着歌专注于手中工作时,在我驾车远游时,在我深潜海底时, 那些形状却会自发地从我心底浮现, 来到我眼前。它们的模样和颜色清晰可辨,几乎触手可及,让我感动不已。我什么也没有做,它们就在那里。不知是谁把它们创造出来的,而我只是在原地等候。语言也是如此。我并无写文章的执念,只是在等候的过程中,文字忽然就自行成列,纷涌而来,仿佛有谁在替我表达,而我唯有把它们记录下来,留住那些句子。

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我试着思考分析过,发现在这种现象出现之前,我一定与某种东西有过切实的相遇,并在内心与之有过对话。这个“之前”,也许就是刚才,也可能是一年前,或者久远到已经记不起。而“某种东西”也许是土和木,也许是造物时手上的原材料,也许是谁的艺术作品,又或是平凡无奇的石块,当然也可能是人。无论是什么,有一点毫无疑问,它们将我心底里可以称作灵魂的那部分,深深触动了。

所以我能断言,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我们与其邂逅,被其触动,心生涟漪,新的故事便随之诞生。在这过程中,“美”一直在旁静观。无论是带着喜悦还是哀伤,抑或更为细微的情感,触动人心的故事又会孕育,并呈现出新的“美”,会在与谁相遇后,催生出另一段新的故事。

人活着, 需要找到一条与大世界相通的路径, 也需要被路径里诞生的各种故事支撑。如果我们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屏住呼吸,使全身僵硬,不去触摸世界,那故事就无法开始。

——摘自《造物有灵皆美》

赵晓:生命无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