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快评】“王杰精神”为什么具有穿越时代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02-12 15:12: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传宝

王传宝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年光辉历程中,有一个班璀璨夺目,誉满全国。她就是赫赫有名的“王杰班”!春节来临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71集团军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鼓励战士们传承王杰精神,矢志强军大业,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

王杰曾是一名普通的班长,但他身上的敢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却又具有英雄的灿烂光芒。1965年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点,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他牺牲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和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这些年来,无论岁月如何轮回,人员如何更替,“王杰精神”始终成为王杰班的灵魂,涌现出一批批精武尖兵,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就。

为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具有一种穿越时代的力量?军人战时逢敌亮剑,平时战天斗地,一刻也离不开血性胆气。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血性胆魂,就是忠诚担当,就是英雄气概,只要有这种战斗精神,就能够英勇顽强、一往无前。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这种血性胆气,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精神,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2014年9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原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意见》就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指示要求,深入推进战斗精神培育,建立战斗精神培育长效机制,作出部署安排。《意见》指出,我军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无论什么时候决不能丢。

今天的中国,需要有一支敢打硬仗的世界一流军队,才能坚定捍卫世界和平,才能有效拱卫国家安全。无论在什么时候,军队的精气神都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的时代“王杰”精神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扫除积弊、一切为战”,这既是“两不怕”精神的本质要求,又是新时代把握练兵备战谋打赢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主席强调,“部队各级要聚精会神抓练兵备战,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努力提高打赢能力”。大力发扬“两不怕”精神,最鲜明的指向就是备战打仗、能打胜仗,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雄师劲旅。

发扬“两不怕”精神,必须勇于向和平积弊开刀。强化“战”的意识、理清“战”的思路、立起“战”的标准,才能不断厚植胜战底气。“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怠战必败”,这是被历史反复验证的铁律。这就要求军队始终要聚焦主业,锻造胜战本领。打仗和准备打仗是我军的根本职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偏移。必须要用实战“刻度”提升精神“高度”,用打仗“硬度”增加血性“浓度”,这是锤炼血性胆气的根本所在。大力发扬“两不怕”精神,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根本职能教育,解决好官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和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磨砺意志品格、砥砺血性胆魄。在近似实战环境的考验中激发潜能、昂扬斗志,努力培塑新时代尽忠报国、强军精武的“两不怕”传人。

敢于担当,敢于牺牲,是“王杰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是“王杰精神”能够具有穿越时代光芒的所在。习近平主席指出,“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两不怕”精神蕴涵着强烈的责任担当,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深刻、持久的动力之源。

军人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与其他职业不可比拟的特殊性,不仅在战时面临生死考验,平时也往往承载着一般职业难以承受的艰辛困苦。完成这种比其他职业艰苦得多的光荣事业,要求革命军人必须具备为祖国和人民甘于牺牲奉献的品质。大力发扬“两不怕”精神,必须经常用先辈先烈先进事迹、英雄模范崇高精神的镜子照一照,战胜浅薄与浮躁、脆弱与消沉,破除名利、得失、人情、私欲的羁绊,保持从军报国初心和淡泊名利平常心,在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弘扬王杰精神,努力拼搏奋斗”;“推进强军事业,基层大有可为”。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既是对“王杰班”战士们的肯定和要求,也是对对全军官兵的激励和号召:进一步弘扬“王杰精神”,立足每一个战位,成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时代尖兵。(责任编辑: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