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新时代的青年,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

发布时间:2019-04-30 15:49: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周晓辉老师进行现场分享 (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一百年前,“五四”运动迸发出的爱国精神,一直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报国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青年们正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之中,把人生奋斗汇入到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这就是对五四精神的最好纪念和传承。
        在即将迎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4月24日下午,由中国网策划,中国网和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同主办的青年传习社之“青春·爱国之报国奉献”主题活动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周晓辉作为主讲人,分享了他从求学到从军,再到回归校园学习深造,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传播军旅文化、弘扬时代正能量的青春励志故事,与广大青年朋友畅谈青春理想,抒发报国情怀。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年轻人要过怎样的生活,做什么事情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产生价值?
        周晓辉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偶然机会,决定应征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真正的军旅生活并不是影视剧里呈现的那样充满诗意和美好,就连最简单的标准军姿训练都是非常痛苦的体验,更不用提在冰天雪地里练匍匐,“身上全是学,因为手心出汗,手套上两根指头粘在一起,结冰了,然后化掉,再结冰,再化掉……”。
       在部队里的训练虽然艰苦,但是在逐渐适应以后,就会发现变化。周晓辉说,在部队的几年是他生活的最健康的一段时间,不仅锻炼了健康的体魄,对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磨炼。
       他对爱国的体会非常深刻。在和平年代,有些年轻人认为爱国不过是嘴上说说,甚至有些年轻人是网络中高喊爱国口号的“键盘侠”,然而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愿意付出,哪怕只是为别人做一丁点贡献,可能才是真正的爱国的表现。
        在他从军的经历中,一次抗洪抢险任务让他记忆深刻。当时情况危急,眼看着坝要崩溃了,为了堵住那个口子,他和战士们一起二话不说纷纷跳进河里,用身体堵住了要决堤的口子。周晓辉说,“穿上这身军装,面临那种危险的时候,真的会选择奋不顾身!” 
       周晓辉退伍之后,回归校园学习深造。他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军人服务,传播我们军队正能量,讲述军人故事,这都是源于当初的那个选择。最后,他把他的人生经历凝聚起来的正能量与在场青年分享。
       第一,年轻人做选择的时候,要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既不能空谈理想,也不能埋头蛮干,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可以实实在在为国家和社会做点贡献。
       第二,一生只有一次的事情,它的权重是无穷大的。有些事情,错过了就再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第三,所有事情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有到最后。当你锚定了目标的时候就要坚持,坚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四,面对现实和忠于理想,哪个放在前面?切格瓦拉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如果一定要排序,周晓辉的建议是,首先要面对现实,然后忠于理想。现实有很多的困难和痛苦,如果空谈理想是化解不了的。
       五四青年节很快就到了,我们身处在新时代下,可能不会去做一百年前的青年人做的那些事情,也许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具体而微的。新时代的青年人可以思考的是,个人的成长跟社会是什么关系?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责任编辑:毅鸥  实习生叶自然 杨晋娜对此文亦有贡献)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