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快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9-05-25 14: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来军 任元明

罗来军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任元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5月20日-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会上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2018年底常住人口总数3.7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6%;2018年GDP为19.2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1.4%。

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重点产业开始向高端迈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为7.8%、10.4%和10%,居于“四大板块”首位,中部发展大有可为。因此,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做好自己的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无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事实上,早在2016年底,为了促进中部地区“新十年”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签发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重申了“一中心、四区”对推动中部地区在改革创新和结构优化中实现崛起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因此,中部地区一定要抓住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契机,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努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那么,中部地区该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呢?

首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曾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其次,要利用好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交通网络发达、生产要素密集、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等优势。要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机遇,可以有序引导东南沿海地区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或者知名企业生产基地等向中部地区转移。要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同时,也要依托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深化中部地区区域的内部合作,通过区域内融合发展,来推动中部一体化发展。

再者,要抓住创新的“牛鼻子”。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看家本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点已经在最近的华为事件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中部地区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要高度重视人才这个因素,要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善于利用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结合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战略,通过适度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以及重点城市群的建设,从而增加中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最后,要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除了从制造业本身出发扬长补短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发、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制造业企业有机会参与到生产性服务领域,要鼓励制造业企业与专业服务企业交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要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加聚合效应,同时可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责任编辑:毅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