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访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

发布时间:2021-11-26 09:4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智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

中国网11月26日讯 (记者李智)11月25日,由中国网和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相约北京冬奥会 圆梦新时代——‘青年传习社’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主题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活动期间,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接受了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值此庆祝中央民族大学建立70周年之际,“青年传习社”活动走进中央民族大学。您希望青年学子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得怎样的收获?

孙英:我希望青年学子可以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深邃内涵和理论品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明确”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并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应当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青年学子应当从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汲取人格力量。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迈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又带领我们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上中学时,学的政治课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书上讲到‘热爱生产劳动,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立雄心壮志,做革命的接班人’。”

中国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您认为两大思想间的最大相同点是什么?学生应如何更好学习和实践?

孙英: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有机整体,立场通过观点、方法体现出来,观点是立场、方法的表达,方法是立场、观点的运用。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了这一根本立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的科学方法论。

青年学子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学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认识到自己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网: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相约北京冬奥会 圆梦新时代”,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民大学子在服务北京冬奥会中发挥了怎样的生力军作用?

孙英:当前,学校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参加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

首先,坚持政治标准,优中选优。学校始终将组织师生参加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作为检验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学校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作为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生动画卷的重要平台。

其次,健全保障措施,安全至上。为全面提升赛会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提升志愿者安全意识,学校安排了思想素养、志愿技能、实践服务等方面的课程。为畅通志愿者沟通渠道,实时掌握志愿者工作情况,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对志愿者进行管理:一是小组形式管理,二是定期收集反馈意见,三是赛会志愿者的学习保障,四是做好赛会志愿者的心理辅导工作。

第三,研判风险隐患,提前防范。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专项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中国网:我们常说,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民大拥有多民族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都从哪些方面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工作?

孙英:首先,我们是在本硕博整个课程体系中融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教育学生明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其次,我们在本科生中单独开设一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力争将该《意识》课打造成为民族高校精品课程,力争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

第三,在学生实践教学的选题方面,我们指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各民族同学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调查研究,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成果。

中国网: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多年,您认为针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需要注意哪些新发展?

孙英:首先,未来会更加强调高校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老师要加强“四个服务”意识,深刻领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其次,深入了解新时代青年所思、所想和所为会成为新课题。新时代青年是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的一代。他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国际化、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是网络化生存的一代。

第三,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改革创新的力度会要求加快加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更新,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等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