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高质量的发展
    我国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虽然是迟到12年才兑现的承诺,但终于实现了。不过,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并没有解决,每年都在期待的教育改革,总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熊丙奇
熊丙奇
    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4%:迟到的承诺
12年教育“还债”
4%只是12年教育“还债”新起点
    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低,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二是教育经费拨款体系不健全,我国教育经费拨款,是由政府单方面负责,俗称“讨钱花”,一些地方在三公消费时不缺钱,可轮到教育投入时就没有钱了。

4%的教育支出实现后怎么办

    实现教育支出投入占GDP的4%固然重要,实现这一目标后,如何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更为关键。首先,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重点优先考虑中西部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其次,我国城乡教育的基础落差很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对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加大和倾斜是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再次,对华而不实的教育工程要进行有效遏制,有必要对教育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压缩和降低,从而确保一线教师的收入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的“刀刃”在哪里

    “追4”目标从开始行动到最终实现,20年的艰难不易,大家看得到;教育的地区差异、贫富差距,大家看得到;各种诉求的多元化及利益纷争,大家也看得到。而每每谈到“分蛋糕”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但究竟哪儿是“刀刃”,却让人困惑。

异地高考:突然破局

特权奶酪

    所谓京沪考生的“权益”,实在经不起推敲,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又要享有最少的竞争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权益”,保护这样的“权益”,就是在蔑视社会的公平正义。

异地高考方案应公开征集民意
    政府部门的决策,不能简单告诉民众一个结果,而应让民众看到决策的过程。异地高考改革方案,无论怎么设计,都必然意味着一部分人利益的调整,所以,它至多是个“有限的公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难题,教育部门需要对总体的高考改革早做筹划,向公众公布时间表。
解决异地高考需国家层面出方案
    国家如果只给出放宽户籍限制的思路,再由各地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方案,解决矛盾突出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前景是很不乐观的。必须在出台的文件中,应该明确具体方案,以及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节点。另外,还有必要从高考改革角度,来构思怎样实现异地高考,如果我国能推进基于统一测试基础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高考就变为社会化考试,根植于集中录取制度上的户籍报名限制,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教育公平:没有终点的改革

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不论是社会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须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底色是公平。只有在公平正义的背景下,教育才会成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阶梯”,学校才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乐园,我们的社会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发展进步图景。

教育公平才能打破社会阶层固化

    纵观整个教育过程,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教育过程的不均衡,教育结果的不对等,从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都有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如果寒门学子无法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而富家子弟凭借金钱和关系能轻松入读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人们用什么来相信,他们代表的两个阶层能友好共处?教育是提高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是实现阶层向上流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根血脉。教育公平是带有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确保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同质的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公平,维持其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功能,是保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的重要路径。

见微者,知天下微 评

往期回顾

    《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这是我国政府必须直面的问题。

中国网观点中国  |  编辑:宋韶辉
中国网专家博客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