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京津冀关键词:缩小差距与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 2014-09-25 14:28:08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之后,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和深化,核心之一便是区域一体化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国家层面看,是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从区域发展层面看,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问题。以此为背景,中国网与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开花”智库沙龙,汇聚三地专家,从各个角度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在沙龙上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面临“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而作为与京津差距较大的河北面临的挑战则更加严峻。

武义青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跳出“一亩三分地”

武义青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2月26号讲话的七点要求中,最核心的是第二点——打破“一亩三分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一亩三分地,地方之间的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亩三分地”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打破。谁来打破?这涉及到中央顶层的设计和推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北京可能把好的项目转移出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这个体制不转变,便很难完成“突破”。

发展与环境:京津冀地区共同的挑战

武义青强调,京津冀地区共同面对的挑战是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

从“发展”问题来说: 发达国家人均DGP水平为3万8,北京和天津差距还很远,河北发展任务更重。京津冀地区的突出问题在于差距太大,上海是14500,北京、天津高于上海,河北为6200。而在长三角地区:上海为14500,江苏12000,浙江11000。由此数据可见,缩小京津冀的地区差异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应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打造增长极,在条件较差的地区推动公共服务。比如门头沟是北京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和门头沟接壤的地方去年人均收入为1800多元。因此北京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与北京差距较大。“收入差距大”是经济规律,因此周边地区需要更快发展。当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就疏解开了。

从“环境”问题来说:去年74个城市大面积污染。京津冀地区污染严重,尤其是河北中南部。环保部与河北省签署了相关节能减排任务。今年,河北淘汰铁520万、钢154万吨、水泥2859万吨,淘汰黄标车17.2万辆、累计完成83.1万辆,完成4149座加油站和38座储油库。1到7月份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5.3%,一直呈下降趋势。今年以来河北增速不仅跌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也跌到北京平均水平以下,上半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淘汰之后会有什么效应呢?武义青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应该静态来看、孤立来看,应该持有历史观和区域观。从人均财力情况来看,2013年河北相当于北京的18%、天津的22%,而教育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与北京、天津地区有较大差距。上个月《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到郑家沟一个村子进行采访,大概100多米外是北京的一个村子。同一条道路的两侧可谓天壤之别:村支书的工资河北这一侧一个月400,北京则为1200元。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投入增加,增长的来源一个是自然原因,一个是人为原因。换言之,即重要的就是“科技创新驱动”问题。武义青提出“区域产学研的协同”这一概念,认为河北地区一个突出的不足就是创新能力太弱。研发经费占GDP的1%,北京为6.16%、天津为2.8%。由北京很高的研发强度可以计算出北京的研发效率,北京在环渤海地区的产出效率是最低的,北京创新要素在北京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河北和天津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武义青最后再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面临“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对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天津的滨海新区和北京周边的功能地区,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困难的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在这个地区加快推进,在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日本在公共服务推进方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就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京津冀产学研能够协同发展。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