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注外媒对安倍两面派评价

发布时间: 2014-10-20 08:42:1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张林

2014年APEC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于11月在北京雁栖湖召开,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外媒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实现中日领导人会谈的可能性,以及两国关系现状等予以预期,主要观点如下:

就领导人会晤积极交涉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2日报道:尽管安倍政权不打算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但包括安倍在内日本积极推动实现中日首脑会谈的努力持续了几个月。在关心中日关系的日本学者、记者之间,最近议论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国提条件、日本不完全接受的分歧是否真会导致中日首脑会谈“泡汤”。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3日报道:为了在APEC北京峰会实现中日首脑会谈,日方在背后积极同中方交涉。日本《朝日新闻》评论称,两国政府“在水面下”已开始高级别协调活动。尽管中国领导层对日本首相安倍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但也看清了安倍对华修复关系的意愿。不过,中日关系的“融冰”进展仍有待观察。

日希望实现无条件会谈 日本共同社10月11日报道:为实现11月举行日中首脑会谈,两国的幕后交涉日益深入。但中国希望迫使日本在会谈前就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下同)及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做出让步,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呼吁无条件会谈,双方因此仍存在较大分歧。今后,双方交锋无疑将愈发激烈,幕后交涉或进展艰难。

日本《每日新闻》10月16日报道:安倍首相希望在11月于北京召开APEC首脑会议之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次会谈,因而打算加速与中方的协商进程。据多名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方提出的方案是,首相在会谈时将提出以下三点意见以求打破僵局:一,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二,已知晓中国有自己的主张;三,力争花时间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6日报道:为在APEC会议之际实现首脑会谈,首相希望在不作出实质性让步的情况下,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

拟重启海上联络机制 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报道:日中关系相关人士14日透露,为避免在尖阁诸岛附近发生意外冲突,两国政府已准备在10月底前重启防务部门工作级别磋商,以启动海上联络机制。作为给日中首脑会谈创造条件的一个环节,日方希望尽快举行磋商,而中方是否会予以响应成为焦点。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3日报道:为防止海上和空中的偶发冲突,本月下旬日中两国政府可能恢复关于建立“海上联络机制”的磋商。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协调。磋商若能重启,或有助于早日实现搁置约两年的防卫部门间热线等目标。同时,日中双方正在探讨APEC会议期间举行首脑会谈。恢复“海上联络机制”磋商将为首脑会谈创造良好环境。

举行对话商讨网络合作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6日报道:中、日、韩将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商讨网络领域合作的首次事务级对话。启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合作框架以及提高网络安全透明度,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信赖关系。此外,基于日中和日韩修复关系的气氛,此举还有助于促成包括首脑会谈在内的高级别对话。中日韩在2008年12月召开的首次首脑会谈中就推进网络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但受中日、日韩关系恶化的影响,协调工作陷入停滞。

渔业摩擦可能再升温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5日报道:中国一些渔民到小笠原群岛周围海域采集日本珊瑚,引起日本媒体高度关注。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将扩大监控体制;一些媒体分析警告,渔场和海底生物资源争夺,或成为中日海洋博弈的另一导火线。《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日渔业摩擦可能升温,这一问题还可能演变为激烈的海洋博弈。其公开日本内部的数据,指出2014年1月到9月,进入中日存在争议的尖阁诸岛“日本领海”的中国渔船有208艘,比2013年增加了2.8倍,是2011年的26倍。相关分析指出,日本军事部门对“中国渔船”存有怀疑,认为其中可能存在军事动机。

中国或可考虑见安倍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5日报道:目前,中美日关系格局是美日同盟平衡中国崛起,日本的选择是拉美制华,试图打乱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美国是拉日制华,让中日相斗,相互牵制;中国则选择拉美制日,主要是防范和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事实上,与美日相比,目前中国在战略空间与时间上有更多的选择,完全可以跳出美日所谓包围圈,形成反包围圈,使美日陷入孤立,或者使之疲于奔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在亚洲、非洲、中东、中亚以及欧洲和拉美地区的贸易与投资,已经呈现超越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势态,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与论坛中国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合作也在不断提升,并为进一步的经贸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框架。面对美日共同遏制,中国必须认清日本与美国意图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一方面对日本右翼的挑衅必须重拳出击,另一方面,中国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战略目标依然是确保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中日之争,幸灾乐祸的是美国,被耍的只能是中日。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可以考虑见一下安倍。

需警惕安倍两面派做法 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15日报道:过去几周,出现了日本谨慎接近中国的迹象,至少形式上如此。最明显的迹象是,安倍大概不会在10月17日到20日秋季大祭期间参拜靖国神社。但安倍的两面派做法令人怀疑这种接近能否持久。一方面,他把自己装扮成彬彬有礼的国家领导人,不知疲倦地打造日本发达、民主的世界强国形象;另一方面,安倍任命逆流而动的强硬派担任要职,其中许多人属于右翼的民族主义组织。安倍要在自己的信念、愿望和机遇之间作抉择。他希望能满足右翼支持者对自己的期待,也想利用机会重建与中国的关系,至少让两国经济交流不受阻碍。然而,安倍大概会和过去一样,不会放弃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