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智库热点新闻追踪:金砖国家合作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 2015-05-29 13:44:39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林

编者按:编者按:《智库热点新闻追踪》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摘译和整理的一份全球智库观点集。自2014年11月起,不定期发送。期盼得到读者的支持、批评和建议。

2014年第2期,总第2期

美国兰德公司:普京:在其位,谋其政(11.26)

本月25日见证了柏林墙的倒塌,而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5年,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随之而来的战争阴影也在逐步被淡忘,欧洲似乎已经远离了血腥和两败俱伤的冲突。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秩序正在受到来自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挑战。(罗烨摘译)

美国兰德公司:北约轰炸利比亚为空中打击伊斯兰国提供宝贵经验(11.27)

北约对卡扎菲的空中军事打击很少被与对伊斯兰国的空袭相提并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的确提供了一些在今日有着相当意义的经验和教训。(罗烨摘译)

美国兰德公司:目和错误导致战争——中美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什么(12.02)

战争史是由误判所书写的,从拿破仑入侵俄国到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惨痛教训都时刻提醒着我们僵化的认知方式或过于简化的理解都将导致对于现实的不利判断。本篇报告通过回顾历史,提出政策制定者需要积极吸收官员和专家们的意见来避免错误的决策。(罗烨 摘译)

美国兰德公司:中美全球变暖谈判将显著改善气候问题(12.09)

中美双方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的协议表明,国际社会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是发展中大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次谈判也重新定义了未来国际社会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速度的方向。(罗烨 摘译)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4年年鉴

本篇报告包括关于全球安全和冲突、军事费用和武器装备、以及限制武器和裁军等内容,同时对叙利亚冲突、和平行动和危机管控等进行了叙述,并就如何防止核武器扩散进行了详细分析。(罗烨 摘译)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南关系:祖马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12.02)

南非总统祖马将于今年12月对中国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自两国于1998年建交和2010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南关系在双边领域已经和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两国都意识到现在是提升和稳固双边关系的最佳时期。(罗烨 摘译)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文摘(11.27)

该文摘分析了油价和生产之间的关系,进口竞争和美国就业率低落的关系,失业保险能够激发信贷的原因, 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死亡率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以及当政府决定削减公司税后谁能获益最多的问题。(罗烨 摘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金砖合作推动塑造中性国际制度(11.24)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治理步入新阶段,新兴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和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关键推动者。本文即对由多个新兴国家组成的金砖组织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做出了相应的分析。(罗烨 摘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利比亚不会成为下一个索马里(2014.12)

过去几个月,利比亚形势急剧恶化使得部分人担忧利比亚将成为第二个索马里,而文章通过分析利比亚东西部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新政府的措施和世俗势力的支持力量提出未来利比亚形势不会持续恶化的观点。(罗烨 摘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根源(11.21)

论文回顾了中东恐怖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对美国的中东战略进行了分析,深刻剖析了中东恐怖主义泛滥的根源。(罗烨 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让巴勒斯坦建国成为现实(11.27)

虽然承认巴勒斯坦国可以在重启和平谈判中可以发挥适度作用,但其只能解决部分巴以冲突。(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家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1.29)

巴基斯坦对于经济一体化的犹豫不决以及加德满都南亚峰会的极少成果并不一定是印度地区一体化议程的倒退。(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欧洲必须站稳脚跟反击俄罗斯(11.30)

过去的几年里,欧盟一直非常小心地避免触怒俄罗斯,但是随着莫斯科对于乌克兰问题的步步紧逼,欧盟现在需要接受形势已变的事实。(洪叶摘译)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金砖国家合作的局限性(12.01)

金砖国家正在建立新开发银行(the New Development Bank)来扩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沙特“热月革命”(12.01)

沙特对美国的不满,促使其采取了激进的战略举措来恢复地区秩序,但是其强烈干涉掩盖下的是严重的国内不满和危机。(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外卖:莫迪的佛教(12.03)

从尼泊尔到日本,从中国到缅甸,在莫迪与南亚次大陆和亚洲领导人会面的过程中,莫迪一直都将佛教作为连接印度与这些国家的桥梁。(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日常宗派主义:反伊斯兰国家联盟的悖论(12.03)

沙特阿拉伯有着机制化的,事实上存在于政治、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宗派主义。(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新任欧盟领导人将有机会带来改变(12.03)

欧盟的三位新领导人有方法也有地位来解决欧洲的危机。要实现成功,三位领导人还需得到来自欧盟成员国的支持以及美国的信任。

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12月1日当选欧洲理事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ean-Claude Juncker)、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EU high representative Federica Mogherini)一起成为继《里斯本条约》之后的第二代欧盟领导“三重奏”。(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摩尔多瓦将会成为俄罗斯和欧盟的下一个战场(12.04)

摩尔多瓦已经成为欧盟和俄罗斯地缘战略竞争的一部分。欧盟和俄罗斯都在运用自己的软实力对摩尔多瓦施加影响。俄罗斯不会让摩尔多瓦远离其影响范围。(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西奈运动——伊斯兰国的福音(12.05)

西奈半岛北部一个名为耶路撒冷支持者的组织(Ansar Bayt al-Maqdis)已经从同情伊斯兰国转向宣布效忠伊斯兰国,并且改名为维拉雅西奈(Wilayat Sinai)。

随着埃及政府继续采取压制性的举措,年轻人越发感觉到他们已经失去“自由和人权”的理想。如果塞西政府拒绝释放被扣学生,包括伊斯兰教徒,那么各类问题将接踵而至。由于埃及监狱是极端主义的滋生地,埃及的紧张局势将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冲突,从而使其更易受到恐怖分子的攻击。(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残酷的选举将会加深突尼斯的分裂(12.05)

突尼斯的两位总统候选人(埃塞卜西和马祖基)将在12月28日进行第二轮选举,然而当下进行的激烈选举将会削弱国家未来的民主进程。两位候选人运用个人攻击和散步恐惧以赢得选票,更多地传递分裂信号而不是规划应对突尼斯政治、经济、安全的诸多挑战。(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日本选举之关键何在(12.1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11月21日出乎意料地解散了众议院,并于12月14日提前进行大选。本文作者认为安倍所在的执政党极有可能通过推动关键改革,增加政治资本。(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迈向2015:一个令人困惑的世界(12.10)

杰西卡·马修斯(JESSICA MATHEWS)将于2015年卸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总裁一职。她1997年执掌卡内基时的世界与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互联网才刚刚诞生,中国的GDP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美国是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作者在文中反思了令人困惑的地缘政治,以及2015年将走向何方。(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卡内基年度十大最受欢迎评论(12.10)

卡内基2014年阅读量最多的文章集合。(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专家如何看世界(12.10)

本文基于2014年的重大事件,对卡内基全球专家进行调查,解读专家们如何看待热点问题,如何划分问题的优先次序,以及如何评价政治家。(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5年展望(12.10)

2014年是动荡的一年,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崛起、埃博拉病毒肆虐等还未结束,新的危机在潜伏。卡内基全球专家预测2015年的世界将会有哪些危机、机会、挑战。

第一,2015年是否还会像2014年一样持续动荡?

第二,中东危机是否会变得更糟?

第三,伊斯兰圣战的威胁在中东或成为常态。

第四,伊朗和朝鲜仍会是核扩散的主要担忧对象

第五,……(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发展欧土关系的新机遇(12.10)

欧土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潜力。这种关系是多样化的,还需进一步加深。双方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双边关系,增进双方在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上的合作。作者观点如下:

第一,土耳其东部边界的骚乱不仅对本国,还对欧盟产生了安全威胁。

第二,土耳其需要更有雄心的经济改革计划以实现全球经济和货币环境变革下的本国经济增长。

第三,欧盟和土耳其的反恐合作因缺乏信任而受阻。(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的新领导人(12.11)

经过三十年的流放后,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下文称“穆兄会”)又重建了其在叙利亚的影响。穆兄会在2014年领导人选举中的表现被视为其能否加强自身组织、提高在国家事务中作用的考验。而2014年的选举确实表现出伊斯兰组织已经翻开了新篇章,但一些年轻的成员希望看到更大的改变。(洪叶摘译)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阿萨德政权的阿喀琉斯之踵(12.11)

阿萨德政权一再表现出其对于改善战略形势的信心,其支持者(constituencies)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继续战斗。但阿萨德政权对它们的控制力在逐渐下降。有效的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其坚持采取武力方式,可能无法在国内形成政治或社会的缓冲。(洪叶摘译)

美国进步中心:对利马有何期待?2014年联合国气候谈判概述(12.03)

为了建立一个对全球减排有极大意义的气候协议的基础,世界领导人聚首秘鲁首都利马。近来,几大因素使得联合国气候谈判变得更有可能取得成功:1、美、中、欧盟宣布减排;2、发达国家愿意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3、中美联合宣告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冲突可能会减少。

本文还探讨了气候变化中的国家目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全球目标和协议的法律地位。(洪叶摘译)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澳FTA总算签订(12.04)

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协商之后,中澳FTA(ChAFTA)终于在上个月基本达成。对澳大利亚而言,中澳FTA代表着其在贸易政策上的成功。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已经完成了其与日本、韩国的FTA签订程序,并将在明年确立在TPP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而言,中澳FTA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在一些原先拒绝谈判领域的态度上有了重大转变,特别是服务方面,中国开始愿意进行谈判。(洪叶摘译)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促进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实现“共赢”(12.07)

越来越多的武器被运送到由分裂主义分子控制的部分乌克兰地区,表明俄罗斯再一次伺机挑起争端。但作者认为:追求三方的互利共赢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方来说远比零和博弈更有利。中欧面临着许多威胁,而俄罗斯与西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议题包括从伊朗到更广阔的中东再到阿富汗、朝鲜等。三方可以采取措施,增加解决冲突的机会。(杨起帆摘译)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三大突破性协议支撑2015年后的全球议程(12.09)

当地时间12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布了题为《在2030年前通往尊严之路》(The Road to Dignity by 2030)的报告。报告提出了6个基本要素用以简化和沟通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很多目标是由政府间的开放工作组所推荐的)。其中也涉及到三个突破全球性政治的协议。(杨起帆摘译)

国际危机组织:巴西的外交政策与拉美:新篇章?(12.01)

巴西的外交政策从没有对其选举活动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如今在巴西竞选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巴西在世界上的地位将会对其拉美近邻产生外交影响。未来几年,巴西的外交决策过程将会更加复杂,但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其外交政策的积极面会占上风:提供机会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民主和人权,实行更受欢迎和更大社会包容性的政治体制,而不是在意识形态的祭坛上自我牺牲。(杨起帆摘译)

国际危机组织:斯里兰卡总统选举的风险与机遇(12.09)

由于强大的反对派候选人异军突起,定于2015年1月8日的斯里兰卡总统选举并不像之前所预言的那样,反而成为一场真正的竞争。总统拉贾帕克萨的同僚西里塞纳所领导的反对党联盟在近十年中第一次对拉贾帕克萨构成强大的挑战。(杨起帆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以色列“重返亚洲”获得成功(12.05)

近些年来,以色列和中国、印度的贸易额大幅增加,双边关系也得到持续提升。这有助于增强以色列在国际社会的独立性。(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世界错过油价暴跌(12.05)

作者认为世界油价三年内将在每桶100美元上下波动,并总体保持该水平。油价变化的原因与政治因素紧密相连。首先,OPEC成员国的垄断操控和内部不协调;其次,主要产油国沙特在花费大量精力善后阿拉伯之春的同时,必须保护油价以保证出口。(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伊核谈判和多方利益相关(12.08)

作者认为在伊核谈判中,美国应促使与伊朗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制裁,因为伊朗目前的表现不错,一盆冷水便可能招致与朝核六方会谈相似的后果。(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塔利班攻击白沙瓦军事学校(2014.12)

事发第二天,CFR即开始全程追踪事态近况,分析塔利班势力的活动范围,并收集整理历年塔利班恐怖袭击数据。(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2015年最应预防的十个危机(2014.12)

报告中罗列的十个危机分别为:(1)伊拉克冲突加剧;(2)对美国本土及其盟国的大范围攻击;(3)对美国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4)严重的朝鲜危机;(5)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的打击;(6)南海的军事对抗;(7)叙利亚内战升级;(8)日益严重的阿富汗暴力和动乱;(9)东乌克兰战事加剧;(10)以巴紧张局势加重。(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关于CIA的报告(12.12)

该报告对中情局(CIA)反恐方案进行了详细测评,CFR邀请三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估。其中三人的观点分别为:对报告中“折磨”(torture)一词的准确直接运用;中情局在当今世界局势下必须加强自身力量;中情局在反恐方案的实施中是否呈现正面作用是值得怀疑的。(方若冰摘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卢布危机是纸老虎(12.16)

卢布危机对普京来说并不是巨大的威胁,因为这种情况下的货币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危机不会太长;二是俄国内没有成气候的反对势力;三是西方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团结。(方若冰摘译)

美国胡佛研究所:美国应当采用非军事手段提高其安全水平(12.15)

报告认为,美国应当牵头在热点地区通过实施非军事和平行动赢得当地人心。(方若冰摘译)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中国的海上安全行为不可预测(12.11)

近来,中国具有攻击性的海上安全行为不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友好关系;海事执法的重整造成了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公安部的权力斗争,以至于中国海岸巡逻队的建设被搁浅;中国人民解放军应该在海事执法方面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方若冰摘译)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金融的小多边主义(12.12)

中国在力量转型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个特殊的外交偏好:在多边交流无法达成全员一致的时候,中国将部分成员聚集起来商讨事宜,即组成亚群体(sub-group)。中国近期的多边外交在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以及亚投行方面都呈现了这一特点。西方国家应对这一行为持鼓励态度。(方若冰摘译)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中国正“回归欧亚大陆”(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根据2012年王缉思教授提出的“西进”概念,中国正将战略中心向西移动,以求得地缘政治再平衡。中国正在对其西部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政策方向的主要驱动力是能源安全。(方若冰摘译)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中国对多极谈判的态度(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文章指出,中国对TPP和RECP的态度主要基于对日本而非对美国的愤怒。(方若冰摘译)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俄罗斯“向东看”(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俄罗斯的脱欧入亚和日本19世纪时的做法类似,追寻文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三个主体,紧紧和中国相连。但俄罗斯的政策方向已经和2014年初时美国所期待的方向发生偏离。(方若冰摘译)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中国领导亚洲的野心已现?(12.03)

不同于过往几十年,习近平“亚洲人的亚洲”说法指的是“中国人的亚洲”,而从中国视角看,美国应当为中国周边国家的敌意买单。但是,中国显然不愿明确发起对美国的挑战,所以习近平最近的外交措辞变得比先前温和一些(强调“软实力”和“沟通”两词)。中国目前的状况使人联想起日本军国主义者上个世纪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所遭受的后果。(方若冰摘译)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