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魏建国:“一带一路”需要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魏建国 | 时间: 2017-04-26 | 责编: 毅鸥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三年来,“一带一路”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欢迎的同时,也有一些人表达质疑和困惑,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必须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做客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特别节目《“一带一路”智库说》,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动故事告诉您,“一带一路”需要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魏建国指出,当前对“一带一路”存在着三个比较大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就是对“一带一路”改革开放的看法。“一带一路”为未来中国很长时间——30年、50年对外开放、对外合作制定了总规划、总方针和总的路线图。它可以被视作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全方位的双向型的高水平开放,和前两次不一样。

第一次改革开放就是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可以说是打开了窗口,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是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彻底打开了大门。但是这一次是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里高质量的、全方位的开放,和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是国外的资本、国外的装备、国外的技术、国外的管理进入了中国,而这一次也有国外的,却是双向的,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把中国的设备、中国的标准、中国的技术,中国最好的一些东西拿出去,这是第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在于,这一次完全是以人为本,造福于民,造福于“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让更多人来享受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以人为本,就是双方要政策沟通、道路畅通、货物流通、资本融通和人心相通,所以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利相融”,“利相融”在于“心相通”。还有一个更重要,通过“一带一路”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常重要。

魏建国说,对于“一带一路”认识上的第二个误区就是,有人认为我们“走出去”,是不是把过剩的产能——煤炭、纺织、水泥、玻璃搞出去。不是这样的,我们“走出去”是要把中国最好的东西拿出去,比如高铁、智能电网、互联网,再比如高标准的、非常好的精密制造业,无人机、手机等等。让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看到中国产品的高水平、高质量。对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国内要青山绿水,我们在国外也要重视环保。

魏建国举了一些事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惠共赢的。比如,我们把第四代光伏发电放到非洲,因为非洲太阳光特别充足,我们利用沙漠边缘、戈壁等不适宜种植的土地,在上面架起连片光伏设备,给当地一下子就带来了光明,解决了当地没有水电,没有煤、没有火电的问题,我们在肯尼亚、博茨瓦纳等地都在开展比较大的光电合作。

再如能源合作,在非洲加纳我们建水电站,之后输送电出去要经过崇山峻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环保。所以这次电站建成以后,高压电线架起来,连法国人都称赞说,我们确确实实注重了当地的环保,保持了原来的生态,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还比如,在国外有一些比较好的纺织厂,雇佣大量当地老百姓,我们也注重环保,想办法避免了工业噪音和污染影响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像在坦桑尼亚,我们在那里建了好几个纺织厂、成衣厂,当地政府大加赞赏,不仅把中国企业评为当地的十佳企业,而且号召其他外资向中国企业学习。”这些都表明,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带着技术、带着标准、带着高水平,非常尊重当地的习俗,注意当地的生态和环保,所以受到欢迎。

魏建国指出,第三个误区是,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针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区域组织,这是大大的误区,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就是要通过“共商”达到“共建”,最后达到共享的目的。

我们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让当地的老百姓得到实惠,我们确实是要为全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服务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