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进一步提升自贸区经济影响力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 李玉 查建国 | 时间: 2017-09-19 | 责编: 毅鸥

9月16日,在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

此次发布的“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较早建立的试验区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自贸区综合指数为80.39,处于较高水平。分区域来看,上海自贸区领先于其他三个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先行先试优势;后成立的自贸区与上海发展差距在缩小,广东、天津和福建三地自贸区在学习上海的同时,也有自身发展特色。从整体上看,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完善自贸区相关制度的法制体系建设,提升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该指数考虑自贸区内投资、外贸、财政、金融、就业等各领域的变动及相互影响,结合自贸区发展的特点,以衡量自贸区综合发展状态及寻找自贸区周期性的发展规律。“发展指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考察了自贸区的发展,并从信心、创新和影响三个层面来界定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自贸区的发展。

“发展指数”还包含发展信心指数、创新力指数和影响力指数。其中,发展信心指数为80.96,表明自贸区对改革开放、地区经济、企业发展和大众生活可以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企业的获得感在进一步加强。创新力指数略高于信心指数,表明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发展速度加快,得到企业、大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影响力指数反映的是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的影响及波及性。上海自贸区作为首先的试点,其在经济发展上较为突出。自贸区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力显著,也对人民的生活体现出了影响力,但是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尚需提高。

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位于自贸区内企业的信心与满意程度要显著高于自贸区外企业,企业规模和成立年限对信心和评价有着负向的影响。此外,大众对“证照分离”、“负面清单”以及“市场准入”等概念不甚了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贸区政策解读、发展规划及宣传力度的透明度尚需提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