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克服高校智库建设的“务虚”倾向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 王春燕 | 时间: 2017-11-23 | 责编: 毅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智库建设的重视,各类智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生,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各类智库中,除政府智库外,影响力最大的当属高校智库。高校智库建设的正式提出是在2014年由教育部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中,该计划在对高校智库建设的定位、目标、途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组织机制及保障上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要求,有序推进了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步伐。截至目前,高校智库数量已占我国智库总数量的三分之一。高校智库建设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高校人才集聚,拥有规模庞大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队伍,研究实力雄厚,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广泛。但与此同时,当下在高校智库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务虚”问题,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智库研究机构与原有科研机构相重合,缺乏独立性;第二,一些所谓智库研究人员仅仅是“名列其中”,对智库的相关知识缺乏应有了解;第三,不少智库研究成果极度泛化,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准确的切入点。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改进,以期为后期的建设夯实基础。

首先,就当前对智库类别的划分来看,政府智库主要着力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民间智库主要面向民间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及民众日常生活,高校智库则由于所处环境的独立性和综合性,研究内容相对宽泛,但总体而言,其应当是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资政启民的智力中心。也就是说,高校智库建设的直接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的科教文卫和政治经济建设。如果偏离了这一方向,高校智库就失去了发展特色和生命力。当下一些高校智库缺乏独立性的原因在于,高校内部设有多个科研教学单位和研究机构,因为学科关系,彼此多有交叉。而部分高校简单地将智库定位为一般科研单位,认为其只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且因智库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内容相对笼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这些高校将智库建立在原有的科研机构之上,或综合,或拼凑,有的甚至与原有机构完全重合,只是多了一种称呼。所以,当前高校智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认清本质,将其与一般科研单位区别开来,使其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和发展空间。

其次,除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外,不少高校智库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呈现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现象。我国的高校智库大多挂靠于学校下设的各个学院,由学院领导兼任负责人,部分老师兼职研究人员。但由于智库建设专业研究型人才的缺乏和相关规制的不完善性,使得这些兼职人员对智库缺乏准确深入的认知,难以全身心地投入智库工作中去。我们进行智库建设,就是要将各类智力成果最大限度地统筹起来,其核心就是各类专业型人才的集结。高校智库应当至少有以下三个类型的人才:第一类是智库管理型人才,他们的工作内容应当是统筹、执行智库的日常运行工作,对智库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对智库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第二类是智库固定研究人员,他们应负责智库的日常研究工作;第三类是兼职和外聘人员,他们在完成其他工作的同时在相关智库出谋划策。高校智库建设虽然可以依靠已有人才,但智库建设专业研究型人才和其他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刻不容缓,智库固定研究人员的配备和到位也是当务之急。

再次,一些高校智库建设在研究成果方面缺少独有的特色和创新点。由于我国的高校智库建设以专业型为主,研究目的不集中于解决当前的具体社会问题,而是依赖于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学术思维,着眼于理论和科学建设,离“服务和应用”这一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缺乏应有的实用性。我国高校智库建设日益增多,但大多数在建设中只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成果虽多,却缺乏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准确的切入点,只专注于学术性,而忽视了与实际结合。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研究成果的泛化。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高校智库建设要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将研究成果与我国最新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切实实际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观点,将书面研究运用到现实社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第二,我国的高校智库建设需“走出去”,不仅体现在各个高校智库建设之间的相互交流,还要与我国的政府智库、民间智库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在有关我国重大战略方向、科技决策方面协同合作,达到由走出“家门”到走出“国门”的转变。

高校智库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和符合实际的决策运行,就必须克服高校智库建设的“务虚”倾向,抓住机构、人事和成果这三大关键要素,进而更好地让高校智库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功效。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