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新时代江苏城镇化建设呼唤整体设计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王兴平 陈宏胜 | 时间:2018-03-28 | 责编:李晓曼

决策眼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抓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充分贯彻落实新时代和新理论提出的新要求。江苏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江苏城镇化建设在贯彻新理论新要求方面应该率先发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从内、外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江苏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设计。


  从外部而言,一是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江苏是最早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苏州工业园。然而,苏州工业园发展成熟后却始终未能转化为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向外输出。系统总结江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模式并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模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才能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同时为应对江苏当前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企业向海外建厂、建立生产销售网络的需要,建议江苏省率先成立江苏省海外产业园区指导委员会,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二是为国家区域均衡发展做出实质贡献。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需要承担更多的国家责任,展现区域性大省应有的担当。江苏省与四省市相接,应当重点推动发展与相接省市的合作。其中,苏鲁合作以徐州为中心,苏皖合作以南京为中心,苏浙合作以苏州为中心,整个苏南处于上海的经济辐射范围。省际合作是江苏在新时代大有作为的地方,可以将江苏省分为三大片区,加快推进江苏与周边省市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此外,应当采取适当举措支持连云港发展成为苏鲁合作的另一个中心。


  从全国范围来看,苏陕合作是重点。应系统性反思苏陕合作失效的问题,苏陕合作应逐步从扶贫模式转向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苏陕合作的全方位对接。截至目前,两省不仅建立了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机制,而且在建立市际结对关系基础上,完善建立县际结对帮扶关系。然而,当前以扶贫模式开展的苏陕合作实际上是以往苏陕合作模式的延续,难以真正实现江苏和陕西的共同富裕。苏陕合作要从发展模式上进行对接,以江苏优质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系统对接陕西省产业园区,从空间规划到市场组织全方位对接,建立一对一的互助园区,从根本上改变陕西省产业园区竞争力弱的问题。


  从内部看,一是城乡均衡发展不可偏废。当前,应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举措包括:缩小苏南苏北乡村发展质量差距;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打造典型示范性新时代农村;探索城乡合作新模式,特别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城市保障性住房、城乡旅游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交通设施覆盖,使城乡交通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以产业平台打造为核心建设江苏省特色小镇,但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必要的产业平台之上,避免以特色小镇为名过度建设浪费,同时,特色小镇建设应当以落后地区乡村为主体,扶弱而非助强。


  二是南北发展差距亟需解决。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关乎江苏省未来整体竞争力的大局,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重点城市崛起战略。重点提升苏北城镇化发展水平,将苏北作为外向型发展区进行整体设计,着力打造连云港国际贸易港口;强化城际一体化。尊重边界城市一体化的现实,分别将南京、连云港打造为省际合作模范城市;建立环江苏1小时和2小时高铁网;实施东部振兴战略。江苏重点扶持的经济重心应从“苏锡常”转向“南盐连”,重点打造江苏沿海经济走廊,直接对接上海、浙江、山东,突破江苏经济主体长期局限在苏南的发展格局。


  三是家庭城镇化质量必须关注。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重点关注个体城镇化,没有考虑到家庭城镇化的进程,个体城镇化的评估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应该建立以家庭为评估单元的城镇化评价标准。同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江苏省的家庭城镇化质量:


  通过空间供给提升人才竞争能力。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增加人才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加快推进租购同权,租购同权须建立在公共服务均衡化基础之上,加大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疏解南京高校过度密集问题,避免南京人才内卷化,将南京部分高校迁往江苏其他城市,如南通、常州、盐城、连云港均为可选城市。


  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具体做法主要包括:进行贫困空间系统调查,提出针对性的贫困片区规划建设策略;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内城更新治理;强化社会保障,促进家庭社会流动。


  为流动人口家庭本地化、就地城镇化创造条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及时开展流动人口家庭聚居地空间品质和居住安全调研工作;将就业保障作为重要政府考核指标;在城市内部建立合理的“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空间单元和空间层次,减少城市拥堵等问题。


  四是强化生存环境联控联管。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地方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在环境治理上,应划定省域生态环境严控区域,强化城市山体、水体保护;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城市内部环境整治;建立省际环境控制合作机制;建立城际污染联合管控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