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助推亚欧合作升级的“新中国力”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2018-04-03 | 责编:王琳_观点

       亚欧大陆幅员辽阔,构成了世界的“中心地带”。亚欧大市场生产总值超过全球的一半,贸易总量接近全球的70%,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产业互补性较强,已成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一系列“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各大地缘政治板块不断整合,给整个亚欧大陆的合作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亚欧各国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区域发展中寻找合作新机遇,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共同发展?作为亚欧会议的创始国之一,中国将在新一轮的亚欧经贸合作中扮演何种角色?

       有鉴于此,在亚欧各国政府和行业代表及专家的支持下,2018年3月23日,由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主办的“新时代下亚欧合作的挑战与机遇”专题研讨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博士受邀参加会上的主题发言与讨论。
       全球视野下亚欧合作的风险与挑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形势处于复杂的变化之中,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亚欧地区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来自亚欧各国的专家代表就亚欧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行了讨论。各参会代表一致认为,虽然亚欧关系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与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挑战,但亚欧之间联系反而更加紧密,更具战略意义。同时,亚欧各国应以更宽广的眼光审视亚欧合作所存在的风险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势力重新抬头。资本与贸易的全球化在给亚欧发达国家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失业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条件恶化、经济低迷和政治动乱等负面效应,这催生出一股反全球化势力。同时,因国际金融危机蔓延而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阻碍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流动,给全球可持续球经济增长蒙上阴影。该现象应引起亚欧各国对全球化造成的混乱和失衡进行反思。

       区域内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协调机制作用有限。亚欧大陆涵盖众多国家,有些国家经济规模相差悬殊,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相互之间需求不对称等问题。另外,亚欧地区现有的合作机制有东盟、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亚欧会议、欧亚经济联盟等,虽然合作机制众多,但趋向碎片化,总体协调作用有限。如何利用现有的机制为下阶段的亚欧合作提供基础和平台显得极为重要。

       地区形势动荡多变,导致投资合作的政治风险上升。纵观整个亚欧大陆,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部分国家对外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对内面临政局动荡、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国内外局势的不稳定给区域间的投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胡振宇博士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基建类项目为例,指出此类项目的前期投入成本大,运营后期收益稳定,很容易被东道国政府垂涎而收归国有。目前,政治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加大在亚欧地区投资合作的最大阻碍之一。
       务实推进亚欧合作,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回温的迹象,但同时也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倾向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建设开放包容的亚欧市场,如何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从而为亚欧经贸合作和全球化提供新的动力?与会的各国专家代表展开积极讨论并纷纷建言献策。
       进一步完善多边体系,加强亚欧贸易和投资的制度性合作。来自亚欧各国的代表经讨论后指出,应加强现有合作机制与新的合作机制之间的对接与协调,充分发挥多边平台的作用,开展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协调和沟通,以提升相互之间的需求。其中,作为旨在促进亚欧大陆间多边合作的机制,“一带一路”应更新原有的对话与合作框架,由双边对话向多方共商逐步转变,推动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相关安排,继续以促进“亚欧互联互通”为重点,坚持促进亚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亚欧国家抵御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增强互信、共享合作成果是深化亚欧贸易投资关系的需要。对此,胡振宇博士一方面强调了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契约精神是亚欧各国处理合作分歧、解决摩擦争端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解读了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合作精神对建设更加紧密、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亚欧贸易投资联系的重要意义。在推进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亚欧各国应通过对话增进了解、加强互信,减少贸易投资项目中不必要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同时应确保项目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让区域合作的成果惠及投资所在国的人民,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是推动亚欧合作的创新举措。其中,寻找中欧间新的合作机遇成为会上探讨的热点。胡振宇博士与欧方专家均认为,开拓中欧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将有助于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低迷等问题。考虑到亚欧大陆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中欧双方应重视“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将双方在不同领域的优势转化成合作的实际成果,这将有助于高效配置亚欧合作方的资源、重塑全球分工体系,将亚欧各方的利益紧密联结,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助推亚欧合作新发展的“中国力量”

       中国作为亚欧会议创始国之一,其在新时期的亚欧合作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围绕该话题,胡振宇博士从全球视角与在场专家分享了中国的合作共赢理念。

       首先,中国致力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并积极扩大进口,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以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该报告内容为推动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指引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欧各国应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推动亚欧互联互通,打造亚欧经贸合作新亮点。

       其次,共建“一带一路”,共谋发展福祉。“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成果,成为沿线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其中,中方与英国和希腊分别在欣克利角核电站与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合作项目均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同时也为深化区域合作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中欧交流创造更加便利的联通条件。“一带一路”将为亚欧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为亚欧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共享成果。

       再次,携手亚欧各国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内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去产能与产业结构优化。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中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巴黎协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显示出与亚欧各国一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心。在未来的亚欧合作中,各国将携手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持续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次研讨会充分发挥了亚欧各国政界、商界、学术界作为推动亚欧合作转型升级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推进两洲之间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打造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动力。

 

发表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