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安倍连任后,中日关系将发生什么变化?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冯玮 | 时间:2018-09-21 | 责编:王琳_观点

       冯玮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9月20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在总共405张国会议员票和405张地方票中,“挑战者”石破茂最终仅获得254票,不到“卫冕者”安倍553票的一半。这不出我的预料,不过,有点出乎我预料的是,安倍在地方票中的得票率仅为55%,说明安倍在地方上并非深孚众望。如果安倍连任至2021年底(虽然众院第一大党总裁是“当然”的首相,但两者的任期并非完全同步),将超过20世纪初的桂太郎,成为日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


        安倍能够取得“超长”任期,首先归因于自民党党章的修改。以前自民党党章规定,党总裁只能连任两届,每届三年。2017年3月初,自民党第84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中关于总裁任期的修正案,由“最长两届六年”改为“最长三届九年”。若无此项修改,安倍在2018年9月就该届满走人。


        不过,修改党章,本身就是为安倍连任铺平道路。所以能够获得通过,公允地说,主要还是因为安倍在任内取得了不错的经济业绩。至2018年初,日本GDP连续8个季度增长,为28年来首次。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日本失业率为2.2%;创23年来的新低,而2012年安倍再度执政时,是4.2%。


        安倍连任后,中日关系将发生什么变化?安倍竭力推动的修宪,特别是修改作为日本“和平宪法”支柱的第九条,是否会对中国构成威胁?这是中国一直高度警惕的问题。


        安倍成功“卫冕”后即发表谈话,表示将在秋季临时国会提交自民党修宪草案。修宪,多年来一直是自民党竞选纲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倍的政治夙愿。按照安倍的说法,就是“将60多年前美国占领时制定的宪法交还国民手中”。2007年首届安倍内阁就向国会提交了《日本国宪法修改手续相关法律》(通称《国民投票法》)并获得通过,规定修宪法案在参众两院各获得2/3议员赞同后,诉诸18周岁以上的国民公决,过绝对半数即视为通过。


        修宪最大的阻力是修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该条规定“1、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2、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1954年,日本设立了防卫厅(2007年1月升格为防卫省)和自卫队。自卫队是否属于“战争力量”,长期存在争议。2012年11月,日本众议院大选之际,安倍代表自民党提出的竞选纲领明确提出:“在继承和平主义的同时,明记自卫权,规定保持国防军”。也就是说,不仅将“自卫队”的存在视为合乎宪法,而且要将其升格为“国防军”。


        不过,修改宪法第九条因为遭遇多数民众的反对,同时也为了协调共同执政的公明党的立场,已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安倍自民党的修宪主张是让自卫队明文入宪,“结束自卫队是否违宪的讨论”。


        日本修宪及提升军力,对中国当然不利。但是,客观地说,即便日本修改了宪法第九条,也并不意味将奉行扩张主义,将复活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因为,《日本国宪法》第98条第2款规定,“日本国对缔结之条约及已确立之国际法规,必须诚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第2条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联合国宪章有专门针对二战侵略国家、被称为“敌国条款”的第53、77、107条,规定若当年发动侵略的国家再次对他国动用武力,受侵略国可迅即实施武力反击。中国有火箭军,日本若敢造次,必遭灭顶之灾。


        在这方面,我认为中国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今年,中日高层互动频繁,双方均明确传递出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信号。今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在《朝日新闻》发表了《让中日友好合作事业再起航》的署名文章。


       今年9月初,安倍在接受立场右倾、经常刊登负面涉华报道、评论的《产经新闻》专访时表示,他将于10月底访问中国。安倍称,“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访问了日本,中日关系已完全回到了正常轨道。”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见安倍时指出,“近一段时期,安倍首相和日本政府多次在对华关系上展现积极姿态。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正步入正常轨道,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相向而行,保持改善向好势头,推动中日关系稳中有进,得到新的更大发展”。


        今年10月23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40周年。我认为,继续当选自民党总裁、踌躇满志的安倍,很可能在这一天访华。若果真如此,中日关系将在时隔12年以后,即在2006年10月,安倍初次上任首先访问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后,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