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天津滨海迸发城市生命力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 作者:唐羊 | 时间:2018-10-12 | 责编:李晓曼

【编者按】

2018年5月31日,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发布“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中,中国城市排名跃进的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从2008年仅有7座城市入围,到2015年的21个,再到如今的27个。“中国一线城市的得分平均每年增加1.8%。相比之下,加拿大和美国的城市,得分年均增长只有0.6%”。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未令人失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兴城池正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支点。

“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城镇人口总数超过10亿人,城市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到75%的贡献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相关报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底,中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近60%。当城市群愈渐成为未来发展的主体形态,我们将如何解读这些可喜的数字?高密度的城镇化建设,难道仅仅意味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吗?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正从‘扩空间’向‘提功能’转变,产业发展和人居功能的完善对城市发展带来内生推动力”,业内专家指出。经凤凰网国际智库观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一座功能性较为典型的国际化都市,规划者已不拘泥于聚焦经济发展或产业布局,而是将目光逐步转向提升人流密度、文化创新,打造生活品质、城市精神等软性条件。唯有全方位地补给“城市味”,进一步地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同时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不断开拓思路,打造聚集区,赢创新经济增长点,方可称得上是一座高质量发展之城。

从“刚性城市”转向“弹性城市”,一场城市变革已悄然开局。

【“中国式新城”缺什么?】

中国到底需要建设怎样的新兴城市?“新城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医院和产业,设置文化休憩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新城”如此注解。

针对中国的特色国情,不同阶段已出现形态不一、特色各异的新兴城市:有因城市结构改变生成的组团级“新城”;有因内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所联动形成的“新城”;有城市郊区化蔓延形成的郊区新城……“我并不认为天津滨海新区就是一个简单的新城。即使我们把它看作是新城,但不能仅仅从行政意义上讲。它跟北京的通州新城是一个概念吗?并不是一个概念,滨海新区应该是一个‘新都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杨开忠告诉凤凰网国际智库。

所谓的“新都会”都应包含哪些要素?杨开忠认为,首先应是城乡统筹,这不仅仅是城市,其中还涵盖了城区和乡村,它们在同一个通行圈里并存。其次是实行开放的人口政策,甚至是采取特殊的人口政策,聚集足够多的人气。最后打造城市品质,不断地进行升级,用国际一流的标准来要求地方品质。

用国际一流的标准来打造地方城市品质,是否就离国际化大都市又近了一步?在凤凰网国际智库看来,除北京、上海、香港等一流城市之外,中国的许多城市虽不能被冠以“国际化大都市”之称,但却能够被打造成具备专门功能性的国际化都市,如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国际IT制造业城市等。天津滨海新区用港口联通世界,属于名副其实的国际港口城市。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新区在国家历史进程中一步步地实现“蜕变”,天然的港口属性让其优势尤为突显。

滨海新区三十多年间建起一座宜居新城(张春明/摄)

自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晋升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国家级新区时,滨海新区便掀起发展浪潮。在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布局的“第三波巨浪”中,滨海新区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滨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新区发展起来以后,天津就起来了。这主要是靠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支持,为全国探索经验。围绕着产业发展及其背后的金融创新,这才是理解滨海新区的发展的核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向凤凰网国际智库表示。

经凤凰网国际智库调研分析,天津滨海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得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主动积极作为。新区连续实施了3个综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在行政管理、涉外经济领域推行体制改革,且在金融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举措均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40年前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思路有何变化?“过去我们的改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围绕着怎么集合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过去的发展是靠要素和投资进行驱动的”,杨开忠对此进行对比。“新时代的改革,一定是把激发创新活力放在核心位置,我们要在这方面有所谋划”。

但若不抓住人心,靠谁来创新?过去通过政策红利及财政猛药刺激巨量投资,未顾及市场容量而以计划式的政府推动造成了土地的饱和,以及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城市与产业应该如何“共存”?怎样能让城市升温?亦或者,我们如何打造一座充满前景的城市?

“有前途的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表示。“首先必须有可持续的环境、充满希望的人群,其次要有创新的活力、发展的空间”。北上广深一类的特大城市虽具备十足的发展潜质,但并不唯一。俞孔坚认为像云南大理、海南三亚、广东中山这类对特大城市进行互补的生活型、休闲型城市,以及交通便捷、文化资产丰厚的中小型城市同样拥有无法比拟的竞争力。

大力“补给城市味”,让城市宜居、人过得舒适,始终是新城规划者应该着力考量的问题。凤凰网国际智库在分析、比较多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路径后得出:片面的经济产业发展、较为单一的城市分区,尺度宽大的街区、稀缺的交通模式等因素都割裂了人城之间的亲密度。鉴于此,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避免空间形态建设粗犷、大而无序、“摊大饼”式样的发展,滨海新区应当逐步从“刚性城市”向“弹性城市”转变。在此过程中,天津滨海新区做出了怎样的尝试与努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等城市治理新概念又赋予了新区怎样的生命力呢?

【产城融合,从产业园区转向宜居城市】

持续的开放、投资企业的相继到来,使得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成为滨海新区无法回避的问题。投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让重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绝对主体,新区整体经济发展是快了,但这是否拉动了天津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城市的承载力、以及完善了城区载体功能呢?“滨海新区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各大功能区、加速企业的聚集,发展城市配套设施并非着力发展的方向。产城融合,体现了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蒋宁向凤凰网国际智库表示。

当地媒体《滨海时报》曾将滨海新区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港口是心脏,交通是血脉,能源是血液。若要打造一个强健的体质,就必须“心脏强健、血脉通畅、血液充足”。在滨海新区2279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的版图上,全面扩展海陆空运输路线如同打通“人体经络”。在降低产业成本与居民出行成本的同时,城市建设更需要系统化,“以适度超前为原则,经过十年开发建设,以‘两港、两高、三快’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城市建设由重建设到重管理转变,并开始向管理精细化过渡”,《天津滨海新区2006-2015发展报告》指出。

通过凤凰网国际智库调研观察,城市的发展不能只考虑产业布局或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整体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滨海新区的宜居城市目标涵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由此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是势在必行之举。

加强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在对外开放、创新力稳步增长的同时,从“粗放”转向“集约”,生态环境成为开发区的首要关切。据悉,天津开发区全力实施‘美丽泰达·一号工程’,已完成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大港再生水厂是天津市第一个以滨海新区生活废水作为原料的再生水项目,日处理污水达3万吨,大幅减少城市排污量,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吸取国际上优质城市的发展经验,遵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律,让滨海新区在城市治理方面广开思路。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建设经验,中新天津生态城建立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配套模式,规划建设标准化、一站式服务的10个社区中心,形成15分钟生活圈,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高度肯定。

绿草如茵的宜居城市(焦永普/摄)

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配套和完善能增进城中人的幸福感。补足民生短板是一项长期工程,滨海新区政府从2013年实施推行的“民生工程”计划,到2017年已累计完成投资214亿元。滨海新区的生活有滋有味起来:免费的公共体育场、国际医院、学校、社区服务等不断涌现,“人气”慢慢聚攒起“城气”。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开馆的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一改往日图书馆的刻板模样,用科技和未来感摇身变“网红打卡地”,被国内外媒体赞誉为“全球最美图书馆”。这座极具巧思的图书馆由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屈米先生设计,馆前有眼睛造型,象征着透过滨海看世界,而馆内的球形报告厅,叠嶂有质的千层书架,有着“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寓意,勉励人们勤学攀登。作为国家首批试点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藏书高达120万册,借还书均可网上操作,且在滨海新区全域通借通还。截至今年4月,“网红图书馆”已接待140万人次、398个团体到访参观。

于天津滨海新区而言,城市发展是否需要更多具有创造风格的“网红图书馆”?或是类似具有传播潜质的创意文化景观?答案是肯定的。从国家到城市,魅力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甚至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二波动力”。滨海新区除了在产业上发展聚集经济,也应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并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潜质,打造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人才,就是抓住城市未来】

敢问城市的出路在何方?路在“用脚投票”的人们脚下。

流动的时代增加了城市发展轨迹的不确定性,而总有一些经验让万变不离其宗。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不一定是伟大的,唯有积极拥抱并接纳时代的新特征,才能体现出成熟之都的价值。“创新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凤凰网国际智库于2016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调研团队通过梳理、总结深圳、北京、青岛的城市发展经验后得出如此结论。

“中国的城市创新如深圳、杭州,它们均是依靠科技力量(互联网)来进行驱动转型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化手段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国家也在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植”,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王金杰博士告诉凤凰网国际智库。拥有源源不竭的创新力等同于占据一口“智慧之井”,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发展之路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大型城市对于城市发展的认识在发生重大变化。例如2012年期间较为强调控制人口,而在2015年后则开始重视人才创新,需要高端人才引进,主城区分工,城市产业发展等问题”,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蒋宁接受凤凰网国际智库采访时表示。天津滨海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仅有220多万,而在2017年已突破300万大关,7年增加80万人——这些“新区人”大多来此地投资兴业找工作。

善于挖掘和激发创新潜力的城市,永远向一群有想法、有闯劲、敢冒险的人们敞开怀抱。中国已走到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点,“人”已成为产业转型、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等历史进程中的关建要素。“过去人才跟着项目走,现在是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天津落户96小时”梦醒的余温还在,无论结局令人狂喜还是惆怅,天津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都已稳坐赢家。

在全国各省市的“抢人大战”中,天津滨海新区高额的补贴力度足以彰显其求贤若渴之心。据悉,“针对院士或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将最高给1200万元补助;针对本科、硕士、博士生,也会提供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连续三年的住房补贴”。天津滨海新区的人才打破了年龄和学历限制,给出上亿元奖励,成为吸睛的最大亮点。“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环境。从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构建‘政策惠才、平台聚才、产业引才、金融助才、开放纳才、服务留才’六位一体的人才发展体系”,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表示。

滨海新区对人才求贤若渴(焦永普/摄)

人“抢”来了,然后呢?“新区下一步应该按片区划分,将人口均等化、教育医疗水平均等化,大量的人口不能集中在中新生态城”,蒋宁指出批量人才涌入新区后的挑战。唯有平衡资源、优化制度,才能从多方面化解、调节“产城分离”的窘境。

经凤凰网国际智库观察,与早期深圳或浦东新区发展初期相比,能决定地区持续良好发展的关建动因不再是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各省市国家级新区享有趋同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充分调用自身主观能动性。

天津滨海新区迸发出的地方性、内生性的制度创新力不容小觑。改革当前,怎样的革新思路是值得天津滨海尝试与摸索的?

城市发展的本质是聚集。为推进滨海新区的城市建设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良好的空间聚集意味着生活区的布局不宜太散。“要改变过去那种铺摊子、扩规模的运动式发展模式,按紧凑型的思路‘做实’若干组团,从紧迫性分析,首要的是集中人力、财力、智力打造滨海新区核心标志区,尽快实现核心区的繁荣,强化滨海新区城市形象传播,形成城市名片”,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孙涛如是说。

伴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环境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以“吃住行游购娱”多维一体的旅游接待设施也已形成体系。京津冀一方面,塘沽、汉沽和大港原三个行政区历史悠久,给滨海新区奠定了浓郁的历史底色;另一方面,新区积极开辟新兴旅游景点,不断强化航母主题公园、极地海洋公园、东疆邮轮母港等重点旅游特色景区,用特色旅游路线、产品和服务体系来吸引广大游客。从工业聚集地到休闲旅游都市,这对促进滨海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均大有裨益。

一步步地挖掘、完善城市功能,势必也将激发出滨海新区更大的文化发展潜力。滨海新区应当不断在地方性和全球化间寻求平衡,对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以文化撬动世界,开拓天津传统文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契合点”。在打造一座具有创新力的文化新城时,凤凰网国际智库认为以下三方面值得关切:首先政府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既要有坚定的倡导,还需灵活的政策和机敏的反应;其次,民间创意和本地居民的参与尤为关键,政府的治理不应是简单包办,而是应集民智,鼓励民间释放出个人力量;最后,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应尽量避免“贵古贱今”的固化思维,应给予新生代具有活力的文化资源更多的关注,而不是忽视或限制。

此外,一座城市的品格精神足以从岁月的积淀中得以窥见。悠悠的历史为天津滨海新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有四次抗击列强入侵的大沽口炮台,有见证维新图强的大沽船坞,有亚洲最早的永利碱厂和化学研究社,而北塘海鲜、塘沽版画、汉沽评剧更为这座古城平添了韵味与风情。手捧一副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这座建于一片盐碱荒滩的城市正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品格。面向大海、挺立潮头彰显开放包容的特质,而崇尚实干、自强不息正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和实体经济过程中遗存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昔日大沽口抵御外侮,还是如今盐碱滩上开创新业,滨海新区在落实“五个现代化天津”的要求时,无疑在为软硬实力兼备而蓄力。“提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就是既要巩固我们的‘硬实力’,也要扩大我们的‘软实力’,让更多的企业和员工创业在滨海,生活在滨海”,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光华如是说。于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智慧都市而言,饱满丰厚的文化精神、温情且值得传颂的城市故事从不应缺席。

城市依人而建,因人而兴。若缺失鲜活的生命个体,“空城”无法维持生计;若忽视人的巧思与智识,城市的各类创新与腾飞更无从谈起。在我国既往发展史上,政策的制定多遵循经济考量,以资本、土地为本,城市发展空间也是围绕生产需求来进行规划。然而走过改革开放40年历程,身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无法以牺牲环境、资源,甚至劳动者的健康和幸福来发展经济。未来下一个40年,中国城市的发展思路究竟是什么?

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环保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标志着人城关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天津滨海新区应进一步深化“产城融合”理念,并将这份落地的实践视为长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有力举措。城市规划者应当充分理解国家转型期间复杂化、多样化的人类活动模式,以城市文化为依托、公众参与为契机,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特质,为构建更为“人性化”的繁荣宜居智慧城市铺开蓝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