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四十年前改革的起点是市场,今天起点是政府

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 作者:张晓晶 | 时间:2018-10-15 | 责编:于京一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会带来中国经济自身的转型升级,也会带来同其他国家深化合作的新机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认为,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提出基于两点:一个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减速;另一个是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世界上并不存在高质量发展的完美参照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质量发展有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构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内容。

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不是对“更高、更快、更强”目标的盲目追求,而是更加注重全面、协调的发展,尤其重视补齐发展的短板。所谓“好事不扎堆”,要避免所谓的全优思维。那种希望每个指标都达到最佳,是一种奢望。实际上,由于指标间可能存在冲突,因此需要相互补台和相互妥协。比如创新发展,就容易造成“创造性破坏”,就会带来差距和不平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包容和共享来补台。如果过于追求创新,但共享发展跟不上,这样的创新不可持续。再有绿色发展,也需要增长速度慢下来一些。一味追求GDP增速,就可能牺牲环境,所以GDP增速要“迁就”绿色发展。

鉴于政府作用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建设高质量政府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如果说40年前改革的起点是市场,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则是政府,要努力提高国家能力以及政府的效率、公信力和可持续性。过去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价主体主要为政府自身,依靠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评价。而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应当以人民群众作为评价主体,自下而上的评价及第三方评估变得更为重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主讲“新时代中拉合作”首场报告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