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宜宾:夯实城市建设的产业之基

来源:罗来军 | 作者: | 时间:2018-11-21 | 责编:王琳_观点

编者按:11月16日至18日,中国网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举办“智行中国——走进宜宾”融媒体调研活动,研究挖掘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近年来,宜宾市的改革、开放、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迅猛势头,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罗来军分别从六大方面介绍宜宾市的建设盛况,形成“六个宜宾”篇章:域心宜宾、生态宜宾、产业宜宾、旅游宜宾、科教宜宾、开放宜宾。该篇为“产业宜宾”篇。

“中国白酒之都”的酒产业

众所周知,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根基。宜宾市高度重视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2017年,宜宾市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72.97万千升,同比增长14.43%;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36.36亿元,同比增长14.45%;利润总额160.00亿元,同比增长38.32%。宜宾白酒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区位生态优势。宜宾地处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之间,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和云贵高原北坡,是地球上最佳酿酒带。

历史品质优势。宜宾是“中国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产区”,拥有4000多年的酿酒史和“独特多粮浓香型传统固态法酿造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粮农组织认定的“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拥有宜宾五粮液老作坊、红楼梦糟坊头老作坊两个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文化遗产。

产业资源优势。白酒产业是宜宾的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以五粮液集团为“干”,宜宾酒公司、叙府酒业、华夏酒业等十朵白酒金花企业为“枝”,安宁烧酒等一批小微企业为“叶”的产业集群,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茅,对宜宾社会经济具有显著支撑作用。

宜宾白酒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贡献:行业地位持续提升:2017年,宜宾市白酒产业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6.09%、18.33%、15.56%,比2016年分别提高1.16、3.18、0.78个百分点。品牌打造屡创佳绩:200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授予宜宾“中国(宜宾)白酒之都”荣誉称号;2017年,中国酒业协会授予宜宾“世界十大烈酒产区”荣誉称号。行业标准领先全国:2017年12月,《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团体标准被列入国家工信部科技司2017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是四川省唯一、全国白酒行业唯一、全国市州级唯一入选项目。

长达三千年的茶产业发展史

宜宾有22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酿酒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还是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四川省内四大产茶区之一、川茶整体布局“三山一早”的特色早茶核心区。宜宾正利用多种优势做大做强现代特色茶产业。

自然生态优势明显。宜宾市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属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过渡带,地跨北纬27°50′-29°16′之间,紧靠茶树黄金纬度30°;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海拔高度在236-2008m之间,全市适宜早茶生产的区域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65.3%,早茶生产资源非常丰富。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我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东晋.常璩)和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明确记载,宜宾(古称僰道、戎州、叙府、义宾)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

产业基础不断壮大。据统计,2017年末,宜宾茶园规模居四川省第一、干茶产量和综合产值居四川省第二。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市。川茶集团、川红集团、早白尖茶业、乌蒙韵茶业、双星茶业、鹿鸣茶业等茶叶企业建成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弘扬传统工艺,创新开发了优黑优红、冷泡茶、腊梅花茶等新型茶品和系列花香茶,生姜茶等养生茶,形成了“长江首城、六茶共舞”的发展局面。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宜宾早茶”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天府龙芽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宜宾早茶”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到111.09亿元,标志着宜宾茶首次进入中国名茶行列。特别是在2017年举办的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宜宾市为全球首个“世界著名茶乡”称号、授予川茶品牌促进会的“天府龙芽”为“世界名茶”称号。

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成功申报以茶叶科技创新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川茶集团被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茶行业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创建了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川茶产业商学院,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四川省茶业科技创新领跑者。

雨后春笋的竹产业

宜宾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禀赋较好,有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竹资源种类多、面积大。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全球最适宜竹类生长的地区之一,是四川乃至全国竹资源最富集地区。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竹种39属、427种,竹林面积达31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6%,占全省竹林面积的17.9%,占全国竹林面积的3%。

竹加工门类广、体系全。宜宾竹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竹浆造纸、竹浆粕、竹纤维、竹笋加工、竹饮料、竹人造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多门类的竹加工体系。至2017年,全市有竹加工企业4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亿元以上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

竹文化底蕴深、历史久。历代诸多诗人曾诵咏宜宾竹,赋予了竹的文化内涵。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葛氏竹林留别》、赵遹的《题万松岭》、清代沈华的《游万岭箐》、当代曹禺的《蜀南竹海》,,以及蜀南竹海流传的《竹公神像的来历》等民间传说与故事,都赋予了宜宾竹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江安、长宁的竹编、竹雕技法繁多,更有独特的竹簧工艺,这些竹艺术品保留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笔情墨韵,彰显了绝妙的艺术魅力,体现了文化和自然的和谐特质。

竹旅游景观美、潜力大。宜宾已建成以竹为主题的旅游景区9个,其中4A景区4个(蜀南竹海、僰王山竹海景区、七洞沟景区、西部竹石林景区),3A级景区3个(常生•山水印象、藕花洲、龙蟠溪),2A级景区2个(苦竹寺、禅海原乡景区),有蜀南竹海竹类专题博览馆1个。蜀南竹海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竹的海洋”,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强劲增长的战略新兴产业

宜宾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均比较强劲: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一方面,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改造提升进程加快。2017年,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8.8%。白酒、纺织、化工等传统特色产业形成了以五粮液集团、丝丽雅集团、天原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集聚的联动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逐步成为引领全市工业增长新引擎。2017年,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4.8%,其中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终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8.2%。

发展平台丰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速,产业创新能力增强。拥有一个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2个工业园区,宜宾港正式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海关、商检等口岸机构齐备,是世界银行咨询报告确定的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开发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建成国家级精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成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产业技术联盟4家,拥有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7家(其中国家级1家),国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近400个。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53家,创新型企业7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其中国家级7家),工程技术中心14个(其中省级3家)(作者:罗来军,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