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拥有海洋的基因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安然 | 时间:2019-02-20 | 责编:王琳_观点

安然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千呼万唤始出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大湾区规划)终于公开发布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一出生就是姓“海”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心是雄安不是滨海新区,长江经济带龙头入海,但重点是整个长江的流域经济,唯独粤港澳大湾区,名字就带海,是珠江入海口,是向海发展的战略前沿。从国家发改委已发布的区域经济战略来看,基本是城市群规划或经济区规划,且沿海地区自北向南已有一系列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珠三角规划纲要即将到期,但湾区的规划纲要还是第一次。

湾区是个舶来品,全球公认的著名湾区包括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我们国家向海的国家战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一带一路”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湾区应该是新时代第三次向海发展。大湾区的核心,港澳、深圳、广州,都是我国最早开放、最国际化的地区,此次大湾区规划发展骨子里就带着海洋、开放和国际化的基因。

大湾区规划将“海洋经济”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单独表述。从以往的区域规划来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无非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而海洋经济作为兼有部门经济和区域经济属性的产业门类,难以完全融入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往往在新兴产业板块或按三次产业拆分表述。

此次大湾区规划单独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对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海洋经济发展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更是对2017年广东省编制沿海经济带规划和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精华内容的提炼。广东作为我国海洋大省,海洋经济连续24年全国领先,早在7年前就肩负国家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历史使命。随着海洋强省建设的提出,广东省着力打造六湾区一半岛,其中珠江口湾区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基底,是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同时,广东省成立了海洋工作领导小组,虽然原省海洋厅已改组到省自然资源厅,但原省海洋管理部门还是前瞻性推动了省级海洋经济、海岸带和大湾区海洋专题研究,为未来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提前谋划。

具体到大湾区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内容,可以概括为:

“粤+港+澳”

大湾区规划首次明确了港、澳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定位方向,其中香港主要发挥海洋经济基础领域创新研究优势以及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发展海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澳门主要发展海上旅游、海洋科技、海洋生物等产业。规划进一步清晰了粤港澳海洋合作的主要路径,即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鼓励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经济+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大湾区规划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之前,着重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这也是海洋经济规划区别于其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般区域规划的关键点。在广东省已有海洋空间规划基础上,大湾区规划要求与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统筹海岸带(含海岛地区)、近海海域、深海海域利用,还重点强调了澳门海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

“产业+公共服务”

大湾区规划将海洋公共服务摆在更重要位置,优先提出“强化海洋观测、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转变”海洋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在海洋产业体系构建中,提出了优化提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集中集约发展临海石化、能源等(临海)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提出的两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次得到权威表述。自国家海洋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以来,深圳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推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决定、实施方案等系列政府文件出台,并积极推动海洋领域规划立法和改革创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借鉴全球海事中心提法,全球著名湾区的核心城市均是重要的海事中心城市,也是对全球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海洋城市。此次大湾区规划明确深圳定位,既是对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在湾区海洋发展作用的期许。

大湾区规划给海洋经济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未来将进一步与国家“一带一路”联动,大湾区海洋的未来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