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不忘初心,更好为新时代汇聚力量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新宇 | 时间:2019-03-04 | 责编:白石

——中国网成功举办人民政协70年专题论坛


 

(中国网记者 蒋新宇)33日下午,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当晚,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刚下大会、又上小会,与专家学者一同受邀来到中国网,参加以“人民政协70年,不忘初心更好为新时代汇聚力量”为主题的中国圆桌论坛,共话政协工作,畅谈履职心得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将迎来70周年的大背景下,此次中国网中国圆桌暨议库沙龙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人民政协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方面双向发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一起回顾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历史功绩,讲述政协委员鲜为人知的履职故事。


回顾人民政协走过的近70年历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王小鸿在论坛上表示,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民主制度安排,人民政协从形式到制度再到体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王小鸿


王小鸿说,1949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诸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新中国建设的许多基础性工作都是由第一届政协会议完成的,包括确立了国名、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和首都。


王小鸿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不再代理国家权力机构,而是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各党派协商机关和实行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民主形式长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的论述。人民政协在原有三个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是人民政协的新定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今天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凝聚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智慧力量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在谈及人民政协制度优越性时强调,人民政协制度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汇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力量,以及中国的“和合”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以广泛的民主协商为基础,承载了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实现国家和民族自强的理想,经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不懈探索,凝结了改革开放40年的思想结晶,从而在今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智慧光芒。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在谈及委员履职时表示,人民政协发展壮大的过程,正是汇聚力量的过程,人民政协的界别不断扩大,现在已有34个界别,今后可能还有更多的界别增加进来。人民政协要凝聚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各个行业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诉求都能够在人民政协这一平台上表达,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将社情民意的热点、难点、焦点在政协工作中充分发达,这是人民政协的使命担当,也是其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论坛上表示,协商民主是集思广益式、融慧式民主,人民政协是可以把民主与和谐,协商与监督融为一体的。政协制度的优势在新时代更加凸显。政协的工作宗旨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为了服务于国家的大政方针,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政协不是权力机构,而是议政平台,是民主协商的制度安排。在履职过程中,政协委员不求说了“算”,但要追求说得对、说得准,委员提提案的时候,不需追求数量,而要追求质量。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王报换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王报换认为,人民政协走过70年历程,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认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定位至关重要。通过一线思维、双向发力这两个关键点可以更好地认识政协新定位,更好地把政协建设好。


在论坛上,与会委员还结合自身的履职经历,就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质量谈心得体会,并与专家一道在建立政协履职评价体系、精准提案、智库合作、协商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各自建议。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只有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问题、提出高质量的提案,才能不断增强政协委员的履职工作,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圆桌,智慧发声。由中国网智库中国创办的中国圆桌系列论坛,聚焦全球热点,预判国际形势,解析中国发展,致力于分享智库、专家权威观点,传递中国声音。(责任编辑 白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