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弱企稳”,下行压力仍会加大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2019-04-22 | 责编:王琳_观点

2019年4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对2019年3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徐奇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张俊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在“六稳”政策和系列改革举措的提振作用下,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成功抵御了各种下行风险的冲击,多数指标较去年4季度企稳或改善。但综合1季度核心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在短期企稳中的结构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如何理解中间的不一致性?本报告认为,1季度最为明显的两大背景特征是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力和改革开放进程重新提速,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带动宏观经济短期企稳。但由于政策传递和改革红利的释放存在一定的时滞,在前期需求不足的惯性压力下,中国宏观经济目前仍保持运行低位,消费和投资的结构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最早于2-3季度出现明显改观。

 


主要表现在:1)实际GDP增速“弱企稳”,但名义GDP增速加快下滑,总需求偏弱带来生产领域的价格紧缩效应;2)投资和消费需求边际改善,但内部结构分化特征更加明显;3)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短期企稳回升,但年中出现回落的风险依然较大。

 

 

 总体而言,由于宏观调控和改革力度同时加大,2019年经济形势有可能会好于2018年的实际运行情况,但需要密切关注新风险的累积和旧风险的再度上扬以及结构分化加剧下的局部压力,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适时出台更多的改革举措。 

 

 

与会嘉宾围绕3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点评,并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观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