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城市化大潮中的收缩型城市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来军 张耀军 任元明 | 时间:2019-04-25 | 责编:李晓曼

罗来军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耀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

任元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文简称《重点任务》),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了“收缩型中小城市”的概念,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一项中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近些年对于城市扩张讨论的比较多,对于城市收缩则缺乏关注,实际上收缩与扩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在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有城市扩张,则必然会有城市收缩。因为大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势和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再加上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还不高,还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间,因此收缩一般发生在中小城市。收缩城市的概念源自国外,原指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并伴随着产业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资源闲置等现象,虽然国内目前在学界还未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城市人口数据比较直观,易于收集,学界普遍将人口规模的逐渐减少作为收缩城市的核心内涵。

由于收缩型城市的标准并未统一,国内对收缩城市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统计口径得出收缩型城市划分结果也不相同,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通过比较分析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26.71%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37.16%的县市(区)在这期间发生相对收缩。其中,以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收缩最为严重,且集中出现了“市区—市辖区”双收缩的现象。清华大学教授龙瀛认为,中国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有180个城市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利用2007年到2016年的663个城市的数据,得出其中有84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

城市收缩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收缩的原因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是城市居民用脚在投票的结果,某种情况下也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结果,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有些城市因为较强的“吸引力”成为了人口净流入地区,成为了“扩张型城市”,这些吸引力可以包括较好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较好的就业机会,以及教育、医疗资源和宜居程度等因素,而有些城市因为吸引力不足导致了人口净流出,最终成为“收缩型城市”。

宏观层面,城市的发展也有其特定的历史周期,收缩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之一,城市的收缩可能不代表衰退,反而代表城市的一种进步,某些城市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处于“扩张”和“收缩”的不同阶段。

收缩型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首先,瘦身强体,正视城市的历史发展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周期性的,城市也不例外,收缩城市是伴随着城镇化和产业转型阶段出现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收缩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要清楚城市收缩有可能不是城市问题的原因,而是城市问题的结果,它本身可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自然的“瘦身”过程,但在“瘦身”过程也不能忘记“强体”,要精简节约,不追求一味增加总量,面面俱到,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上,发现并利用好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盘活存量,关注质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从而达到“瘦而强,小而美”。

其次,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摒弃唯“大”是好的传统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回归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原功能上来。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市发展质量的改善,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发展质量等,在把总体产出作为参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均产出;

二、城市发展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优化等;

三、人均资源占有量指标,包括人均工资水平、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医疗、教育资源等。

最后,区域分工,将中小城市的发展融入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当中。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城市群则是城镇化进程必然产物。中小城市的发展,一方面要以城市群、都市圈等发展为契机,将自身的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融入城市群的发展当中,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人口吸引力为导向,分类引导城市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也要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适度增加中小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

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收缩型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思考适合自己的中小城市发展之路。(责任编辑:李晓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