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丛培影:“一带一路”是推动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雅洁 | 时间:2019-04-29 | 责编:白石

中国网4月29日讯 (记者 韩雅洁)4月27日下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网智库中国举办“携手共建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圆桌论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秘书长丛培影应邀参加此次圆桌研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秘书长  丛培影


丛培影在发言中表示,第二届高峰论坛主要对“一带一路”做了一个新的界定,即新空间、新平台、新实践、新共享,表明了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立场”,使“一带一路”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的阶段,也就是从框架性设计进入到精准设计的阶段。

丛培影认为,进入新阶段是一个继续探索和释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新思考“一带一路”对国际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到底有哪些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补充了国际合作理论

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出发,丛培影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很好地补充了国际合作理论。他说,信任是国际合作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需要进行机制的构建。而“一带一路”正在进行机制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

丛培影举例说明了研究合作需要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相对利益,一个是绝对利益。谈利益讲的是相对利益,谈合作讲的更多得是绝对利益。以分蛋糕为例,一是蛋糕做大后,分配并不均等,你可以分得多,这就是绝对利益。二是虽然蛋糕可能做大,但所分配的份额不同,认为你分到的多是不均等,这就是相对利益。

在整体经济向上发展的趋势之下,国际合作更关注绝对利益。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下降中,国际合作更关注相对利益,所以出现了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趋势,从而在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同时,有了区域化趋势。区域化相比全球化来说,是半封闭的,对待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并不相同,从而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丛培影表示,在区域化过程中,通过国家间的战略对接,可以避免产生冲突和矛盾。“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出时特别强调,要与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实现战略对接,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在已有机制之间架设起了桥梁,是对国际合作理论的补充,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

“一带一路”是推动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

丛培影表示,“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关注,推动了国际秩序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这是“一带一路”对国际合作最大的贡献。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助力扩大对外开放,而这恰恰是发展中国家所欠缺的方面。然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见效慢、产出率低,所以在国际合作当中,发达国家并不愿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这方面投资。而“一带一路”提出了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切实收益,这份“中国方案”是对国际合作理论实践的巨大贡献。

在研究国际合作理论中,西方学者认为合作并不一定能够使各方收益增多,尤其是在分配不均等的时候,不断合作反而会加剧不平等。国际社会中,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但分配不均带来的差异和不均衡变得越来越大。“一带一路”正好补足了这方面的缺陷,这是也是对国际理论合作实践方面的贡献。

丛培影认为,“一带一路”提出文明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的借鉴,将推进国际合作的长远发展。

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问题是当今世界社会当中产生矛盾的根源。“一带一路”涉及范围非常广,涉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一带一路”倡导在文明之间实现交流、包容互鉴,这是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更深层次合作的基础,将推进民间的交流往来,从而加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信任,更深层次的推进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大的合作框架,进入新阶段是一个探索和释疑的过程,不仅要应对前一阶段在框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还要解决精耕细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释疑,从而会打消外界对中国的疑虑,这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方面。(责任编辑 白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