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运全:开放式沟通将成为国际传播中的新常态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白石 | 时间:2019-08-17 | 责编:


    (中国网记者 白石)8月15日下午,以“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方法论”为主题的第十二期《中国圆桌》论坛在中国网举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论坛上,就如何在媒体传播实践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进行了理论阐述和经验分享。

    国际传播要关注个体的作用

    前不久,在宁夏银川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讨论的正是“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这与今天的圆桌论坛主题非常契合。当前国际传播面临很多新变化,需要我们有新思路,构建一个新格局。

    这次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傅莹大使做了主旨演讲。她讲传播是人与人的对话,给与会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国际传播的确注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全媒时代、智能传播时代,技术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无论是传统所谓的大V、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网民,每一个人都是在舆论的新格局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性作用。如果讨论方法论的话,就必须要特别关注人和单个主体机构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国际传播实践、媒体实践的角度,怎么理解?最近,中国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一起合办了“讲好中国故事大赛”,在各地办了多场分站赛。办这个大赛的目的就是要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将各行各业,全国乃至全世界关心中国故事的人,热爱传播中国故事的人,或者说他有意参与到中国故事构建的这些人都动员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我们整个的国际传播的新实践、新格局才能实现,我们才可能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如果光靠我们几家媒体去讲,讲得再好,报道得再多,有可能目标也不会实现。因为真实、立体、全面一定是涉及到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多个主体。

    新时代下国际传播需要理论和方法创新

    说到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层面,中国外文局成立70年以来一直注重国际传播的实践,同时也在研究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的方法。外文局老前辈们总结出的“内外有别,外外有别,以我为主,追求正面效果,或者叫做正面宣传,正面传播为主”,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和一些基本的原则。

    在国际传播当中,尤其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外部受众对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基础信息的诉求,因为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现在信息需求还是一个基础,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热切的需求,就是希望中国分享一些发展经验。中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发展经验,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很期待在知识分享,经验分享上,甚至说有一些发展的价值引领方面,能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希望中国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能带来一些经验分享。

    在传播姿态上要主动塑造形象

    关于传播的姿态,传统国际传播认为要及时回应受众关切,例如“三贴近”讲的就是这些方法。实际上,除了及时回应,还要特别强调主动塑造形象,国际社会上主动设置议题,并且要更加自信从容引领这些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其他国家除了想了解中国的成功经验之外,也想了解面对复杂问题的解决经验,这个过程也很有意义。

例如,云南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是现在中国地市一级整体没有脱贫的三个州之一。前一阵,怒江州专门邀请国际媒体参观,不仅向他们展示扶贫成果,还要让他们了解扶贫过程,当地的贫困历史,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未来的愿景是什么。通过展示过程,体现出我们的自信,坦诚讲我们面临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讲我们取得的成就。

    开放式沟通将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常态

    央视主播刘欣和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辩论的事情引出了一个话题叫做开放式沟通,回到国际传播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当前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面临的困难阻力在加大,很多时候除了信息沟通之外,确实需要去争论、去辩论。各方立场不同,在很多涉及到国家利益冲突的话题上,容易各执一词,各说各理。在这种状况下,开放式沟通交流,就变得很重要。开放式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坦诚沟通——“面临什么问题,到底怎么想的”,另外是面对一些问题也需要去辩论,这也是国际传播将要面临的一种新常态。(责任编辑 蒋新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