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加强大湾区文化的整体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李永杰 | 时间:2019-08-27 | 责编:于京一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融合。近日,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三地应加强大湾区文化的整体融合发展,提升大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打造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大湾区文化。

岭南文化是共同的底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看待岭南文化在三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叶农:粤港澳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香港、澳门是该地区三个重要的城市。虽然三地在政治制度上有差异,但在文化上却是同源同根。从历史上看,三地的文化起源是相同的,文化发展历程是一致的。粤港澳地区的文化均起源于中原文化的南播,而粤港澳地区共同文化的诞生,则始于秦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并在粤港澳地区设立隶属于南海郡的番禺县。秦朝大军的南下,带来了中原移民。而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融合岭南地区居民的原有文化,形成了岭南文化。因此,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开出的一朵奇葩,是岭南地区居民共同创造、认同与传承的文化。

此后,至唐宋时期,源源不断南下的中原文化与岭南地区的文化继续融合。从宋代开始,岭南文化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岭南文化包含了海洋文化的特色,这里的居民勇于开创,敢于探索,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并具备了在海外传播岭南文化的责任感。岭南文化还整合了海外文化与外来文化。因此,在珠江口两岸,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西翼文化带以及东翼文化带。

岭南文化的主体是以广州话(又称“白话”)为载体的广府文化。一句广州话,可以勾起无数乡情,也是粤港澳地区居民相互认同的基本纽带。

粤港澳地区的居民,为岭南文化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地区文化的主体,是三地居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三地居民交流的基础,也是三地居民共同身份认同的底色。

培养认同岭南文化的新一代青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您认为人文湾区建设应着重在哪些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叶农:第一,要促进全社会认识岭南文化在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虽然存在“三种关税”“三种货币”,在文化上却是一致的。因此,要基于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推动克服各方面困难,突破湾区发展困局。

第二,要促进全社会共同培育岭南文化,展现文化自信。要在湾区培育以岭南文化为核心、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体系。

第三,要从教育入手,推动文化建设。应在学校课程中加入岭南文化的内容,如学唱粤曲、学演粤剧等,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岭南文化。应在各级学校内开设传统文化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在毕业时掌握一至两门传统艺术。

第四,从港澳青年入手,推动其对岭南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要多举办针对港澳地区中学生的“广府文化”学习体验班和针对大学生的“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让港澳青年亲身体验丰富的岭南文化。要着眼未来,从港澳青年入手,培养认同岭南文化的新一代青年,助力湾区建设。

提升大湾区国际文化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学者表示,在大湾区建设中要大力提升大湾区国际文化形象,积极开发粤港澳深厚的侨乡文化资源。在您看来,如何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叶农:推动一种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忌急躁与浮躁。这一过程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弊端,如文化的异化、与其他文化的排斥或冲突等。因此,在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时,不能简单地将岭南文化的弘扬寄托在几个简单的工程上,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不能采用政绩工程的做法。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努力争取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首先,要加强对岭南文化的研究工作。应调动广大研究者的积极性,从学术上加大对岭南文化的研究力度。将岭南文化提升到学理的高度,争取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掌握岭南文化研究的主导权。

其次,要加强岭南文化收集保护活化教育工作,让岭南文化植根在粤港澳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产生一批有代表性、深入人心的文化成果,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后,对于岭南文化走向世界大有裨益。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建设人文湾区的角度来看,澳门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能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哪些有益的资源和经验?

叶农:澳门形成了中外文化并存的特色。从建设人文湾区的角度来看,澳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担当起在珠江口西岸弘扬中华文化的角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努力发掘与宣传澳门特色文化的同时,可将相关的经验与教训,与广东其他城市进行分享,共同促进粤港澳地区人文湾区的建设工作。作为世界级旅游中心,澳门在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华文化,将澳门打造成为一个向全球宣传中华文化的窗口。此外,澳门可以通过“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推动中华文化向葡语国家的传播。

记者 李永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