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乡村振兴:事关现代化全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作者:叶兴庆 李国祥 姜文来 | 时间:2019-10-24 | 责编:申罡

作者: 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这些重大历史性节点目标对标,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发展起点低的农业农村,必须以高于城市的速度发展,才能缩小与城市的差距,才能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


经过70年的奋斗和积累,我国农业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发展,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落后、人多地少等自然禀赋的制约,我国农业农村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有什么必然联系?它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消灭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共同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国家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强调,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这些重大历史性节点目标对标,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发展起点低的农业农村,必须以高于城市的速度发展,才能缩小与城市的差距,才能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


现代农业创造了世界奇迹


中国经济时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叶兴庆:中国“三农”70年的变化,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吃饭问题、必须解决好乡村发展问题,这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课题。


我们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农业,重视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我们才能够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极大的丰富,使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有了物质基础,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支撑。同时,农业的发展变化,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农村向工业化城市再配置,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各种配置效率,也促进了工业化发展,使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在相当长时期实现了低成本的发展。这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在这70年发展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城乡关系的成功经验。


工和农、城和乡,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又反哺农业,拉动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现代科技和物质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发展。


李国祥:若从宏观角度看我国70年来农业农村的成功经验,最主要的是两个成功点,一个在科技上,一个在组织制度上。


第一个是把现代的科技应用于农业农村的发展。针对农业农村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把各种新科技应用进去,来突破瓶颈。


第二个是中国农村找到了比较好的治理方式、组织方式。一方面,中国农村的治理经历了不断的变化,逐渐适应了实际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完成国家现代化所赋予的使命。


姜文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农村已经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的部分市县已经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锋,可以作为其他地区样板,其他地区正在向现代化迈进。


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做法是:首先,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是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三农”领导极度重视,为“三农”发展定锚把向,在关键时期关键时刻发挥了核心作用。


其次,改革开放是关键。我国农村改革充满了活力,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给中国农村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释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中国农村走进了新天地。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将千百年来“交皇粮”送进了历史。农业补贴的实施和改革,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实现了由种地交钱到种地给钱历史性的转变,增加了农民获得感。每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进行指导,出台新政策,对制约“三农”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改革,促进“三农”发展。改革开放成为中国“三农”获得奇迹的重要法宝。


第三,科技兴农是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已经由原来的牛拉马驮向机械化迈进,机种机收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智慧农业的发展雏形已经形成,用手机种地也不再是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第四,尊重农民意愿是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充分尊重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将其作为“三农”政策的重要依据。尊重农民意愿是“三农”获得巨大转变的重要基石。


第五,因地制宜是保证。我国各地遵循因地制宜,让“三农”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是“三农”政策接地气的根本性措施。因地制宜是“三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怎样的阶段性特征?


叶兴庆:当前,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多元价值彰显的乡村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和现代元素并存,现代化元素在增加。其中包括电商的覆盖、信息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这些都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阶段性特征。


首先,农业科技水平在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能力在提升,包括粮食规模经营、规模养殖等都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农村从原先单纯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劳动力、提供资金积累向多种功能的方向转变,为城市提供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的功能,为城市提供新的服务、新的产品。


其次,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也从过去单向流动转向双向流动。特别是部分城市大学生、科技人员下乡,丰富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姜文来:我们要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既有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地区,也有刚脱离刀耕火种从贫困线上走出来的欠发达地区,还有尚在贫困线下生活的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很不均衡。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起步,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欠发达地区正在急起猛追,贫困地区正在用现代化手段脱贫,都阔步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目前正在克服各种困难,艰难爬坡,负重前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正处于艰难爬坡阶段,处于补短板的关键期、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史无前例的挑战期。


李国祥:我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就农业的现代化而言,我们国家一直把三农视为重中之重,也在强调农村的优先发展,但从整体来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对农村的现代化还是重视不够。


农村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是怎样的一个地位?农村现代化究竟该怎么推?农村现代化跟城市现代化有什么差别?投资应该大力还是适度?这些问题,依然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


找准短板突破口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乡村依然突出。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哪些发展挑战和突出问题?


姜文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喜人,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结构性失衡突出。我国农产品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大。虽然我国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了养活世界人口最大国家的奇迹,但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突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草地过载、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


三是竞争优势不强。由于受小而全的影响,我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加之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农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对我国农产品生存构成了极大压力,甚至部分农产品遭受毁灭性打击,农业大而不强的盲点凸显,对我国农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四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城乡差距显著,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主力军,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叶兴庆: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首先是农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二是农业的竞争力低。现在农业已是开放的农业,国内外市场高度关联,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导致农业成本高,国内外农产品价格低,甚至出现倒挂。


其次,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需完善。未来公共资源的分配要更大力度向农村倾斜,这恐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总之,农村本身起点较低,基础薄弱,虽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最近几年乡村振兴,加强了建设力度,但总的来说,农村依然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


此外,未来农村还将面临两个问题的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高,这给未来农村带来高人口抚养比和高社会成本。二是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缺乏高素质劳动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三新”经济、完善乡村治理都需要人才。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的精英在流失,这是未来发展农业,振兴乡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破解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另一方要通过返乡创业,选派大学生村官,补充一些外来的“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甚至包括一些城市的医生、教师到农村,将城市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进行均衡分配。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缩小,今后城乡可能在优质人才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乡村优质人才可能更紧缺。


李国祥: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就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跟环境保护和品质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如果农业过分追求产量,那么往往会带来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我们一旦追求绿色,必须有资源环境保护,那么,农产品供给的矛盾又会凸显出来。


虽然农业现在已经定位要多功能,但是这种多功能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协调?我们如果单纯地追求产量,牺牲资源环境,那就不值得,也会给农产品的市场带来剧烈波动,供给过剩、周期性的波动等都避免不了。


该怎么解决呢?农村现代化最大的困境,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农村现代化、如何充实理论知识。虽然顶层设计上提到要全面振兴,但全面振兴是需要一个个地方去全力推动的。因此,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中,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提高认识、如何合理定位乡村,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顶层设计跟基层的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多措并举形成振兴合力


中国经济时报: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正视。您对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何政策建议?


叶兴庆:要想让乡村实现现代化,跟得上现代化进程,我认为,要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有机地互动起来,让城市的现代文明辐射到乡村,同时要让乡村的多元价值和多功能服务得到城市的认可,被城市的消费者所接纳,让城乡的各自功能都得到充分彰显,使城乡之间资源要素能够平等地交换、自由地流动,让城乡各为其美,美美与共,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体,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要坚持农村“四个优先发展”。首先是领导干部要优先配置。其次是要素资源优先满足农村,包括土地、金融、人力等资源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还有资金投入以及公共服务要优先安排农业农村,财政支持结构要调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但是,乡村振兴要有一个阶段性的可望可及的成果,其阶段性目标就是两个三年行动:即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又要对农村侧所、污水、垃圾、村容村貌进行治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短板,在2020年前一定要补齐短板。通过三年努力,到2020年能有一个明显的改观,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大战役中有明确时间节点的两个阶段性战役。


姜文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一,继续强化坚持党对农村的领导。党对农村领导是我国“三农”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将发挥坚强后盾作用。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个巨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供给更多的适合不同区域乡村振兴的技术,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第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要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在乡中,乡在城中。进一步加大城乡融合力度,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成为创业、守业的主战场,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第四,加快乡村人才培养。要采取综合措施培养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为人才扎根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其留得下、有前程、发挥作用、过得舒服、没有后顾之忧。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引进一批人才,贡献其智慧,调进一批人才,发挥其特长。建立乡村振兴人才体系,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


第五,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农村内在动力,实现“让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上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李国祥:下一步应从三方面着力:第一,要总结70年来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是肯定成绩、提高信心,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提供借鉴。在未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当中,仍然要通过科技发展、组织制度改革这两个方面来推进。


第二,在基础治理上,要尊重地方的探索,由地方来不断推进。未来中国乡村发展,需要多由基层创造。


第三,在公共服务上,主要靠顶层设计来推进。要按照十九大提出来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来不断向前推动。


总而言之,在地方的基础治理上,要尊重基层的探索实践;在公共服务上,要靠顶层设计,按照财力分布来实施。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政策不落空,让现代化能有成效、达实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