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世界发展的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刘晓光 | 时间:2019-10-29 | 责编:申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市场开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自我改革调整的步伐从未停止,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8%提高到15.9%,解决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可以说,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更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在全球经济“大缓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繁荣的新生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大缓和时代”(Great Moderation),经济全球化取得巨大进展。1986-2007年,全球贸易增速平均达到7%,全球经济增速平均达到3.8%。中国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更以其不断发展壮大和持续升级的新兴消费市场成为备受跨国公司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先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2.1%提高到21世纪初年的4.0%,加入WTO后又进一步提高到2007年的6.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80-1985年的仅0.6%提高到1986-2000年的4.8%,进而提高到2001-2007年的9.7%,逐渐成长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主要动力。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和居民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出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0.1%,全球贸易增速也出现了大幅负增长10.5%。危机时刻,G20首脑会议召开,取代了之前的八国首脑会议或20国集团财长会议,扩大新兴市场国家的发言权,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合作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G20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和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以其强大的韧性和宏观调控能力,通过扩大内需率先走出危机并带领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200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有效带动了全球经济总需求回升,给疲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复苏的强劲动力。


在2013年以来的“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这一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问题仍在持续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仍然缺乏增长动力,处于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漫长等待中。2013-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平均值为3.5%,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中国经济主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这三大攻坚战实际上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正面的外部性,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全球作出的特殊贡献。不仅如此,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努力,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注入经贸发展新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2017年,全球经济实现了危机以来最广泛的经济复苏,全球贸易增速恢复至5.4%,经济增速恢复至3.8%,达到“大缓和”时期的平均水平,全球超过100多个经济体实现了复苏增长。2013-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而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平均仅为1.9%,从2007年的9.9%持续下降到2017年的1.4%。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循环和再平衡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影响下,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增速出现了新一轮的普遍性大幅下滑,2018年从上年的3.8%放缓至3.6%,今年预计还将显著回落0.6个百分点至3%。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失道寡助、注定失败。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将持续释放更高质量的需求拉动力。2018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消费观念持续转变,从食品消费、到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最后到知识消费、创新消费。去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城镇人口达到8.3亿人,同时也意味着未来至少还有30%的人口即约4.2亿人将要实现城镇化。按照改革开放以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速度,未来30年每年约有1400万新增城镇人口。因此,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未来更有可能成为“创新市场”,不断成长和升级的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是以创新研发为基础的日益成熟的产业体系,持续打造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22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生产能力实现跃升。加入WTO以来,国内供应链越来越长,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产业在国内实现了更多的垂直一体化,同时进入了很多新产品领域。长期的研发投入使我国产业链中的知识和创新密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无论是专利总量还是专利质量结构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和品牌产品都出现高速提升。华为手机、5G通信技术以及最新推出的全世界最快的人工智能平台昇腾AI集群,都表明中国在局部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


三是以要素市场为基础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目前,我国在要素市场还存在很多改善空间,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生产率,稳定经济增长。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会议提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四是日益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能够有力地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调控目标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率,调控工具更加多元,调控经验更加丰富,调控力度和调控方向更加精准。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没有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采取大规模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改革开放举措,这为下阶段应对经济下行风险预留了政策空间。中国目前总体保持了较低的政府负债率,这为更好地稳就业、改善民生及扩大基建支出预留了财政政策空间。同时,目前温和的核心CPI涨幅、PPI跌幅和“全球降息潮”创造了货币政策的内部和外部空间。近三个月来,包括美联储、欧央行、印度央行等全球十几家央行先后推出降息举措,中国上半年汇率承压下的货币政策空间得到释放。通过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一全球发展繁荣的基石不可动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同各国一道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刘晓光,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