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坚持创新、专注实干,打造民族品牌企业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时畅 | 时间:2019-12-03 | 责编:申罡

(中国网记者 时畅)11月30日,“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19年度论坛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举行。论坛探讨了张謇精神对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


“当代企业家应当流淌道德的血液”,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在论坛上说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诚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但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二者并不矛盾。当下“创新强国”的理念与百年前张謇倡导的“实业救国”精神,蕴含着共同的思维逻辑。一家企业坚持创新,专注实干,本身就能反应其注重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创新精神是企业的“加油站”,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产业创新时代,区块链、5G、量子计算等新一轮技术不断叠加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想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掌握核心技术是必然要求。以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产生更大社会效益,乃至对整个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形成推力,是企业以创新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作为产业创新的主体之一,企业应当在创新方面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创新强国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面对美国狂风骤雨般的无理制裁和极限施压,华为仍能理性应对、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华为掌握了5G通讯设备的核心技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独领风骚;大疆无人机能牢牢占稳全球无人机消费市场七成以上份额,离不开其高达15%的研发投入所带来的卓越品质。这两家企业的成功实例,无不在说明一条发展铁律:创新是企业壮大自身的强大动力,坚持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创新科技不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实干精神是企业的“定海神针”,踏踏实实做实业是企业壮大的基石。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实业是国家稳定的物质保障。中国有着14亿人口,更加需要强大的实业作为支撑。近年来,经济领域一直存在着“脱实向虚”的隐忧。企业应牢记社会责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拒绝赚“快”钱。不能丢掉实体经济这块“压舱石”。


毛泽东曾盛赞张謇是“实业救国的民族工业家”。张謇恰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企业家,也是政治家。他以实业为支点,开创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之先河,主动担负超越“企业家”身份的社会责任;他提出,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实;他不仅做公益事业,还兴办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以身作则践行“以人为本、义在利先”的儒商之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张謇将企业家精神和传统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合二为一,而此“合二为一”正是近代儒商精神的思想内核。以此原则立身、立世的张謇,重塑了南通城市经济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眼全球,晴雨难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定力,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企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以“不变”应万变,打造出高质量的民族品牌企业。


回溯历史,体悟张謇。学习张謇精神,不仅要学习他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要学习他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的开拓精神。在新时代,张謇精神仍有很大借鉴意义,他被众多现代企业家追溯为精神领袖,确实当之无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