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菊:高校应做好留学工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邢丽菊 | 时间:2019-12-20 | 责编:申罡

(中国网记者 时畅)2019年12月17日,“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9”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邢丽菊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她的演讲内容。

今天我谈的题目是《如何发挥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教育部在复旦大学设立了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我承担了很多中心工作,今天带着这个话题跟大家进行交流。

人文交流已经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第三大支柱。以前每次领导人出访首先谈国家政治合作,然后再谈经贸合作,但是这些年,特别是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每次领导人出访都能看到对人文交流的重视,比如刘延东总理、孙春兰总理,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所率领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团队,刚刚访问日本签订了一个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先后与世界上十大国家或地区组织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比较代表性的中美、中俄、中印等等。

为什么要谈高校呢?高校主要是担负着培养中外学生、传播中国文化,以及开展对外交流的任务和使命。我这里有统计数据,截止到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3833万人,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专任教师近170万人,通过这三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到,高校是中外人文交流队伍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他们想到中国走走看看,想学习中国治国理政的经验。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长期以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有色眼镜论调渲染下,国际社会很多人对中国是存在误解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这些年中国跟美国交流很多,但今年上半年CGTV刘欣跟翠西辩论时,翠西介绍刘欣,理所当然以为刘欣是共产党员,因为她供职于中央电视台。刘欣跟美国观众打过招呼后,第一句就是“我不是共产党员,这是有档案可查的”。美国主持人应该算相对精英阶层,但对我们还存在这么多误解,更不要说南美洲、非洲等等很多国家对我们会有多少误解。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动中国跟国外的人文交流很重要。

关于这点,谈四个方面:

第一,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进行中外交流的时候首先坚定“四个自信”,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能做到现在和平、稳定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国能够取得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动力。

具体到高校来讲,高校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摇篮,高校教师在中外人文交流的时候,提到中国文化,很多人会觉得就指孔夫子留下的、传统的那种文化,但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出访都引用中国名言、古诗,他会把很多中国故事讲得非常有趣。这也给我们高校老师很大启发,我们不光要教育中国学生,也要教育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可能会请教《四书五经》中出现的晦涩古文,那我们自己必须要了解清楚,否则自己都“以其昏昏”,肯定无法“使人昭昭”。要先把自己的文化搞透,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第二,高校要进一步发挥好智库合作,学术交流等多方平台。

中国高校智库要积极走出去,宣传中国高校智库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跟国外智库进行交流合作,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高校要加强对外话语能力的建设。我十多年前做过同传,很有感触,中国话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是最简单的话,但是中国话中很多排比、对仗,翻译成外文后味道尽失。外语能力再好的人,翻译的排比、对仗句都很难原汁原味。中外人文交流的真正目的是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我们觉得好的东西,外国人也一定以为是“好”的。

中美文化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中国人觉得孙悟空无所不能,但是从美国立场看,他们就觉得孙悟空是妖魔化的人物。电影《刮痧》讲的“刮痧”在中国人看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外国人觉得这是虐待。随着中国更多走向世界,这种思想、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多,我们要想如何能用老外听得懂的语言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外语人才的培养很重要,要让学生真的能够讲地地道道的外语,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先把语言学好。一定先要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民族宗教信仰等等,否则在交流中触犯别人的禁忌,就很难再继续。

第四,高校要扎扎实实做好留学工作。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来讲:

对内,做好本国学生海外留学派遣和指导工作,长期以来一直热衷于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教师,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最远走向拉美,所以除了欧美大国之外,非洲、东南亚、拉美这些国家也要派遣留学生,否则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难题。

对外,要切实做好外国来华留学生的交流和指导工作。一方面鼓励他们学好汉语,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历史中国、今日中国、未来中国的客观理性认识。特别是“百闻不如一见”,可能很多留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在没来中国之前跟在中国生活几年之后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方面高校要扎扎实实做好留学生工作。

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网、《智库理论与实践》杂志社联合承办。国内知名智库学者、社会贤达及媒体界500多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网智库中国对本次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