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对人类未来,中国智库要有创造力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伟 | 时间:2019-12-23 | 责编:申罡

(中国网记者蒋新宇)2019年12月17日,“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9”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论坛并作开幕致辞。以下是他致辞的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并处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不久前召开的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要求,这也为新时代的中国智库的建设提出了研究方向和新的使命。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到了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背景下,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能力与效率。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全球形势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但是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与议程设置能力仍有待提升,时代迫切要求中国智库能够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律。

大国应有强智库,中国智库应紧紧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回应人类文明在当下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时代之问,能够提出彰显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能够优化全球治理,有效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智库需要回应关于中国如何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问题,不断提出具有引领意义的世界命题,才能有效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我有三点不成熟的个人思考,在此提出,与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对世界历史,中国智库要有阐释能力。

对智库来说,意味着以什么样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例如是把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阐释为若干偶然因素引发的社会现象,还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必然。历史的阐释如果基于西方的世界观,就会沿袭西方对历史阐释方式去演说世界,中国智库发出的声音就必然会显得苍白,从而缺乏话语权与影响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进入新的时代,但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尚不能与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相匹配,中国智库需要有阐释世界历史的能力和自信,才能以理论自主,把握话语自动权。

其次,对所处时代,中国智库要有想像力。

对智库来说,意味着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理解世界,例如当今时代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简单就现象而概括为债务危机、贸易危机、地缘危机、难民危机等,还是从制度和治理体系层面概括成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其中体现出价值取向的不同,是消极应付还是积极应对,更体现出想象力对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以旁观者的记忆力去品头论足,还是以行动者的想象力去提出解决方案。中国智库需要有想像所处时代的勇气和魄力,才能以话语自主,把握方案的主动权。

最后,对人类未来,中国智库要有创造力。

对智库来说,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去改造世界,例如对于气候变化灾难性后果,是提出以压制别国经济发展延缓灾难到来,还是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生态文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采取什么方法为人类勾画未来蓝图,是企图转嫁矛盾还是制定科学的路线图,中国智库需要有创造人类未来的眼光和胆识,才能以方案自主,把握战略主动权。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一贯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学术传统,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略高度和传人角度提出打造“中国智库”的人大品牌,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学校智库建设,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国际化平台,重阳金融研究院在全国治理、“一带一路”等领域作出了很多中国智库塑造国际影响力的实践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合作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中国智库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积极与国际智库搭建共同发展的中国平台,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共同探讨、研究、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特点、新态势,争创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网、《智库理论与实践》杂志社联合承办。国内知名智库学者、社会贤达及媒体界500多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新时代的中国思想与世界变局。中国网智库中国对本次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