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吕冰洋:建设应急财政,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吕冰洋 | 时间:2020-02-13 | 责编:蒋新宇

编者按:当下疫情严峻,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坚定信心对打赢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国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共同推出《中国圆桌》第二十一期:“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期圆桌以“线上论坛”的形式,从“如何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能力”和“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两方面深入研讨,为打赢这场阻击战提供智力支持,为坚定人民战疫信心发出权威声音。

主题研讨二: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吕冰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面临突发重大事件,政府要迅速组织和调动资源以应对危机,而由于事发突然,基础设施和救急物资难免会面临紧张局面,此时特别需要应急财政建设,迅速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缓解供给不足问题。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财政预备费制度,做好救灾的资金保障。如按《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处理突发事件的支出。

第二,及时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刺激救灾物资迅速增加供给。不少救灾物资由私人部门生产,在灾情爆发时,由于供需平衡突然被打破,救灾商品有涨价的压力,但是涨价又会带来社会恐慌等问题,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宣布对救灾商品生产予以财政补贴,如果灾后救灾商品产能过剩,政府可承诺实行一定程度的收储。这样既能使商品维持原来价格水平,又能调动私人部门生产的积极性。象这次疫情中知识界就爆发“口罩该不该涨价,该不该发国难财”的争论,如果有财政补贴政策,此类争论就没有意义,就会自然平息。财政补贴政策运用面较广,也比较灵活,如给予医护人员补贴,给予金融定向贷款的财政贴息等。

第三,有针对性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政策与财政补贴政策一样,定向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它来改善救灾物资供给,改善受灾行业、地区、企业的经济状况。例如这次新型肺炎疫情,餐饮业、旅游业、电影业等受冲击较大,中小企业现金流短缺严重,此时财政部连续发布四个文件,通过延长亏损结转时间、免征增值税、捐赠扣除、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系列措施予以缓解。

第四,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救灾和灾后建设会打乱原有财政支出安排,此时需要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包括调整中央与地方关于救灾的支出责任划分,调整转移支付安排等,以保障救灾资金及时到位。

以上措施在这次疫情中都有体现,但有的政策稍显滞后。救灾如救火,灾情爆发时正是急需财政支持之时,财政可以早做预案,早时储备政策。象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基本没有时滞,政策一公布,马上就会对市场供给产生影响,对此类政策可以快速论证,快速发布。同时,鼓励各地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出有针对性财政政策安排,象这次疫情蔓延后,不少省市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这可算是应急财政的一种很好体现。(责任编辑 蒋新宇)

发表评论